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献华 作品数:7 被引量:96 H指数:5 供职机构: 广西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IPNI)中国项目部项目资助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甘蔗种植体系中施肥对氮肥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2013年 为了解甘蔗种植体系中施肥对氮肥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我们对不同氮磷施肥量下甘蔗对氮肥和磷肥的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是影响肥料利用率的最主要因素,不同施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3年平均为19.1%~26.3%,磷肥利用率平均为12.0%~15.3%。其中优化施肥的氮肥利用率和磷肥利用率均为最高,在优化施肥的基础上增加50%的施氮量或50%的施磷量均显著降低氮肥利用率或磷肥利用率。在当地的试验条件下,每公顷施用N300kg不仅能获得较高的甘蔗产量,而且能达到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目的。 谢如林 谭宏伟 周柳强 黄金生 黄美福 黄献华 董文斌 王磊关键词:甘蔗 氮肥利用率 磷肥利用率 甘蔗种植体系水土及氮磷养分流失研究 被引量:12 2013年 采用田间监测方法,研究了甘蔗种植体系中不同施肥模式下地表径流引起的水土流失及氮磷流失特点。结果表明,广西旱地平原区缓坡地种植甘蔗的条件下,降雨后产生的径流系数为10%左右。甘蔗叶覆盖地面处理很少发生地表径流,表明地表覆盖是影响地表径流的最重要的因素。径流量的大小与甘蔗生长的茂密程度有关,空白处理的甘蔗生长最差,其产生的地表径流量也高于各施肥处理,表明甘蔗生长封行后,叶片阻断了雨水对土面的冲刷,也能有效减轻地表径流。在种植甘蔗的模式下,每年的泥沙流失量为2700—3000kg·hm-2左右。施肥后通过地表径流流失的N、P比率均很低,氮肥的流失系数平均为0.778%~1.328%。磷肥的流失系数平均为1.104%-1.428%。增施N、P肥均可提高径流水的N、P含量,绝对量增加50%,流失系数略有增加。 谢如林 谭宏伟 周柳强 黄金生 黄美福 黄献华 董文斌 王磊关键词:甘蔗 氮肥 磷肥 不同氮磷施用量对甘蔗产量及氮肥、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5 2012年 为了解甘蔗种植体系中施肥对氮肥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对不同氮磷施肥量下甘蔗对氮肥和磷肥的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是影响肥料利用率的最主要因素,不同施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3年平均为19.1%~26.3%,磷肥利用率平均为12.0%~15.3%。其中优化施肥的氮肥利用率和磷肥利用率均为最高,在优化施肥的基础上增加50%的施氮量或50%的施磷量均显著降低氮肥利用率或磷肥利用率。在当地的试验条件下,每公顷施用300 kg N不仅能获得较高的甘蔗产量,而且能达到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目的,氮肥利用率达到45.6%。 谢如林 谭宏伟 周柳强 黄金生 黄美福 黄献华 董文斌 王磊关键词:甘蔗 氮肥利用率 磷肥利用率 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蔗地水土及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 2013年 我们采用田间监测方法,研究了甘蔗种植体系中不同施肥模式下地表径流引起的水土流失及氮磷流失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广西旱地平原区缓坡地种植甘蔗的条件下,降雨后产生的径流系数为10%左右。甘蔗叶覆盖地面处理很少发生地表径流,表明地表覆盖是影响地表径流的最重要的因素。径流量的大小与甘蔗生长的茂密程度有关,空白处理的甘蔗生长最差,其产生的地表径流量也高于各施肥处理,表明甘蔗生长封行后,叶片阻断了雨水对土面的冲刷,也能有效减轻地表径流。在种植甘蔗的模式下,每年的泥沙流失量为3000kg/ha左右,施肥后通过地表径流流失的N、P的比率均很低。