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浩

作品数:446 被引量:4,136H指数:3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1篇期刊文章
  • 52篇专利
  • 39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6篇农业科学
  • 15篇水利工程
  • 9篇经济管理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27篇土壤
  • 72篇水分
  • 72篇小麦
  • 57篇苹果
  • 55篇玉米
  • 48篇冬小麦
  • 46篇果树
  • 43篇腐烂
  • 43篇腐烂病
  • 42篇土壤水
  • 41篇苹果树
  • 41篇苹果树腐烂
  • 41篇苹果树腐烂病
  • 41篇果树腐烂病
  • 37篇秸秆
  • 36篇利用效率
  • 34篇病菌
  • 33篇水分利用
  • 33篇灌溉
  • 32篇黄土高原

机构

  • 404篇西北农林科技...
  • 195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中国科学院研...
  • 9篇扬州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陕西省气象局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甘肃农业大学
  • 5篇山西农业大学
  • 4篇河南省农业科...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陕西省杂交油...
  • 3篇中国电建集团...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郑州师范学院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宝鸡职业技术...
  • 2篇淮河水利委员...
  • 2篇武威职业学院

作者

  • 440篇冯浩
  • 142篇吴普特
  • 64篇黄丽丽
  • 50篇赵西宁
  • 43篇吴淑芳
  • 31篇何建强
  • 28篇汪有科
  • 27篇杜健
  • 25篇董勤各
  • 25篇牛文全
  • 22篇张体彬
  • 21篇韩文霆
  • 19篇高小宁
  • 18篇高建恩
  • 17篇李毅
  • 16篇杜璇
  • 16篇范兴科
  • 14篇李卓
  • 14篇王万忠
  • 12篇许晓平

传媒

  • 36篇农业工程学报
  • 31篇水土保持学报
  • 28篇农业机械学报
  • 24篇干旱地区农业...
  • 19篇灌溉排水学报
  • 13篇中国水土保持...
  • 12篇节水灌溉
  • 11篇水土保持研究
  • 9篇水土保持通报
  • 8篇西北农业学报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7篇植物营养与肥...
  • 7篇土壤学报
  • 7篇中国农学通报
  • 7篇2004年中...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西北林学院学...
  • 5篇植物病理学报
  • 4篇中国生态农业...
  • 4篇中国果树

