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延辉

作品数:15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显像
  • 5篇PET/C
  • 5篇PET/CT
  • 4篇肿瘤
  • 4篇脱氧
  • 4篇脱氧葡萄糖
  • 3篇断层显像
  • 3篇正电子
  • 3篇正电子发射
  • 3篇淋巴
  • 2篇蛋白
  • 2篇影像
  • 2篇早期疗效
  • 2篇正电子发射断...
  • 2篇正电子发射断...
  • 2篇正电子发射断...
  • 2篇三维适形
  • 2篇三维适形放疗
  • 2篇适形
  • 2篇适形放疗

机构

  • 15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何延辉
  • 15篇徐慧琴
  • 9篇赵学峰
  • 8篇汪会
  • 5篇罗家伦
  • 5篇岳峤
  • 5篇薛杨央
  • 2篇唐虹
  • 2篇肖亮
  • 2篇司宏伟
  • 1篇薛央扬
  • 1篇王邦宁
  • 1篇解玉泉
  • 1篇陈大年
  • 1篇余永强

传媒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药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安徽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8F-FDG PET/CT对肿瘤乏氧显像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兔VX2肺移植瘤F-FDG标准化摄取值(SUV)与GLUT-1及HIF-1α表达的相关性,评价F-FDG PET/CT对肿瘤乏氧显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建立16只兔VX2肺移植瘤模型,分别于肿瘤生长第5W、6W、7W...
余文静徐慧琴罗家伦汪会薛杨央何延辉赵学峰岳峤
关键词:葡萄糖转运蛋白-1乏氧诱导因子-1Α脱氧葡萄糖乏氧显像
文献传递
肌肉转移癌的^(18)F-FDG PET/CT影像表现及临床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肌肉转移癌(MMs)的氟-18-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18)F-FDG PET/CT)影像特征、原发肿瘤来源及转移频率、不同肿瘤的常见肌肉转移部位。方法对行^(18)F-FDG PET/CT检查并最终诊断为MMs的103例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肌肉转移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分析MMs的原发肿瘤来源及常见累及部位。统计同期检查的与MMs原发肿瘤同类型的肿瘤患者总人数,分析各原发肿瘤肌肉转移的发生频率及常见转移部位。结果 5 195例肿瘤患者中有103例患者伴有肌肉转移,^(18)F-FDG PET/CT共检出MMs病灶206处,平均SUV_(max)为8.0±4.7(2.2~24.4),不同原发肿瘤及不同部位的MMs病灶SUV_(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0),同机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仅检出肌肉转移灶62处(30.1%)。103例MMs患者中95例(92.2%)同时伴肌肉外其他组织及脏器转移,有8例(7.8%)患者仅发生肌肉转移。MMs的原发肿瘤以肺癌(37.9%)、结直肠癌(9.7%)、宫颈癌(7.8%)和乳腺癌(7.8%)最为常见,而肾癌(6.12%)、宫颈癌(5.67%)和胰腺癌(5.56%)发生肌肉转移的频率最高。MMs最常累及的部位是椎旁肌肉(31.1%)、四肢肌肉(20.9%)、臀部肌肉(13.6%)和胸壁肌肉(10.7%),单个肌肉中以竖脊肌(14.1%)和腰大肌(13.1%)累及频率最高。不同肿瘤常见的肌肉转移部位不同,其中肺癌最常肌肉转移部位是四肢肌肉(33.3%),结直肠癌(40%)和宫颈癌(54.5%)最常肌肉转移部位是腰大肌,乳腺癌最常肌肉转移部位是胸大小肌(90%)。结论 MMs病灶在PET/CT检查中均表现为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MMs最常见的原发肿瘤是肺癌,最常见转移部位是椎旁肌肉群,特别是竖脊肌;不同原发肿瘤表现出不同的MMs发生频率和转移部位,肌肉转移频率最高的是肾癌。少数病例可发生单纯的肌肉转移。
罗家伦徐慧琴汪会何延辉赵学峰薛杨央余文静
关键词:恶性肿瘤肌肉
^18F—FDG PET-CT在肾上腺转移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其诊断标准探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18F—FDGPET—CT对肾上腺转移性癌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其最佳诊断标准。方法对59例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确诊为肾上腺转移癌及18例肾上腺良性病变患者行^18F—FDGPET—CT检查,分别测量肾上腺病灶的大小、SUVmax及正常肝组织的SUVmax,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9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共78个肾上腺病灶,SUVmax为7.05±5.26,18例良性病变患者共21个肾上腺病灶,SUVmax为2.27±1.35,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99,P〈0.01);肾上腺转移癌与良性病灶的大小(短径)分别为(1.52±1.05)cm和(1.66±0.91)cm,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9,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以肾上腺病灶SUVmax〉3.1作为良恶性的诊断标准,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3.3%、90.5%和84.9%;以肾上腺病灶suvmax与正常肝组织的SUVmax比值〉1作为良恶性诊断标准,则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2%、90.5%和95.0%;肾上腺转移癌病灶大小(短径)与其suVmax相关系数为0.501。肾上腺转移癌在双侧肾上腺的分布比例为:左侧30例(50.8%),右侧10例(17.0%),双侧19例(32.2%)。结论mF—FDGPET—CT对于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准确率;以肾上腺病灶suvmax与正常肝组织的SUVmax比值〉1为标准,可较好地诊断出肾上腺转移瘤的良恶性;肾上腺转移癌病灶的大小与其SUVmax有一定相关性,病灶常累及左侧。
