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新宇

作品数:243 被引量:1,928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6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6篇流行病
  • 66篇流行病学
  • 36篇病毒
  • 35篇病例
  • 25篇传染
  • 23篇流感
  • 22篇手足
  • 22篇手足口
  • 22篇传染病
  • 21篇手足口病
  • 20篇疫情
  • 18篇染病
  • 17篇输入性
  • 16篇甲型
  • 15篇流行病学特征
  • 13篇影响因素
  • 12篇综合征
  • 12篇流行病学分析
  • 11篇性病
  • 10篇失禁

机构

  • 237篇北京市疾病预...
  • 2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0篇北京市海淀区...
  • 9篇北京大学
  • 8篇北京市朝阳区...
  • 7篇北京市石景山...
  • 7篇北京市体检中...
  • 7篇北京市顺义区...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北京市西城区...
  • 5篇北京市卫生局
  • 4篇浙江省疾病预...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北京市昌平区...
  • 4篇北京市平谷区...
  • 3篇中国科学院自...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市通州区...
  • 3篇北京市大兴区...

作者

  • 240篇黎新宇
  • 207篇王全意
  • 63篇窦相峰
  • 48篇田丽丽
  • 48篇贾蕾
  • 45篇杨鹏
  • 44篇张奕
  • 39篇李旭
  • 38篇吕燕宁
  • 37篇庞星火
  • 35篇王小梅
  • 34篇李锡太
  • 32篇陈艳伟
  • 32篇李爽
  • 31篇李洁
  • 30篇何战英
  • 28篇任海林
  • 25篇孙玉兰
  • 24篇陈丽娟
  • 23篇黄芳