3年的氮肥的流失系数平均为0.778%~1.328%,最高的增量施氮处理,最低为增量施磷处理。3年的磷肥的流失系数平均为1.104%~1.428%,最高的增量施磷处理,最低为优化施肥处理。通过径流水流失的N与雨水降落的N量大致相当,通过径流流失的P主要是泥沙带走的,水溶性磷占的比例不到10%。増施N、P肥均可提高径流水的N、P的含量,绝对量增加50%,流失系数略有增加。 谢如林 谭宏伟 周柳强 黄金生 黄美福 黄献华 董文斌 王磊关键词:甘蔗 氮肥 磷肥 高产甘蔗的土壤养分肥力特征 被引量:6 2008年 研究结果表明,甘蔗对土壤的酸碱性适应性较强,pH4.5~7.5的范围都可获得高产。甘蔗产量与土壤中的各种养分都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高产甘蔗的土壤碱解N、速效P、速效K、交换性Ca、有效Fe、有效Mn、有效Cu、有效Zn等含量水平较高,有效S和交换性Mg含量中等,有效B含量水平较低。高产甘蔗对土壤中的各种有效养分含量有最低要求。本次调查获得的各种有效养分的最低含量参考指标分别为:碱解N 64.2mg/kg、速效P为8.7mg/kg、速效K为52.6mg/kg、交换性Ca 1.62cmol/kg、交换性Mg 0.28cmol/kg、有效S 12.4mg/kg、有效B 0.08mg/kg、有效Zn0.42mg/kg、有效Cu 0.61mg/kg、有效Fe 10.9mg/kg、有效Mn 3.5mg/kg。 谢如林 黄美福 谭宏伟 周柳强 黄金生 黄献华 曾艳 杨瑞青 董文斌关键词:甘蔗 高产 土壤养分含量 土壤养分特征 高产甘蔗的植物营养特征研究 被引量:37 2010年 采集广西主要蔗区14个县(区)32个土壤和甘蔗植株样品,将甘蔗样品分为蔗茎、蔗尾和青叶、枯叶、蔗蔸和根系4个部位,对高产甘蔗收获期的植物营养特征及收获后各种养分的去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量元素N、P和K以青叶和蔗尾中的含量最高,中量元素Ca、Mg和S含量则以枯叶中的含量最高,Zn和Cu在青叶和蔗尾中的含量最高,Fe在蔗蔸和根系中的含量最高,Mn和B在枯叶中的含量最高;大量元素N、P、K主要积累于蔗茎、青叶和蔗尾,其中蔗茎的累积量约占60%左右,青叶和蔗尾的累计量约占总吸收量的20%~25%;中量元素Ca、Mg、S主要积累在蔗茎、枯叶、青叶和蔗尾几个部位,占总吸收量的90%以上;微量元素Cu、Zn主要累积在蔗茎中,约占总吸收量的60%~65%;Mn、B主要积累在蔗茎、枯叶、青叶和蔗尾3个部位,占总吸收量的95%以上,Fe在蔗蔸和根系、蔗茎中的累积量各占总吸收量的45%左右。甘蔗高产情况下每生产1 t甘蔗对各种养分的平均吸收量为N 1.81 kg,P2O50.36 kg,K2O 2.11 kg,CaO 0.91 kg,MgO 0.42 kg,S 0.50 kg,Fe 37.5 g,Mn 15.5 g,Zn 6.2 g,Cu 2.2 g,B 0.74 g;大量元素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N∶P2O5∶K2O=1∶0.20∶1.16。每收获1 t甘蔗从蔗地中带走养分数量平均为N 1.67kg,P2O50.32 kg,K2O 1.85 kg,CaO 0.58 kg,MgO 0.32 kg,S 0.47 kg,Fe 19.2 g,Mn 11.3 g,Zn 5.0 g,Cu 1.8 g,B 0.51 g。 谢如林 谭宏伟 黄美福 周柳强 黄金生 黄献华 曾艳 杨瑞青 董文斌 王磊关键词:养分分布 养分吸收量 蔗园土壤速效磷丰缺临界值的研究 被引量:10 2009年 以赤红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甘蔗盆栽试验,利用Olsen和Mehlich3方法,研究甘蔗土壤速效磷的临界值及丰缺情况。结果表明:当土壤Olsen-P含量低于13.7mg/kg或Mehlich3-P含量低于15.4mg/kg时,甘蔗植株的生长量随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甘蔗地上部干物质相对产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关系可以用一元二次响应方程来拟合,Olsen-P的响应方程为:y=-0.3198x2+12.263x-15.471,决定系数R=0.9767**;Mehlich3-P的响应方程为:y=-0.2366x2+10.532x-12.794,R=0.9758**。以最高产量的95%作为临界产量,计算得到蔗园土壤Olsen-P和Mehlich3-P丰缺临界值分别为14.5、16.0mg/kg。 谢如林 黄献华 谭宏伟 周柳强 黄美福 黄金生 董文斌关键词:甘蔗 土壤速效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