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蓓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地震
  • 5篇强地面运动
  • 3篇台湾集集地震
  • 3篇汶川地震
  • 3篇集集地震
  • 2篇断层
  • 2篇逆冲
  • 1篇大洋
  • 1篇大洋板块
  • 1篇地壳
  • 1篇地壳活动
  • 1篇地震动
  • 1篇地震动参数
  • 1篇地震危险
  • 1篇地震危险性
  • 1篇地震危险性分...
  • 1篇地震灾害
  • 1篇断裂带
  • 1篇沂沭断裂带
  • 1篇有限断层

机构

  • 7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作者

  • 7篇黄蓓
  • 2篇张冬丽
  • 1篇吴健
  • 1篇张献兵
  • 1篇郑文俊
  • 1篇张培震
  • 1篇李小军
  • 1篇殷海涛
  • 1篇陈鲲
  • 1篇甘卫军
  • 1篇李杰
  • 1篇徐锡伟
  • 1篇高孟潭
  • 1篇朱成林
  • 1篇肖根如

传媒

  • 2篇地震地质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断裂特性与强地面运动的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2008年汶川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是高角度铲形逆冲断层,伴随这种类型地震的远近场强地面运动在中国是第1次被记录到。综合汶川地震发震构造、破裂过程和强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的资料,探讨高角度铲形逆冲断裂作用与强地面运动的关系。结果显示,龙门山断裂带内强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明显大于断裂带外的台站,前者可达后者的2倍多。同时,该地震强地面运动具有很大的垂直分量,近断层垂直分量大于水平分量。结合远场资料,发现龙门山断裂带上盘峰值加速度垂直分量总体上大于下盘,上盘垂直分量的衰减比下盘慢。不考虑远场的高值异常,水平分量似乎也存在上盘效应,但目前无证据表明这些异常应该被剔除。另外,远场地面运动特征显示,相对于反方向,沿同震断层扩展方向(NNE)的峰值加速度水平分量衰减较慢,垂直分量的这种方向效应不明显。考虑到汶川地震破裂浅、断面陡和以垂直形变为主这3个显著的同震构造特性,近场和远场地面运动记录反映出位错类型和台站的实际断层距的控制作用。正因为汶川地震高角度铲形逆冲断裂结构的特殊性,导致其地面运动与普通逆断型地震强地面运动的同震效应在某些分量上相同,其他分量存在差异。
黄蓓张培震张冬丽李小军
关键词:汶川地震强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
逆冲型地震强地面运动特性的研究
相对于走滑型和正断型地震,逆冲型地震具有更强的地表作用,相应的潜在地震灾害也严重得多。具有极大破坏性的逆冲型大地震一般发生于大洋板块的俯冲边界或大陆碰撞边界,而罕见于陆内构造环境。作为特例,1999年台湾集集7.6级地震...
黄蓓
关键词:台湾集集地震汶川地震
文献传递
逆冲型地震强地面运动特性的研究——以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
相对于走滑型和正断型地震,逆冲型地震具有更强的地表作用,相应的潜在地震灾害也严重得多。具有极大破坏性的逆冲型大地震一般发生于大洋板块的俯冲边界或大陆碰撞边界,而罕见于陆内构造环境。作为特例,1999年台湾集集7.6级地震...
黄蓓
关键词:台湾集集地震汶川地震
逆冲型地震强地面运动特性的研究——以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相对于走滑型和正断型地震,逆冲型地震具有更强的地表作用,相应的潜在地震灾害也严重得多。具有极大破坏性的逆冲型大地震一般发生于大洋板块的俯冲边界或大陆碰撞边界,而罕见于陆内构造环境。作为特例,1999年台湾集集7.6级地震和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均发生于陆内逆断层上。
黄蓓
关键词:台湾集集地震运动特性逆冲地震灾害大洋板块
日本M9.0级巨震对山东地区地壳活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3
2013年
以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为基础,结合周边IGS提供的全球GPS观测资料,计算了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9.0级巨震对山东所处地块产生的影响,并给出了该地区站点的真实运动轨迹和运动方式.结果显示:山东各GPS基准站受地震波影响产生的震时最大振幅超过0.2m,持续时间约160s;同震位移方向为东东南向,位移量最大超过10mm.日本9.0级地震对山东所在地块的影响主要是在水平方向,对垂直方向影响不大,它对山东主要断裂带-沂沭断裂带起到了拉张的作用,且N段幅度明显大于S段.根据地震前后站点时间序列的发展趋势来看,近期山东所处地块处于向西回调运动状态,推测震后3~5个月左右将恢复到震前的轨迹,为本地区的震情判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殷海涛甘卫军黄蓓肖根如李杰朱成林
关键词:日本地震GPS沂沭断裂带
对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地震动离散截断位置影响的讨论
2012年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PSi)衰减关系不确定(即地震动离散)校正,采用的是截断的正态分布模型,在平均值正负ε倍标准差范围内考虑其对场址地震动影响。ε取值对极低年超越概率(APE),如104或更低的地震动参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从数学分析、场址分析、地震动离散分析等方面分析ε值对PSHA结果的影响,并给出ε值取值的建议。
吴健高孟潭陈鲲黄蓓
关键词: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动参数
基于有限断层模型的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强地面运动特征被引量:3
2013年
基于芦山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反演结果,利用有限断层模型,以芦山地区三维地壳速率结构模型为基础,对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引起的强地面运动进行了模拟。对这次地震中由典型盲断层引起的强地面运动数值模拟结果反映了与实际震害相近的分布特征:断层上盘的宝盛、龙门及芦山以北位于极震区,也是强地面运动的高强度集中区,特别是垂向分量的速度、加速度峰值均在该地区达到了最大值,最能反映地表震害特征的竖向地震加速度在龙门一带达到了350gal,与极震区Ⅸ度的烈度相当,而在芦山以北龙门一带,瞬时竖向位移峰值高达110cm,这些特征与实际震害分布是非常相近的。综合分析认为,这次地震强地面运动表现出了明显的逆冲断层引起的强地面运动的分布特征,同时在强地震动传播过程中,由于高陡峭地形地貌特征及四川盆地内山间盆地的影响,地形地貌和盆地效应对地震波的反射和放大作用明显加强,也是该地区地震破坏强度增大的重要因素。
张冬丽黄蓓张献兵徐锡伟郑文俊
关键词:有限断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