传媒

  • 45篇国际病毒学杂...
  • 26篇首都公共卫生
  • 16篇中华疾病控制...
  • 1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0篇中国预防医学...
  • 9篇中国公共卫生
  • 7篇寄生虫与医学...
  • 7篇中国媒介生物...
  • 6篇疾病监测
  • 6篇职业与健康
  • 6篇中国地方病防...
  • 5篇中国健康教育
  • 5篇中国卫生检验...
  • 5篇中华预防医学...
  • 5篇现代预防医学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4篇中国病原生物...
  • 4篇中华地方病学...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12篇2021
  • 9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9篇2017
  • 20篇2016
  • 12篇2015
  • 12篇2014
  • 11篇2013
  • 30篇2012
  • 38篇2011
  • 20篇2010
  • 7篇2009
  • 24篇2008
  • 12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2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首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描述中国首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的发病就诊过程和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黄热病输入性病例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传染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病例并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血液和唾液标本,应用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黄热病核酸检测。结果患者为男性,32岁,2016年3月8Et在安哥拉突发寒颤高热,10日凌晨抵京,下午入院治疗,11日北京市CDC实验室检测患者血液标本黄热病毒核酸阳性。患者症状持续加重,肝‘肾衰竭,肝性脑病,多器官功能衰竭,后于16日死亡。患者在发病前6日内有明确蚊虫叮咬史。结论陔病例为我国首例输入性黄热病确诊病例。对此例病例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疫情处置措施,为今后对输入性黄热病疫情的规范处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窦相峰郑阳吕燕宁李洁黎新宇陈丽娟田丽丽李爽陈艳伟庞星火贺雄王全意
关键词:黄热病输入性病例
北京市2008--2010年老年人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12年
流行性感冒(流感)已经多次引起世界范围大流行。2009年王小莉等用蒙特卡罗模型对北京市甲型H1N1流感感染人数进行了估算,约有180万人感染。接种疫苗仍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本研究对北京市老年人在2008—2010年流感流行前后流感疫苗接种的情况及影响2010年接种流感疫苗的因素进行了调查。
李海月吴双胜杨鹏张奕马春娜黎新宇王全意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率老年人
2011—2021年北京市利什曼病流行情况被引量:4
2022年
分析2011—2021年北京市利什曼病流行情况,为制定北京市利什曼病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对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北京市报告的利什曼病例进行整理,采用Excel 2010和SPSS 20.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1—2021年,北京市共报告124例利什曼病例,包括1例本地病例,123例输入性病例,其中,输入性病例中83例为内脏利什曼病,40例为皮肤利什曼病。输入性内脏利什曼病例中男女比例为2.32∶1,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及40~49岁2个年龄段,病例职业以散居儿童、农民和家务及待业为主;均为境内外省输入病例,主要来源地为山西和甘肃;内脏利什曼病例的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性,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中位数为62 d,出现发热的占比最大(74/83,89.2%),其次是肝脾肿大(28/83,33.7%)、乏力(17/83,20.5%)和贫血(16/83,19.3%)。输入性皮肤利什曼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9∶1,主要集中在30~49岁,病例职业以干部职员、工人和商业服务为主,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主要来源国家为伊拉克;皮肤利什曼病例的发病时间亦无明显季节性,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中位数为91.5 d,主要症状为皮肤溃疡和皮疹。结果表明,北京市利什曼病主要以境内外省输入和境外输入为主,2021年首次出现本地病例,应加强对利什曼病例的监测工作。
吴文婷王小梅黎新宇李旭任海林何战英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皮肤利什曼病
2009年北京市老年人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分析2009年北京市老年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甲流)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09年北京市老年人甲流进行流行特征分析.结果北京市老年人确诊甲流病例321例,确诊发病率为13.2/10万;11、12月份发病最多,占84.7%;地区分布中以近郊区分布最多,占53.0%;通过年龄分布分析发现,8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19.2/10万,并随着年龄增长病情有加重趋势(x2=7.24,P<0.01);病例分型中轻症比例最高,占63.6%,重症和危重症病例占36.4%;轻、重、危重病例之间的体质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8.14,P=0.52);甲流病情有随着基础性疾病加重的趋势,病情程度与基础性疾病的数量有关(x2=123.0,P<0.01).结论 北京市老年人甲流发病率较高,危重症比例较大,应是重点防控的人群之一.
黎新宇李扬赵新王全意杨鹏高婷邓瑛庞星火
关键词:流行病学因素
北京市2010年一起由CoxA24v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2010年北京市某职业学院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AHC)病例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对AHC聚集性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每例患者感染来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肠道病毒70型(enterovirus 70,EV70)和柯萨奇病毒A组24型变异株(coxsackvirus A24 variant,CoxA24v),并用Hep-2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对病毒分离株的VP1全长基因序列进行种系发生分析。结果某职业学院AHC聚集性病例8天有15例患者发病,检测8例患者眼拭子样本,4例为CoxA24v阳性,共分离获得2株CoxA24v毒株。该2个毒株VP1全长基因序列组内核苷酸同源性为99.7%,与北京市2010年分离毒株亲缘关系最近,与印度2007年部分毒株亲缘关系次之。结论本起疫情由一个CoxA24v病毒链引起,CoxA24v毒株VP1全长基因序列与2010年北京市株及2007年印度部分分离株有较高同源性。应加强AHC症状监测并密切关注引起该病的肠道病毒的变异,为防制AHC提供科学依据。
李洁李锡太张新白云赵伟贾蕾黄芳黎新宇王全意
关键词:病原流行病学
