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进春

作品数:75 被引量:42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3篇直肠
  • 46篇肠癌
  • 39篇直肠癌
  • 31篇切除
  • 20篇肿瘤
  • 20篇结直肠
  • 18篇低位直肠
  • 17篇低位直肠癌
  • 16篇手术
  • 16篇术后
  • 16篇结直肠癌
  • 14篇括约肌
  • 12篇直肠肿瘤
  • 12篇切除术
  • 12篇括约肌间切除
  • 12篇肠肿瘤
  • 11篇结肠
  • 10篇腹腔
  • 10篇肛门
  • 9篇腹腔镜

机构

  • 7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 1篇沈阳市第一人...

作者

  • 75篇丛进春
  • 59篇陈春生
  • 49篇张宏
  • 18篇冯勇
  • 17篇刘鼎盛
  • 16篇刘恩卿
  • 15篇崔明明
  • 15篇乔雷
  • 12篇夏志秀
  • 10篇马明星
  • 5篇凌云志
  • 4篇王俊江
  • 4篇沈名扬
  • 3篇徐琨
  • 3篇张方圆
  • 3篇戴显伟
  • 3篇苏琪
  • 2篇冯荣贵
  • 2篇陈春生
  • 1篇沈延艳

传媒

  • 11篇中国普外基础...
  • 9篇世界华人消化...
  • 9篇中国实用外科...
  • 7篇中华胃肠外科...
  • 6篇中国医刊
  • 5篇中国普通外科...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第九届中日大...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位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手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策略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手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05年5月我院肛肠外科行双吻合器保肛手术的7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应用双吻合器进行直肠闭合并吻合成功,术后切缘病理检查均未见癌细胞浸润,无吻合口漏及手术死亡。随访73例(93.6%),随访时间9~65个月,平均35个月。盆腔复发2例(2.6%),腹腔广泛转移1例(1.3%),肝脏转移7例(9.0%),吻合口局部复发1例(1.3%,术后11个月再次行Miles术)。结论双吻合技术为低位直肠癌患者提供更多的保肛机会,使用得当可有效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
张宏陈春生乔雷丛进春冯勇刘恩卿
关键词:直肠癌吻合口漏双吻合器
低位直肠癌行双吻合器保肛手术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行双吻合器保肛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间应用双吻合器行保肛手术的7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直肠闭合及吻合均成功,术后切缘病理均未见癌细胞浸润,无吻合口漏及手术死亡。73例(93.6%)随访9~65个月,盆腔复发2例(2.7%),腹腔广泛转移1例(1.4%),肝脏转移7例(9.6%),吻合口局部复发1例(1.4%,术后11个月再行Miles术)。结论双吻合技术可为低位直肠癌患者提供保肛机会,使用得当可有效预防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张宏沈延艳丛进春乔雷冯勇陈春生刘恩卿
生物反馈训练可以提高超低位直肠癌内括约肌切除术后的排便功能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研究生物反馈技术是否可以提高超低位直肠癌内括约肌切除术后的排便功能.方法:对16例内括约肌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分别应用Vaizey和Wexne晰分及直肠肛管向量测压技术来评价生物反馈的效果.结果:生物反馈治疗后Vaizey和Wexner评分显著降低(6.4 vs 8.6,P<0.001;5.4 vs 7.2, P<0.001),最大收缩压(mmHg)及收缩向量容积[cm×(mmHg)2]均显著性提高(205.6±44.5 vs 143.6±46.5,P<0.001:50 664.6±8040.1 vs 13 337.0±7491.1,P<0.000,静息及收缩时的不均衡指数均显著降低(46.8±7.5 vs 58.3±7.4,P<0.001;29.9±6.7 vs 38.3±7.2,P<0.001),直肠肛管反射的阳性率也由训练前的6.3%提高至31.3%.结论:内括约肌切除术后肛管最大压力及向量容积下降,生物反馈技术可以改善部分的排便功能,可以作为提高超低位直肠癌内括约肌切除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的方法.
丛进春张宏陈春生刘恩卿
关键词:超低位直肠癌内括约肌切除术生物反馈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相关问题被引量:16
2007年
张宏崔明明丛进春陈春生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恶性肿瘤外科治疗手术操作发病率中低位
小肠梗阻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美国创伤外科协会研发的小肠梗阻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在我科小肠梗阻诊治中的适用性及其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01月至2013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结肠直肠肿瘤外科收治的136例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
张方圆陈春生张宏丛进春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尿道损伤的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被引量:15
2019年
近年来,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已成为结直肠外科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其仍面临一些争议性的问题尚未解决,在并发症方面,尿道损伤概率升高就是典型。本文分别从泌尿外科和直肠外科的角度,阐述目前关于直肠尿道之间相关解剖的研究进展。从尿道解剖的角度来看,涉及taTME手术发生尿道损伤的主要结构为直肠尿道肌;而从直肠解剖的角度来看,这个所谓的直肠尿道肌就是直肠纵肌的一部分。综合现有的研究结果,笔者提出关键性的解剖结构——Hiatal韧带的全新观点,即Hiatal韧带其实是环绕直肠一周的直肠纵肌的分支,在前、后正中部位最为肥厚,并向1点和11点方向逐渐变薄,其在前方的部分即被泌尿外科命名为直肠尿道肌。在此基础上,进行taTME手术时,建议按照"先两侧、后正中"的分离原则,即先离断两侧薄弱的Hiatal韧带,进入熟悉的间隙,然后离断正中肥厚的部分。必要时可通过直肠指诊和荧光尿管等导航方法,帮助确认尿道和前列腺位置,找到正确平面。本文希望通过介绍taTME手术的相关解剖以及避免尿道损伤的各种方法,以推动taTME手术进一步的开展和普及。
