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窦相峰

作品数:162 被引量:976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4篇医药卫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3篇流行病学
  • 42篇流行病
  • 36篇病毒
  • 24篇疫情
  • 22篇病例
  • 19篇综合征
  • 17篇流行病学调查
  • 15篇输入性
  • 13篇流行病学特征
  • 13篇基因
  • 12篇聚集性
  • 12篇虫病
  • 11篇恙虫病
  • 10篇腹泻
  • 10篇出血热
  • 9篇肾综合征
  • 9篇肾综合征出血...
  • 9篇综合征出血热
  • 9篇聚集性疫情
  • 7篇新型冠状病毒

机构

  • 148篇北京市疾病预...
  • 10篇北京市朝阳区...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北京市海淀区...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北京市门头沟...
  • 4篇北京市平谷区...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北京市通州区...
  • 3篇北京市大兴区...
  • 3篇北京市西城区...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市密云县...
  • 2篇北京市丰台区...
  • 2篇北京市顺义区...
  • 2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160篇窦相峰
  • 104篇王全意
  • 63篇黎新宇
  • 49篇吕燕宁
  • 42篇孙玉兰
  • 39篇田丽丽
  • 31篇王小梅
  • 27篇贾蕾
  • 27篇何战英
  • 26篇陈丽娟
  • 25篇李旭
  • 23篇陈艳伟
  • 22篇黄芳
  • 22篇李洁
  • 21篇张秀春
  • 21篇庞星火
  • 20篇关增智
  • 20篇刘园
  • 20篇李爽
  • 18篇林晖