北京市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综合指数临界点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ROC曲线法)探索北京市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判定标准的最佳界值点。方法分析数据来源于北京市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调查。以自报健康水平(健康状况是否为不好或很不好)为"金标准",应用ROC法确定判定标准的最佳界值点。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是否具备传染病健康素养与自报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最佳临界点为得分等于1.55分(总分3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664(95%CI:0.641-0.688),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672和0.569。依据最佳临界点将居民划分为是否具备传染病健康素养(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达到1.55分)。北京市居民具备传染病健康素养的比例为65.9%。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具备传染病健康素养者自报健康较差(不好或很不好)的比例高于具备者(OR=1.958,95%CI:1.646-2.329)。结论 ROC曲线法是构建健康素养判定标准的科学方法。本研究确定的判定标准能够明显筛查出不良健康后果,具有一定的筛查价值。
吴双胜杨鹏李海月马春娜张奕黎新宇王全意
关键词:健康教育ROC曲线传染病
2016-2019年北京市不同人群碘营养水平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不同人群的碘营养水平,为碘缺乏病防治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2016-2019年连续4年在北京市所辖16个区,每区随机抽取成年男性、育龄妇女、孕妇和8~10岁儿童各200人,采集一次随意尿,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含量,计算各类人群尿碘中位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北京市2016-2019年共监测4类人群52515人。成年男性、育龄妇女、孕妇和8~10岁儿童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55.0μg/L、147.0μg/L、144.2μg/L和175.0μg/L,其中,孕妇人群的尿碘中位数低于适宜水平的下限(150μg/L),其他3类人群尿碘中位数处于适宜范围(100~200μg/L)。4类人群尿碘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8~10岁儿童、成年男性、育龄妇女和孕妇。结论北京市不同人群碘营养整体处于适宜水平,但孕妇群体存在碘营养不足的风险,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保证孕妇充足的碘营养。同时应加强监测,科学补碘,纠正碘过量。
杜丹任海林刘博李旭黎新宇王全意李阳桦
关键词:尿碘碘营养孕妇儿童育龄妇女
北京市普通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清抗体阳性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影响北京市普通人群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的因素。方法按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65例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病例和65例阴性对照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疫苗接种史,卫生习惯等信息。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疫苗接种史、旅游史、调查前曾出现流感样症状、周围有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调查前曾去医院发热门诊、勤洗手习惯等与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有关。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接种史(OR=4.82,95%CI:1.23-19.91)、调查前1月内曾出现过流感样症状(OR=2.53,95%CI:1.01-6.25),勤洗手习惯(OR=0.21,95%CI:0.06-0.74)等3个因素与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有关。结论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史、旅游史、曾出现流感样症状、曾与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接触、勤洗手习惯等与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有关。提示应当继续推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加强手卫生等一般措施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手段。
刘文婷杨鹏张奕王小莉段玮田丽丽马春娜李海月黎新宇邓瑛庞星火王全意
关键词:抗体病例对照研究
北京市2013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掌握北京市碘缺乏病防治现况,评估各项碘缺乏病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方法按照国家监测方案,在北京市16个区县开展碘盐监测;在所有区县通过整群抽样分别监测育龄妇女、成年男性、8~10岁学生及孕妇4个人群的尿碘水平,每个人群监测不少于200人;在所有区县通过分层抽样调查5年级学生与孕妇碘缺乏病防控知识知晓率。结果北京市碘盐覆盖率为97.5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98%;北京市育龄妇女人群尿碘中位数165.7μg/L;成年男性人群尿碘中位数:173.0μg/L;8-10岁学生人群尿碘中位数174.2μg/L;孕妇人群尿碘中位数:157.0μg/L;五年级学生人群碘缺乏病防控知识知晓率为82.87%;孕妇人群碘缺乏病防控知识知晓率为88.85%。结论北京市各项碘缺乏病防控措施落实较好,人群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实现了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的目标。但需要加强孕妇碘缺乏病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李阳桦任海林王全意李旭何战英杜丹王小梅任振勇黎新宇
关键词:碘缺乏病尿碘碘盐
2013-2020年北京市重症和普通疟疾病例特征比较分析
2021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重症疟疾和普通疟疾病例的发病就诊特征,探讨重症病例危险因素,为减少重症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2020年疟疾病例信息(剔除外籍病例),按照是否有并发症分为重症病例组和普通病例组,对人群特征、发病和就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3-2020年,北京市共报告疟疾病例543例,重症疟疾76例,普通病例467例。重症组和普通组的年龄(χ^(2)=20.429,P=0.001)、疟疾史(χ^(2)=4.543,P=0.033)、初诊医疗机构(χ^(2)=23.783,P<0.001)、初诊结果(χ^(2)=17.544,P<0.001)、发病-确诊时间(χ^(2)=40.083,P<0.001)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例年龄、诊断是否及时对病例发展为重症有影响,应尽早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例并及时治疗,对50岁以上病例应重点关注。
何战英王小梅李旭窦相峰王全意黎新宇
关键词:疟疾并发症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