丛进春张宏
关键词:尿道损伤
不同部位脂肪肉瘤与其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脂肪肉瘤与其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按照发生部位不同将本院61例脂肪肉瘤患者分为腹膜后43例(A组)、纵隔2例(B组)、四肢和躯干体表13例(C组),另外3例因有恶性肿瘤病史和术后放疗史而不列入上述分组中。回顾性对比研究深部组(A+ B组)与表浅组(C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发生情况、肿瘤切除根治性、病理分型、手术方式、转移情况、是否复发等临床病理指标。【结果】不同部位脂肪肉瘤在肿瘤大小(以10 cm分界)、是否单发、肿瘤根治性切除、病理分型、联合脏器切除、周围脏器受侵、是否复发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性别、年龄(以60岁分界)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指标S-100(9/22)、CD34(6/12)和Vimentin(2/3)在脂肪肉瘤中表达阳性率相对高,前两者尤其在粘液性脂肪肉瘤中表达阳性率高。1例行分子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表阿霉素和伊马替尼对脂肪肉瘤无效。【结论】深部脂肪肉瘤与浅部相比肿瘤直径大、多发常见、根治性切除率低、病理分型差、周围脏器受侵率高、联合脏器切除率高、复发率高。免疫组化指标S-100、CD34和Vimentin可用于脂肪肉瘤辅助诊断。放疗是脂肪肉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子基因检测可作为术后指导化疗和分子靶向用药的辅助手段。
夏志秀冯荣贵丛进春陈春生罗娅红
关键词:腹膜纵隔四肢肿瘤转移
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术前支架减压与急诊手术248例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评价梗阻性结直肠癌支架置入的安全性,比较支架减压后手术与急诊手术的短、长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10/2008-02我院248例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支架与否分为两组,统计结肠镜下留置结肠腔内支架本身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Ⅰ期切除吻合例数、吻合口漏、切口感染、脾撕裂、腹腔脓肿等短期并发症、住院期间死亡率及两组生存曲线.结果:内镜下留置结肠腔内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成功率98.4%,总的并发症发生率14.5%,其中严重并发症(穿孔、支架移位)发生率4.8%.Ⅰ期吻合支架组明显高于急诊手术组(87.1%vs34.4%,P=0.001).总的并发症支架组明显低于急诊手术组(17.7%vs47.3%,P=0.000).两组患者2年生存曲线几乎重叠,之后支架组生存率略高于急诊手术组,但两组生存曲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497).结论:对于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结肠镜下留置结肠腔内支架术前减压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辅助方法,增加Ⅰ期切除吻合机会,避免造口,降低短期并发症,长期生存率也较急诊手术有一定的提高.
徐琨张宏冯勇丛进春陈春生刘恩卿
关键词:梗阻性结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
腹膜后脂肪肉瘤生物学行为与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腹膜后脂肪肉瘤的5年生存率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随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共27例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分别以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是否肉眼完全切除、术后是否复发作为分组条件,用Kaplan-Meier统计学方法单因素分析腹膜后脂肪肉瘤的生物学行为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本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DFS)、带瘤生存率(CCS)分别为63.0%、53.8%、18.7%.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对生存率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术后复发、肉眼完全切除对患者生存率有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肿瘤中4/16例术后发生亚型转化,死亡3例.结论 原发肿瘤术后未复发、根治性切除肿瘤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高,发生亚型转化后生存率降低.
夏志秀冯荣贵丛进春陈春生
关键词:随访研究
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12例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1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向量测压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中位随访35.5个月,均未出现局部复发,仅1例在术后24个月出现远处转移并行左半肝切除。向量测压结果显示术后最大静息压和收缩压明显升高,而静息向量容积和收缩向量容积明显降低,不均衡指数在静息状态和收缩状态均显著升高。所有指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趋于正常。结论超低位直肠癌病人采用纵向部分括约肌切除术能够获得足够的根治性和可接受的肛门功能。
夏志秀丛进春陈春生
关键词: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性肛门功能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