传媒

  • 28篇国际病毒学杂...
  • 22篇首都公共卫生
  • 13篇疾病监测
  • 11篇中华流行病学...
  • 7篇职业与健康
  • 7篇中国卫生检验...
  • 7篇中国人兽共患...
  • 6篇中国预防医学...
  • 5篇中国媒介生物...
  • 5篇中华疾病控制...
  • 4篇高血压杂志
  • 4篇健康
  • 4篇中华预防医学...
  • 4篇寄生虫与医学...
  • 4篇中华地方病学...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病毒学报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13篇2023
  • 8篇2022
  • 10篇2021
  • 10篇2020
  • 7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17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11篇2013
  • 6篇2012
  • 15篇2011
  • 13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1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运用集中度与圆形分布法分析北京市布鲁氏菌病时间分布特征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布鲁氏菌病时间分布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集中度与圆形分布分析方法对北京市2004—2014年布病发病时间分布进行时间聚集性分析。结果 2004—2014年北京市共报告布鲁氏菌病423例。集中度分析结果为M值0.32;圆形分布分析结果为布病发病高峰在5月20日,流行期为2月18日至8月19日。结论布病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分布特征,呈现春夏季高发,秋冬季低发的特征。
李锡太何战英陈艳伟李爽李旭吕燕宁窦相峰黎新宇王全意
关键词:集中度布鲁氏菌病
中国北方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描述北京市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的发病就诊过程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寨卡病毒病输入性病例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血液、唾液和尿液标本,应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标本进行寨卡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该病例为委内瑞拉回国人员,发病前在委内瑞拉有明确的蚊虫叮咬史,经实验室检测患者尿液和唾液标本寨卡病毒核酸阳性.患者体温最高38.3℃,伴有全身麻疹样皮疹、结膜充血、颜面潮红及胸红,无肌肉痛、关节痛、头痛、呕吐、恶心、腹泻等其他表现,未孕.结论 该病例为中国北方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确诊病例,病例在寨卡疫源地委内瑞拉被蚊虫叮咬感染.对此例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疫情处置措施进行总结,能够为寨卡病毒病防控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积累.
郑阳陈艳伟窦相峰黎新宇孙玉兰陈丽娟王全意
关键词:输入性病例流行病学
另类宠物的评析
2006年
新华网消息,12月6日,两位年轻的天津市民在天津“爱宠之家”两栖爬行宠物店里观赏绿秀蛇。小猫小狗养着不新鲜,如今有人把目光瞄向了“另类宠物”。让人望而生畏的蛇、龟、蜥蜴、蜘蛛等动物,现已成为不少都市年轻人的宠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约有10多万18到30岁之间的都市年轻人饲养这种“另类宠物”,仅天津就有数千人饲养。关于“另类宠物”背后折射出的卫生与心理问题,我们特地邀请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的两位专家撰文,请他们谈谈读者朋友们关心的一些相关问题。
窦相峰
关键词:宠物寄生虫零距离心理问题饲养
北京市2006—2013年登革热发病空间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北京市登革热(denguefever)病例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聚集性,为北京市登革热疫情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病例信息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利用SPSS16.0软件分析病例流行病学特征,采用ArcGIS9.3软件展示病例空间聚集区域。结果2006—2013年北京市共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55例,空间分析显示北京市中心城区存在登革热输入性病例集中发病区域。病例主要从东南亚和非洲输入。离退休人员和干部为本病高发人群。结论空间分析显示北京市登革热病例现住址和感染地点存在高发地区。考虑到全球及我国部分省份登革热发病持续上升,北京市存在多点输入的风险,应提高临床医生诊疗水平。
金艳伶田丽丽郭婧任海林李旭吕燕宁窦相峰王全意黎新宇
关键词:登革热流行病学空间聚集性
2007-2008年北京地区冬季肠道门诊腹泻患者人杯状病毒感染监测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冬季肠道门诊就诊腹泻患者人杯状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北京市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12家医院肠道门诊就诊腹泻患者271例,采集患者粪便标本,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粪便标本进行人杯状病毒RNA检测,对RT-PCR阳性标本的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检测271例粪便标本,共有87例阳性(87/271,32.10%)。选择其中21例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将获得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21株全部为诺如病毒,未见扎如病毒。其中GⅡ/4型16株(16/21,76.19%),GⅡ/6型1株(1/21,4.76%),GⅡ/7型1株(1/21,4.76%),GⅡ组未定型3株(3/21,14.29%)。结论北京地区冬季肠道门诊就诊的腹泻患者人杯状病毒感染较高,主要流行株为诺如病毒GⅡ/4型。
高志勇严寒秋黄芳窦相峰李洁贾蕾王全意
关键词:人杯状病毒腹泻基因型
北京市远郊区恙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平谷、密云、怀柔及门头沟区恙虫病的流行状况,为制定恙虫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市平谷、密云、怀柔和门头沟区采集人群血清,ELISA法检测恙虫病Ig G抗体,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4 362份血清中恙虫病Ig G抗体阳性者460份,阳性率为10.55%,其中平谷、密云、怀柔和门头沟区分别为11.66%、9.47%、8.73%和2.26%,门头沟区恙虫病抗体阳性率与其他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北京市平谷、密云、怀柔和门头沟区均存在恙虫病感染,感染率以平谷区最高,密云和怀柔区也较高,应加强恙虫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吕燕宁陈丽娟窦相峰孙玉兰张秀春黎新宇王全意
关键词:恙虫病血清流行病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鼠疫实验室检验相关问题探讨被引量:3
2020年
2019年11月,北京市经实验室检验确诊2例鼠疫病例,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与临床表现确认为输入性肺鼠疫,这是建国后肺鼠疫首次输入北京市。该起疫情中实验室检测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简单介绍此次疫情中的实验室检测过程并重点探讨鼠疫实验室检验中检测方法与检测试剂的相关问题。
吕燕宁李夫孙玉兰张代涛李仁清窦相峰庞星火王全意陈丽娟
关键词:鼠疫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2020年上半年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采取进一步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2020年1月19日-6月8日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上报的所有COVID-19病例,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截至2020年6月8日,北京市共报告611例病例,其中确诊病例594例(97.22%),无症状感染者17例(2.78%),死亡9例,粗病死率1.52%(9/594),男女性别比0.86∶1,病例年龄集中在20~69岁(499例,占81.67%),无症状感染者、轻型和普通型患者522例(85.43%)。病例的时间分布呈现双峰特征,分别为境内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境内输入病例造成的关联病例多于境外输入病例(χ^2=124.681,P<0.01)。结论北京市COVID-19病例年龄范围广,下一步工作中需继续严格境内密切接触者管理,减少关联病例,避免聚集性疫情的出现。
贾蕾王小莉窦相峰刘白薇何战英李阳桦王全意庞星火
北京市首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院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描述医院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方法对北京市某医院COVID-19确诊病例和相关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发病就诊信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暴露接触情况。COVID-19病例由市级或区级专家组根据COVID-19诊疗方案进行诊断。结果北京市首起医院聚集性疫情在2020年1月31日-2月25日共报告34例确诊病例和3例阳性检测者,死亡6例,总病死率16.2%,其中判定为COVID-19死亡2例(病死率5.4%)。指示病例1月31日发病并被隔离,至2月3日共筛查并隔离18例确诊病例,后续院内发病的病例均通过核酸检测主动筛查发现。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内密切接触组合罹患率为6.34%,急诊和CCU病房之间存在交叉传播,该疫情在院外涉及3个家庭聚集。结论COVID-19医院内聚集传播迅速,易造成多个家庭聚集,易引起病例死亡。早期筛查有利于病例的发现,及时处置可以有效控制疫情扩散。
窦相峰初艳慧刘白薇乔富宇任振勇王娟吴双胜任健黎新宇贾蕾王全意庞星火
关键词:聚集性疫情
不同浓度酶消化蜱虫样本在宏基因组学研究中的效果初探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评价3种浓度核酸酶消化在蜱虫宏基因组学研究中的作用。方法经过3种浓度的核酸酶处理蜱虫样本后,采用Illumina Miseq二代测序仪测序,分析比较蜱虫宏基因组学物种的种类及优势物种reads的丰度,初步评价不同终浓度(0 U/μl、0.05 U/μl和0.2 U/μl)的核酸酶处理样本对宏基因组学结果的影响。结果采用核酸酶处理虽然降低了可检出物种的种类,但能够有效提高大部分优势物种的检出比例,尤其是立克次体属、不动杆菌属和Andromedavirus病毒属等物种的检出率;低剂量的核酸酶处理组的提高效果比高剂量处理组和无核酸酶处理组都要好。结论采用低剂量核酸酶(0.05 U/μl)处理蜱虫样本会提高宏基因组研究中发现立克次体及病毒等病原的几率,为蜱虫及其他生物样本的深度测序过程中样本富集步骤的优化提供了一个初步的实验依据。
李仁清王全意王全意窦相峰孙玉兰林长缨
关键词:宏基因组学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