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峰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病理
  • 1篇大细胞
  • 1篇大细胞癌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心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影像
  • 1篇造影
  • 1篇神经鞘瘤
  • 1篇肾癌
  • 1篇髓鞘
  • 1篇粥样斑块
  • 1篇脱髓鞘
  • 1篇脱髓鞘疾病
  • 1篇脱髓鞘假瘤
  • 1篇胃神经鞘瘤
  • 1篇胃肿瘤

机构

  • 6篇宁波市医疗中...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宁波市医疗中...

作者

  • 6篇任峰
  • 2篇付峰
  • 2篇俞伉
  • 2篇董海波
  • 2篇李晖
  • 2篇姚凤明
  • 1篇胡铁波
  • 1篇沈天真
  • 1篇张玉琴
  • 1篇戴闽晔
  • 1篇陈振东
  • 1篇王毅力
  • 1篇林闽江
  • 1篇桑海波
  • 1篇陈勇
  • 1篇朱海东
  • 1篇徐海东
  • 1篇张信忠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弥散加权MRI在超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评估弥散加权MRI(DWI)对超急性脑梗死诊断的准确价值。方法:对临床高度怀疑超急性脑梗死且发病在6h以内的患者行急诊MRI和DWI检查。分析DWI诊断和最终临床诊断的相符性,比较DWI和常规MRI对超急性脑梗死敏感性和特异性、表观弥散系数(ADC)的时间变化规律。结果:DWI诊断超急性脑梗死20例,与最终临床诊断均符合。DWI所见高信号区域在CTMRI随访中均有脑梗死灶。DWI诊断超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常规MRI的敏感性为20%,特异性为100%;超急性脑梗死DWI信号上升,ADC值下降(P<0.001)。结论:DWI可作为诊断超急性脑梗死的一项重要指标。
董海波徐海东张玉琴俞伉任峰张信忠王毅力沈天真
关键词:脑梗塞
应用多排螺旋CT评价粥样斑块餐巾环征的研究
2013年
目的通过多排CT血管造影(MDCTA)方法探讨冠心病患者餐巾环征(NRS)的影像学特点。方法以26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一般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的MDCTA图像,记录NRS斑块的频数和分布,比较NRS组和无NRS组的罪犯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和基线特点。结果 264例患者中有50例存在NRS斑块,214例患者无NRS斑块,NRS组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无NRS组。264例患者中共有59个NRS斑块,其中50个属于罪犯病变。与无NRS组相比,NRS组罪犯病变斑块血管面积、重塑指数较大,正性重塑比例较高,而CT衰减值较低。NRS斑块在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的分布相对均匀,而左前降支在近段更为多见。结论应用MDCT评估的餐巾环征斑块具有与薄帽纤维粥样斑块类似的临床特点,MDCT可能有助于发现纤维粥样斑块和ACS的预防及早期诊治。
朱海东李晖任峰
关键词: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冠心病
脑内脱髓鞘假瘤MRI及病理学特征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探讨脱髓鞘假瘤的MRI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经手术证实及2例经临床证实的脑内脱髓鞘假瘤患者的MRI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对照分析。结果:7例患者共发现12个病灶,均伴有中轻度水肿。单发病灶4例,多发3例。局限性肿块5例,其中4例伴有囊变坏死,不规则肿块2例。增强后均匀强化1例,闭环样强化1例,开环样强化3例,斑片状轻度强化2例。共4个病灶与侧脑室垂直,其中2个病灶内侧缘可见粗线样血管影。病理学表现为病灶区髓鞘脱失,轴索大量存在,伴有星形细胞增生,血管周围大量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套袖样浸润。免疫组化所有标本CD68、GFAP均呈(+)。结论:典型的脱髓鞘假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包括开环样强化、病灶与侧脑室垂直、病灶内侧缘增粗血管均可提示脱髓鞘病变,激素治疗敏感有效,确诊须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付峰陈振东董海波陈勇任峰
关键词:脱髓鞘疾病磁共振成像
胃神经鞘瘤9例临床及影像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的临床及影像特点,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神经鞘瘤的CT影像资料,总结其特点。结果 9例胃神经鞘瘤中1例位于胃底,5例位于胃体,2例位于胃窦,1例位于贲门;8例误诊为间质瘤,1例误诊为胃癌;影像表现为起源于胃壁黏膜下肌层内实质性肿块,边缘清楚,平扫密度均匀,增强后肿瘤多呈轻中度渐进均匀强化,部分患者增强后可出现斑点状及小条状低密度影。结论 CT检查明确肿瘤部位、大小、形态及边缘,肿瘤内部斑点状或小条状低密度粘液变性是区分间质瘤的有效征象,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避免误诊。
任峰姚凤明胡铁波付峰
关键词:胃肿瘤神经鞘瘤
肺大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其MDCT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WHO 2015年第4版肺大细胞癌(LCLC)的临床病理及其MD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新标准确诊LCLC的临床病理资料及CT影像表现。结果 19例患者中位年龄68岁(47~81岁),18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长期重度吸烟史14例。病灶最长径中位数3 cm(1.7~9 cm)。1例为中央型,18例为周围型;14例位于肺上叶,5例位于肺下叶;病灶无或浅分叶征5例,深分叶4例,结节聚集10例。边缘光滑型14例,模糊型5例,其中伴毛刺4例,伴棘状突起3例,包含2例同时伴毛刺和棘状突起。CT平扫发现病灶内密度不均匀9例,密度均匀9例,散在点状钙化1例。10例行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7例,其中伴环形强化1例;均匀强化3例。术后病理病灶发现坏死14例。肿瘤外改变包括:胸膜黏连伴增厚5例,肿瘤与胸膜呈宽基底或大面积黏合4例,胸膜凹陷征2例;病灶周围伴炎症11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结论 LCLC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最终确诊必须依赖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
桑海波葛祖峰李璐俞伉任峰姚凤明
关键词:肺肿瘤大细胞X线计算机
乳头状肾癌的CT和MRI诊断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乳头状肾癌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乳头状肾癌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26例乳头状肾癌CT表现为圆形、类圆形肿块,边缘清晰,CT平扫以等低密度为主,其中8例发现肿块内点状及条状钙化,增强后病灶表现为持续性不均匀轻度强化,动脉期CT值平均上升约27.5 Hu,静脉期平均上升约28.7 Hu,肿块内出现低密度坏死11例,出血7例,6例发现假包膜。MRI扫描6例,T1WI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低信号为主,DWI为高信号或明显高信号,增强后轻度强化,与髓质强化相似。结论乳头状肾癌是一种少见的形态表现特殊的肾癌类型,CT动态增强检查和MRI表现有一定特点。
任峰姚凤明林闽江戴闽晔桑海波李晖
关键词:肾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