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胜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运动员
  • 1篇等速运动
  • 1篇电图
  • 1篇业余
  • 1篇有氧运动
  • 1篇少年
  • 1篇摄氧量
  • 1篇伸肌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女运动员
  • 1篇青少年
  • 1篇屈伸
  • 1篇屈伸肌
  • 1篇屈伸肌群
  • 1篇足球
  • 1篇最大摄氧量
  • 1篇跆拳道
  • 1篇跆拳道运动
  • 1篇跆拳道运动员

机构

  • 7篇苏州市体育科...
  • 3篇苏州大学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江苏省体育科...

作者

  • 7篇马胜
  • 3篇鲍捷
  • 2篇顾建仁
  • 2篇王国祥
  • 2篇支炜
  • 1篇王杰龙
  • 1篇魏宏文
  • 1篇施志社
  • 1篇张严
  • 1篇李平
  • 1篇王国栋
  • 1篇邵慧秋
  • 1篇夏华
  • 1篇周青

传媒

  • 1篇体育科学
  • 1篇体育科技
  • 1篇中国体育科技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体育成人教育...
  • 1篇河北体育学院...
  • 1篇当代体育科技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有氧运动对肥胖大学生最大摄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8周的不同强度的运动训练观察有氧运动对肥胖大学生最大摄氧量的影响,为制定减肥运动处方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将80名肥胖大学生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不同强度的运动,测量运动后的心率、肺活量、肌肉耐力等指标,综合评价其对人体最大摄氧量的影响。结论:有氧运动可以提升血液内的最大摄氧量的容量,提高肥胖人群的身体机能。
马胜
关键词:最大摄氧量有氧运动肥胖
间歇性无氧运动后足球传球精准度变化与血乳酸清除速率关系的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无氧运动后血乳酸清除速率与足球传球精准度关系,探讨疲劳对人体运动技能发挥的影响机制。方法:选择12名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分别设计间歇性无氧运动前后30 m长传球与10 m短传球实验,记录得分(S)及运动前后得分变化率(DS%),同时采集运动前、即刻、3~11 min多点血乳酸(BLA),运动前后数据进行组间配对t检验,以DS%为因变量对X%、tmax、BLAmax、BLAmax/tmax、DBLAmax、DBLAmax/tmax进行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间歇性无氧运动后30 m长传球DS%非常显著性下降(P<0.001),10 m短传球显著下降(P<0.05);BLAmax出现时点呈正偏态分布,多集中在3~7min出现;BLAmax/tmax,DBLAmax/tmax为因变量与时点tmax呈曲线回归规律;DBLAmax/tmax对因变量DS%呈线性回归规律。结论:间歇性无氧运动后致长传球与短传球精准度下降显著,且对长传球精准度影响尤为明显;间歇性无氧运动后BLAmax时点越靠前,即tmax越小,血乳酸清除速率越快,运动员较复杂动作技能稳定性越高。
鲍捷魏宏文马胜施志社李平王国祥
关键词:足球传球
对青少年业余男子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防治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通过对江苏省156名青少年业余男子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表明:腰部发生的损伤机率最高,其次为膝部、腕部;肩部、背部、肘部发生损伤的机率最低。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为:青少年自身身体发育方面的原因,技术动作方面存在问题,对整理活动认识不足,训练缺乏科学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顾建仁马胜夏华支炜
关键词:青少年
高校教师糖尿病患病风险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对高校教师糖尿病患病风险进行测试,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糖尿病的早发现及早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eZscan-糖尿病早期检测系统测量960名高校教师的糖尿病患病风险;常规测量法测量腰围和臀围,并算出腰臀比;最后结合问卷调查法,获得基本资料。结果:年龄、高血压史、腰臀比、周锻炼次数与高校教师糖尿病发病风险显著性相关,且存在性别差异。结论:(1)年龄与糖尿病患病风险高度相关,教师年龄越大,患糖尿病风险越高。(2)糖尿病风险与高血压史有相关性,有高血压史的教师糖尿病患病风险增高,且男性高于女性。(3)糖尿病风险与腰臀比高度相关。教师中腰臀比超标者发生糖尿病风险高,且男性尤其明显,腰臀比正常者发生糖尿病风险低,且女性尤其明显。(4)教师周锻炼次数与糖尿病患病风险呈显著性负相关,体育锻炼是糖尿病预防及控制有效方法。
张严鲍捷马胜周青王杰龙
关键词:高校教师糖尿病风险分析
江苏省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通过对江苏省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对伤病预防、伤病恢复、医务监督提供理论依据。结合跆拳道运动特点、江苏省的训练情况,从科学的角度,为今后江苏省跆拳道的医疗保障提供相应的对策。
马胜
关键词:跆拳道
大强度举重训练对女运动员CK、BUN、Hb指标的影响被引量:8
2004年
为了解大强度训练时女子举重运动员血中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N)和血红蛋白(Hb)的变化规律,对8名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进行了连续2周的跟踪测试,观察发现:大强度举重训练对血清CK活性的变化产生显著影响,而对血清BUN水平变化不大,整个测试过程中Hb水平略有下降。
顾建仁邵慧秋马胜
关键词:CKBUNHB
场地自行车1km竞速加速度与踝关节等速运动及屈伸肌群肌电参数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1 km自行车竞速赛加速度与踝关节肌肉力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为自行车局部力量训练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6名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进行1 km场地自行车竞速、等速运动、表面肌电图测试,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主因素及回归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1)作Friedman秩次分析不同角度下EPT、FPP、EAP、FAP、EDLM、GM及EDLM/EPT、GM/FPT差异显著(P<0.05),因子分析得2个主因素;2)AA1与1 km成绩,EPT,EAP、FAP及60°/s、90°/s下EDLM显著相关(P<0.05);3)以AA1为因变量经三步多元回归得到3个自变量,分别是EAP120°/s,EPT120°/s,EPT90°/s。结论:1)第1圈平均加速度与1 km成绩、踝关节伸屈肌EPT、EAP、FAP及60°/s、90°/s下伸肌iEMG高度相关;2)自行车运动员踝关节伸屈肌素质可以归纳至两个主要成分,第一是伸肌肌群的提拉作用,第二是伸屈肌肌群平均功率及相互协调作用;3)以踝关节周围肌肉群素质概括首圈加速度,90°/s、120°/s角速度模式下伸肌做功及力矩是重要决定指标,在自行车的训练中应该注重伸肌素质的训练。
鲍捷路秋光支炜支启王国栋马胜王国祥
关键词:场地自行车加速度等速运动表面肌电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