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麦学舜

作品数:9 被引量:13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4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孢粉
  • 4篇第四纪
  • 3篇湖相
  • 3篇湖相沉积
  • 3篇更新世
  • 3篇古气候
  • 2篇雅鲁藏布江缝...
  • 2篇植被
  • 2篇气候
  • 2篇孢粉组合
  • 2篇晚第四纪
  • 2篇晚更新世
  • 2篇砾岩
  • 2篇湖面变化
  • 2篇古植被
  • 2篇缝合带
  • 2篇藏南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学
  • 1篇第四纪地层

机构

  • 9篇中国地震局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作者

  • 9篇麦学舜
  • 8篇严富华
  • 3篇吴中海
  • 3篇赵希涛
  • 2篇刘小兵
  • 2篇刘小汉
  • 2篇马志邦
  • 2篇周学君
  • 2篇李广伟
  • 2篇韦利杰
  • 2篇朱大岗
  • 1篇胡道功
  • 1篇吴珍汉
  • 1篇李红春
  • 1篇鄢犀利
  • 1篇聂宗笙
  • 1篇周春景
  • 1篇郭旭东

传媒

  • 2篇地震地质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藏南古近系柳区砾岩孢粉化石的发现及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作者首次对柳区砾岩夹层中的泥岩和泥质粉砂岩进行了孢粉学研究,共鉴定出52个形态属。其孢粉组合特征是:以被子植物花粉占优势(62.77%—83.19%),其次是裸子植物花粉(11.95%—32.31%),蕨类植物孢子最少(4.80%—10.38%)。被子植物花粉以具孔类为主,三孔沟或三沟类花粉在组合中有一定含量。裸子植物花粉以具双气囊类居多。孢粉植物群的总体特征表明其时代可能为古近纪晚期。当时的古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气候较温暖湿润,主要为暖温带的环境。
韦利杰刘小汉严富华麦学舜周学君李广伟刘小兵
关键词:孢粉组合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藏南
新疆富蕴地区晚第四纪松散沉积的孢粉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据对新疆富蕴吐尔洪及干沟等剖面的孢粉分析,揭示这些剖面沉积时期的气候温和干燥,植被为荒漠草原或稀树草原。孢粉分析结果及^(14)C年龄数据说明,这些沉积物的地质时代属全新世。通过对取自断层两侧沉积物的孢粉分析研究,获知此断层的形成时间不会早于全新世。
严富华麦学舜李红春
关键词:第四纪孢粉
孢粉分析在第四纪研究中的应用
严富华叶永英麦学舜
关键词:第四纪地质孢粉分析地层学
西藏柳区砾岩地质时代厘定的微体古植物新证据及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柳区砾岩是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后产出的陆相山前磨拉石建造,记录了新特提斯洋构造演化后期的丰富地质与古环境信息.本文对其中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夹层进行了孢粉学研究,初步结果显示柳区砾岩中上部出现逐渐增多的渐新世孢粉组合,说明柳区砾岩建造的时代可上延至渐新世.这套孢粉组合以落叶阔叶被子植物为主,含一定量的松科等针叶裸子植物和少量的常绿阔叶被子植物等组成的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植被,反映了暖温带或温带的气候环境特征.这一结果为深入研究新特提斯洋闭合后藏南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和古海拔高度提供了新的重要制约.
韦利杰刘小汉严富华麦学舜李广伟刘小兵周学君
关键词:藏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渐新世
西藏错鄂及邻区晚更新世高位湖相沉积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17
2005年
西藏那曲县西的错鄂(31°24′~31°32′N,91°28′~91°33′E,湖面海拔4515m)东南岸(嘎杂西北坡),发育了拔湖18~271m的湖相沉积。错鄂及邻区湖相沉积的U系法测年和孢粉分析结果表明,至少在75.3~48.8kaBP间,当地植被经历了早期以松、蒿、桦为主的森林草原和晚期以松、蒿、水龙骨科为主的森林草原或森林等两个阶段,反映了气候由温和较干到温和偏干的状况,但晚期温度与湿度均较早期为高,而干燥度则略有降低。同时,包括错鄂盆地在内的“那曲盆地”则是古“羌塘东湖”的东半部。约在37kaBP左右,可能由于怒江的溯源侵蚀,切开了“羌塘东湖”与怒江的分水岭,使“羌塘东湖”的东半部古湖外泄,而成为外流区———怒江(上游那曲)流域的一部分。正因为有古湖外泄的一段历史,故可以理解钻穿了整个第四纪地层的错鄂孔B/M界线以上部分的地层较薄的原因了。