罗家伦徐慧琴何延辉薛央扬赵学峰岳峤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肿瘤转移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氟脱氧葡萄糖F18
^(18)F-FDG PET/CT显像对胃淋巴瘤与胃癌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胃淋巴瘤与胃癌中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0月至2021年09月经病理证实的48例胃淋巴瘤患者及6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胃部病灶的位置、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_(max))、血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血糖类抗原199(glucose antigen 199,CA199)的结果以及胃外组织侵犯的情况。统计学分析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胃淋巴瘤组与胃癌组患者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胃淋巴瘤组患者平均年龄较胃癌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淋巴瘤组病灶发生在贲门的比例明显低于胃癌组,发生在胃底、胃体的比例明显高于胃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淋巴瘤组与胃癌组病灶发生在胃窦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淋巴瘤组SUV_(max)平均值明显高于胃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_(max)诊断临界值为9.55,约登指数为0.562,鉴别诊断的敏感性为72.9%,特异性为83.3%。胃淋巴瘤组血CEA及CA199升高比例较胃癌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淋巴瘤组对脾脏、肠道及胰腺侵犯率明显高于胃癌组,肝脏侵犯率低于胃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8)F-FDG PET/CT检查在鉴别胃淋巴瘤与胃癌中有重要价值,可辅助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谯凤徐慧琴苏晓雨薛杨央何延辉
关键词:胃淋巴瘤胃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体验式教学在核医学临床见习课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核医学临床见习课对于学生将医学理论知识向临床实际应用方面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核医学见习课体验式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设计不同工作场景,让学生通过扮演"医生""患者""教师""学生"等不同角色来亲身体验临床诊疗活动。体验式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加医患沟通技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罗家伦徐慧琴何延辉薛杨央赵学峰
关键词:临床核医学体验式教学临床见习课
^(18)F-FDG PET/CT显像在评价不同病理亚型淋巴瘤疗效方面的价值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不同病理亚型淋巴瘤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我科近4年来治疗前后均行PET/CT检查的淋巴瘤患者资料,同时根据自愿原则随机选取治疗前已行PET/CT检查的淋巴瘤患者,于治疗2~4个疗程后再次行PET/CT检查。回顾性分析并比较43例不同病理亚型淋巴瘤病灶(包括淋巴结病灶和结外灶)治疗前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滞留指数(RI)和治疗后的SUVmax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病例随访至少3个月。结果治疗前霍奇金淋巴瘤(HL)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病灶间平均SUVmax比较及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不同病理亚型的NHL淋巴瘤病灶平均SUVmax及RI与NHL的侵袭性呈正相关性,与淋巴瘤的分期无明显相关;治疗后43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23例,部分缓解16例,疾病稳定状态1例,复发或进展3例。治疗前后淋巴瘤病灶的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后病灶平均SUVmax及RI的比较分析能有效评价疗效、判断预后,并为进一步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帮助和指导。
