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儿童
  • 2篇毒力
  • 2篇毒力因子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炎
  • 2篇气管
  • 2篇气管炎
  • 2篇细胞
  • 2篇细支气管
  • 2篇细支气管炎
  • 2篇毛细支气管炎
  • 2篇抗体
  • 2篇抗体谱
  • 2篇病理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蛋白
  • 1篇地塞米松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机构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华北石油管理...

作者

  • 8篇任海涛
  • 3篇王秋月
  • 2篇徐樨巍
  • 2篇李爱华
  • 1篇方方
  • 1篇杨欣英
  • 1篇丁昌红
  • 1篇李久伟
  • 1篇王晓慧
  • 1篇吕俊兰
  • 1篇韩彤立
  • 1篇伍妘
  • 1篇高华英
  • 1篇齐铁雄
  • 1篇郭素梅
  • 1篇杨薇
  • 1篇黄燕
  • 1篇王学梅
  • 1篇姜鸿波
  • 1篇刘丽英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外医疗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健康儿童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维生素AD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差异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对比分析健康儿童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维生素A、D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差异性。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纳入的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正常组,对比2组儿童维生素A、25-(OH)D3水平,同时比较2组的CD3+、CD4+、CD8+、CD4+/CD8+指标。结果试验组患儿的维生素A、25-(OH)D3均低于正常组(P<0.05)。试验组的CD3+、CD4+、CD4+/CD8+均高于正常组,CD8+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与健康儿童相比,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维生素A、D水平较低,且细胞免疫功能较差,应提高临床重视程度,尽早提供维生素AD滴剂以及免疫调节等干预,以提升患儿的免疫能力,为预后提供保障。
任海涛王秋月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健康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细胞免疫功能
继发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7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0年
齐铁雄任海涛姜鸿波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继发性文献复习肿瘤转移病理过程疾病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价值
2021年
目的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简单随机选择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该次研究的观察组,另选择同一时间段内的120名健康足月儿作为该次研究的对照组,为两组患儿均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操作,对比两组患儿在不同时期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值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结果观察组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值在不同时间分别为Ⅰ期(1.84±0.25)、Ⅲ期(4.56±0.34)、Ⅴ期(6.87±0.28)、反应阙(56.12±15.51),对照组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值在不同时间分别为Ⅰ期(1.72±0.21)、Ⅲ期(4.21±0.27)、Ⅴ期(6.63±0.26)、反应阙(45.63±10.51)。观察组内患儿在不同时期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6、8.831、6.881、6.133,P<0.05);观察组内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34,P<0.05)。结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法进行检测,可以更加准确对患儿脑干损伤、听力的情况进行判断,从而为患儿的后续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与凭证。
任海涛王秋月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基因芯片检测对H.pylori感染的诊断价值及H.pylori毒力因子与疾病组织病理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检测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诊断价值及H.pylori致病毒力因子抗体与疾病病理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07-10/2008-04具有腹痛,呕吐,呕血,黑便等消化系统症状的30例患儿经13C呼气试验等方法进行H.pylori检测,对阳性的患儿做血清基因芯片检测,对基因芯片的检测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分析;对两种方法均诊断H.pylori感染的病例行胃镜检查,观察镜下病变情况及组织病理改变,评估H.pylori毒力因子抗体与胃镜下表现及组织学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采用诊断一致性分析Kappa检验.结果:血清学基因芯片毒力因子抗体检测与13C呼气试验等检测方法比较,敏感性为93.7%,特异性为60.0%,漏诊率为6.3%,总的符合率89.1%,显示较好的一致性.说明基因芯片检测对H.pylori感染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H.pylori致病因子抗体谱中,抗CagA阳性的患者,对应的疾病有胃炎,消化性溃疡,过敏性紫癜腹型等.抗体谱最常见的是抗CagA阳性的表达,说明与抗原决定簇有关,而对应疾病病理较重时会有抗VacA阳性的表达.结论:基因芯片法检测H.pylori感染,具有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的优点;同时能显示5种H.pylori毒力因子抗体,对了解H.pylori与疾病相关性、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关系及其指导用药均具有一定的意义.