赵希涛吴中海胡道功严富华马志邦麦学舜鄢犀利
关键词:晚更新世古植被古气候湖相沉积第四纪地层
西藏纳木错地区约120ka BP以来的古植被、古气候与湖面变化被引量:28
2004年
西藏纳木错湖相沉积的U系和^(14)C测年结果表明,湖泊沿岸的6级湖岸阶地及拔湖约48~139.2m的高位湖相沉积形成于约120ka BP以来的晚第四纪。本文根据该套湖相层的发育和其中的孢粉组合特征对纳木错地区约120ka BP以来的湖面变化与古植被、古气候变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纳木错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经历了频繁的湖面波动、气候的冷暖与干湿变化以及森林-草原与草原植被的交替演化。其总体特征是:约115.9ka BP时,纳木错湖面最高。在116~78ka BP期间,该区气候温和凉爽或温和偏湿,植被以疏林草原与森林草原或森林的交替出现为特征,湖面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但基本保持在拔湖140~88m之间。在78~53ka BP期间,该区气候干冷,植被以疏林草原为主,湖面大幅度下降,并在拔湖约36~48m之间波动。约53~32ka BP期间,气候转为温暖偏湿或温暖湿润,湖面波动于拔湖约15~28m之间,波动较为频繁。与阶地的发育相对应,该时期内包含了3次明显的暖期和湖面波动过程,区域植被主要以松、蒿、桦为主,为含一定量的冷杉的森林。其中36ka BP左右气候最温暖湿润,区域内可能出现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约32~12ka BP期间,该区气候最为干冷,古植被以草原和疏林草原为主,湖面再次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最低可至拔湖约8m处,但通常维持在拔湖?
吴中海赵希涛吴珍汉周春景严富华麦学舜朱大岗
关键词:古植被古气候孢粉记录湖相沉积
北京西山灵岳寺古冰川沉积物何在?被引量:1
1991年
北京西山灵岳寺附近的第四纪沉积物不是真正的古冰川沉积物。该处山腰凹地中一套以粗大砾石为主的混杂堆积是较典型的复式稀性泥石流堆积体,其时代为晚更新世之前,而不是晚更新世末期产物。所谓晚更新世末期的冰川堆积体和冰蚀地貌,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晚更新世时期,北京西山地区属冰缘环境,而非冰川环境。
郭旭东严富华麦学舜
关键词:古气候冰缘环境更新世
内蒙呼包盆地晚更新世孢粉组合及其意义被引量:11
1990年
本文是对内蒙呼包盆地内二级台地沉积物进行孢粉分析的总结。根据对孢粉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该区二级台地沉积物堆积时期的古植被是由森林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气候由湿凉转向干冷。通过孢粉组合的对比,证明二级台地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相当于萨拉乌苏组的地层时代。
窦素芹聂宗笙麦学舜
关键词:晚更新世孢粉气候
西藏纳木错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变迁与湖面变化被引量:92
2003年
在西藏纳木错沿岸 ,发育了 6级湖岸阶地及拔湖 48~ 1 39.2m的高位湖相沉积。根据湖相沉积的U系法测年和孢粉分析结果 ,本文探讨了纳木错及邻区末次间冰期 (MIS 5)以来的古植被、古气候与湖面变化。研究表明 ,纳木错与邻区的湖面变化可以划分为 1 1 6~37kaB .P .间的古大湖———“羌塘东湖”期、37~ 30kaB .P .间的“古纳木错”外流湖 -残余古大湖期和 30kaB .P .以来的纳木错 -藏北湖群期等 3大阶段。在MIS 5的古大湖阶段 ,包括纳木错、色林错等藏北高原东南部的众多大、中型湖泊 ,是互相连通的一个大湖 ,其范围可能超过了现代的藏北内、外流 (怒江 )水系的分水岭。在MIS 5e末的最高湖面时期 ,湖面面积可达7880 0km2 ,它或许还与藏北高原西南部和中南部的其他古大湖相连 ,成为面积巨大的网格状深水大湖———“羌塘湖”。通过纳木错湖面变化曲线与西昆仑古里雅、格陵兰、南极等冰芯和深海岩芯的氧同位素变化曲线的对比可以发现 ,全球MIS 5的气温要高于末次冰期间冰阶(MIS 3) ,此时藏北高原为气候温和轻爽与湖面最高的大湖期 ;在末次冰期的两个冰阶 (MIS 4和MIS 2 )中 ,湖面明显下降 ,邻近的念青唐古拉山发育了小型山谷冰川 ;而在间冰阶MIS 3中 ,其气候波动的幅度 ,要比世界其他地区更加明显 。
赵希涛朱大岗严富华吴中海马志邦麦学舜
关键词:末次间冰期西藏纳木错晚第四纪气候变迁湖面变化湖相沉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