何延辉徐慧琴汪会余文静赵学峰余永强
关键词:淋巴瘤F-FDGPET/CTSUVMAX
18F-FDG PET/CT对兔VX2肺移植瘤三维适形放疗早期疗效的评价
汪会徐慧琴赵学峰何延辉岳峤唐虹肖亮
^(18)F-FDG PET/CT评价兔VX2肺移植瘤三维适形放疗的早期疗效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兔VX2肺移植瘤模型三维适形放疗过程中的18F-FDG PET/CT显像特点,探讨18F-FDG PET/CT评估肿瘤放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建立16只兔VX2肺移植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放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只,分别于三维适形放疗累积剂量达06、、121、8 Gy时行18F-FDG PET/CT检查,采集不同时期两组模型兔肺部肿瘤延迟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侧正常肺组织SUVmax及两者的比值(T/L),观察两组模型兔T/L及肿瘤体积变化情况;放疗结束后,取出两组模型兔肺部肿瘤,常规HE染色。结果放疗组模型兔累积照射剂量达0、6、12、18 Gy时,T/L分别为(8.447±1.488)(、9.344±1.342)、(7.143±1.307)(、6.221±1.066),各时间点依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79、5.010、5.984,P均<0.05),而对照组相应时间T/L逐渐升高,分别为(8.428±1.705)(、9.610±1.282)(、10.402±1.283)(、11.586±1.627),各时间点依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60、3.2252、.611,均P<0.05);两组模型兔肺部肿瘤体积均有增长,累积剂量达6、12、18 Gy组间分别比较,差异用统计学意义(t=2.7425、.225、6.824,均P<0.05),放疗组肿瘤体积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HE染色示放疗组肿瘤组织内大片糜烂坏死,对照组肿瘤组织内坏死灶不明显。结论兔VX2肺移植瘤三维适形放疗过程中行18F-FDGPET/CT显像动态观察,T/L短期内显著降低,可在CT形态学改变之前评估放疗早期疗效。
汪会徐慧琴赵学峰何延辉岳峤唐虹肖亮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脱氧葡萄糖
唾液腺显像评估腮腺分泌功能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核医学显像、抗核抗体和唾液腺流量诊断干燥综合征的准确性。方法回顾2008年9月至2009年4月间10例唾液腺显像,以临床诊断为标准,比较核医学显像、抗核抗体和唾液腺流量诊断干燥综合征的准确性。结果10名患者唾液腺显像阳性4例,阴性6例,临床诊断干燥综合征5例,假阴性2例、假阳性1例,诊断符合率70%。考虑干燥综合征早期改变因素后,诊断符合率高达90%。10名患者中3人接受了唾液腺流量和泪腺流量检查,其检查结果与SPECT检查结果一致,最终均被诊断为干燥综合征。抗核抗体阳性6例,阴性4例,假阴性1例,假阳性2例,诊断准确率70%。结论唾液腺99mTcO4-动态显像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其方便、无创的优点便于在临床推广。
何延辉司宏伟徐慧琴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
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与介入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在冠心病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冠心病的可疑患者,行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部分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前后进行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检查对比。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采用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图像采集系统,腺苷总量为840μg/kg静脉泵入,3 min后静脉推注99mTc-MBI925 MBq,90 min后进行心肌断层显像,如果发现心肌显像异常,次日再行静息心肌显像。结果134例冠心病患者,年龄21~85(63.3±14.8)岁,男90例,女44例,进行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109例提示有心肌缺血现象,25例正常,诊断阳性率达81.3%。12例患者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有冠脉狭窄的患者行PCI,前后复查腺苷心肌核素显像,介入后心肌核素血流灌注较介入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在冠心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同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疗效评价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解玉泉王邦宁陈大年何延辉徐慧琴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放射性核素显像腺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