任海涛徐樨巍李爱华
关键词:基因芯片毒力因子抗体谱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与地塞米松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对2010-09-2011-02所有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2月-2岁的儿童,均为第一次喘息,无先天性心脏病及遗传代谢性疾病,所有病人分为2组,一组应用抗感染药物,止喘雾化(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胺)联合应用甲基强的松龙,二组应用抗感染药物,止喘雾化(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胺)联合应用地塞米松,观察两组病人的恢复情况。结果:甲基强的松龙一组喘鸣音消退时间为2-3 d,地塞米松组喘鸣音消退时间为4-5 d,1组发热时间较2组发热时间明显减少,本研究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P〈0.05,证明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抗感染药物及布地奈德等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较地塞米松联合抗感染药物及布地奈德等治疗效果明显。
任海涛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地塞米松并发症
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临床和实验室特点
:探讨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确诊为抗NMDA受体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女15例,男5例,年龄4岁至1...
王晓慧崔丽英任海涛许春伶方方丁昌红吕俊兰韩彤立刘丽英李久伟伍妘杨欣英
关键词:儿童患者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血细胞毒素相关性基因A、空泡毒素蛋白、尿毒酶、热休克蛋白60和硝基还原酶的分布及其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儿血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空泡毒素蛋白(VacA)、尿毒酶(Ure)、热休克蛋白60(Hsp60)和硝基还原酶(RdxA)等毒力因子分布情况及胃镜下组织学表现。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08年5月在本院住院,具有腹痛、呕吐、呕血、黑便等消化系统症状,经2种及2种以上方法确诊为Hp感染的患儿30例。经胃镜诊断分为胃炎组(n=23)和消化性溃疡组(n=7),观察相应的CagA、VacA、Ure、Hsp60和RdxA等毒力因子抗体在不同疾病的分布情况;同时观察其胃镜下胃组织学表现,评估Hp毒力因子抗体与胃镜下表现及相关疾病的关系。比较CagA在胃炎组和消化性溃疡组的分布情况,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0例Hp感染患儿的致病毒力因子分布情况:CagA阳性29例(占96.7%)、Ure阳性14例(占46.7%)、RdxA阳性7例(占23.3%)、Hsp60 3例(占10.0%)和VacA阳性1例(占3.3%)。消化性溃疡组CagA阳性率(100%)高于胃炎组CagA阳性率(95.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0,P>0.05)。胃镜下胃炎组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点片状出血斑、颗粒样变性、花斑样变性,消化性溃疡组表现为溃疡、黏膜充血水肿、出血样变,有时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抗CagA阳性患儿对应黏膜改变最为广泛。结论 Hp感染与CagA、VacA、Ure、Hsp60和RdxA等毒力因子相关,与CagA关系最为密切,VacA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CagA阳性能够增加细胞毒素的活性,但其结果并不能预示疾病发展为胃炎或者消化性溃疡。
任海涛徐樨巍李爱华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抗体谱慢性胃炎
0~6岁儿童血清25-(OH)D水平与佝偻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亚北地区0~6岁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探讨佝偻病发病相关影响因素,为佝偻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临床表现,血生化及左腕关节X线摄片结果将北京市亚北地区210例0~6岁儿童分为无佝偻病组(健康组)157例和佝偻病组53例。对佝偻病发病相关因素做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佝偻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佝偻病组与健康组儿童25-(OH)D及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NB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佝偻病与母孕期腿部抽筋史、每天户外活动时间、钙剂摄入情况及维生素D补充情况、儿童每天户外活动时间、钙剂摄入情况及维生素D补充情况、患有慢性腹泻等因素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孕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2 h、每天钙摄入<1 000 mg、补充维生素D<400 u、儿童每天户外活动时间<2 h、钙摄入<400 mg、补充维生素D<400 u与佝偻病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北京市亚北地区佝偻病患儿血清25-(OH)D水平明显降低,对疑似佝偻病患儿尽可能行血清25-(OH)D检测,避免过度诊断。母孕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2 h、每天钙摄入<1 000 mg、补充维生素D<400 u、儿童每天户外活动时间<2 h、钙摄入<400 mg、补充维生素D<400 u是佝偻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王学梅郭素梅高华英杨薇黄燕王秋月任海涛
关键词:佝偻病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