年份

  • 2篇2024
  • 25篇2023
  • 25篇2022
  • 22篇2021
  • 24篇2020
  • 18篇2019
  • 24篇2018
  • 31篇2017
  • 21篇2016
  • 19篇2015
  • 15篇2014
  • 13篇2013
  • 12篇2012
  • 13篇2011
  • 20篇2010
  • 33篇2009
  • 13篇2008
  • 27篇2007
  • 11篇2006
  • 24篇2005
4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旱作覆膜玉米生长和水分利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7
2020年
基于3a连续冬小麦-夏玉米覆膜轮作试验校准和验证AquaCrop模型的适用性,模拟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分析了覆膜措施对气候变化的应对效果。结果表明:关中地区(以武功、宝鸡和西安地区为例)年平均温度呈逐年递增趋势,温度增加幅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宝鸡、西安和武功,增温速率分别为0.20、0.12℃·10a^-1和0.09℃·10a^-1;降雨量呈逐年递减趋势,减少幅度大小依次为西安、宝鸡和武功,减小量分别为3.59、3.23 mm·10a^-1和2.64 mm·10a^-1。AquaCrop模型在关中地区表现出了良好的适用性,可以较好地模拟连续覆膜条件下作物的产量指标、水分利用和生长的动态变化,冠层覆盖度模拟值和实测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RMSE)介于1.1%~15.3%,生物量模拟值和实测值之间的RMSE介于0.626~2.540 t·hm^-2,土壤贮水量模拟值和实测值之间的RMSE介于12.6~47.4 mm。模拟研究表明,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气温不断升高,武功、宝鸡和西安地区的夏玉米生育期均呈逐年缩短趋势,特别是1980s以来,减少幅度达2.76、4.82 d·10a^-1和5.94 d·10a^-1;在不同的降水年型下,覆膜处理产量均高于裸地处理,且其变异系数较小;在干旱气候条件下,覆膜处理依然可以获得一定的籽粒产量,与裸地处理相比,覆膜处理表现出了较好的稳产效应。同时,覆膜处理有效减少了玉米苗期土壤表层蒸发(平均减少7.6 mm),从而在土壤中保蓄更多的降雨;覆膜处理虽然增加了土壤耗水量,但其通过保蓄土壤水分,稳定作物产量,有效提高了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因此,关中地区旱作覆膜可以有效适应当地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应对干旱气候,具有较好的增产稳产效应。
董文俊刘健峰丁奠元陈紫薇李悦李悦王乃江
关键词:蒸发蒸腾
旱区垄膜沟灌不同灌水量对土壤水盐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为了研究垄膜沟灌系统下不同灌水量对河套灌区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及春玉米生长特性的影响,于2019年4—10月在河套灌区曙光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通过布设5个典型灌水量(T1,200 mm;T2,275 mm;T3,350 mm;T4,425 mm;T5,500 mm),深入研究垄膜沟灌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其对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尝试寻求轻度盐渍化农田的垄膜沟灌适宜灌水量。结果表明:T4与T5处理0—12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接近,T5处理的玉米耗水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1~T5处理垄上平均储盐量分别为48.37,26.84,19.34,21.38,22.79 t/hm^(2)。T1、T2和T5处理垄体储盐量较播种前分别增加27.33,1.54,5.88 t/hm^(2),T3和T4分别减少10.04,3.42 t/hm^(2),积盐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V”形变化;200,275 mm灌水量下土壤严重缺水,储盐量高,350 mm处理的土壤水盐环境适宜,WUE最高,且产量与T4和T5处理无显著差异,425,500 mm的深层渗漏大,积盐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因此,在引黄水量减少前提下,河套灌区使用垄膜沟灌350 mm的灌水量可达到节水控盐增产的目标。
罗帅冯浩李成舒方瑜董勤各
关键词:土壤盐渍化春玉米
我国供水量与用水结构发展态势分析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我国供水量与用水结构的分析,指出近期我国总供水量将基本维持在5 600亿m3,不会有过大的增长;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发展的影响,我国农业用水总量将基本控制在4 00...
吴普特冯浩牛文全
关键词:水资源供水量用水结构农业用水节水
文献传递
基于文献计量的农业节水领域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农业节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热点。为了能够在总体上把握国际有关农业节水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源,对1992-2019年发表的农业节水技术相关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①农业节水技术研究发展迅速,国际尤其是中国在该领域发文量均呈现快速增加趋势。②农业节水技术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领域,但其载文期刊分布相对集中。③西班牙在农业节水技术研究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论文数量和质量均较高。中国和美国发文量分居第一和第二位,但论文篇均被引频次较低。西班牙高等科研理事会(CSIC)在该领域表现突出,论文数量和质量均最高。中国4所机构发文量进入世界前10位,分别是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河海大学,但4所机构发文质量均有待进一步提升。④灌溉方式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滴灌、喷灌、分根交替灌溉和加肥灌溉等。关于农业节水技术增产、增效机制方面的研究也是研究的热点,包括对碳氮代谢、水氮互作、植物激素等方面的研究。环境温度、温室气体排放等也是研究的热点。由此可以看出,有关农业节水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属于研究热点方向,中国在该领域的整体表现突出,但是需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在该领域的影响力。
顾丹丹董勤各李雅雷会珠冯浩
关键词:节水灌溉农业
聚丙烯酰胺减少土壤养分的淋溶损失研究被引量:51
2005年
采用室内人工土柱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在模拟耕层土壤中施加聚丙烯酰胺(PAM)后,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N、P、K的淋溶损失状况。结果表明,经PAM处理后的土壤淋溶液中NO-3、PO-4和K+浓度均低于对照,其浓度分别较对照平均减少了约45.55%、49.37%和70.24%。PAM处理后,土壤淋溶液中全N、全P、全K的累积含量均低于对照,且随PAM浓度的增加其累积含量呈下降趋势。
员学锋汪有科吴普特冯浩
关键词:P累积量
关于节水灌溉若干问题的思考
根据中国目前节水灌溉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对节水灌溉概念、地面灌溉水技术与现代灌溉技术,农业节潜力,节水灌溉设备研制与产业化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
吴普特冯浩范兴科
关键词:节水灌溉地面灌溉技术节水灌溉设备
文献传递
土壤砂砾覆盖对入渗和蒸发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8年
砂砾覆盖能防止土壤表面受到雨滴侵蚀,切断土壤的毛细管作用,从而对土壤入渗和蒸发规律产生影响。介绍了国内外砂砾覆盖对入渗和蒸发规律影响的研究成果,现有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入渗与砾石覆盖度之间既有正相关关系,又有负相关关系,入渗不仅与砂砾粒径有关,还与砂砾在土壤表面所处的位置有关;砂砾覆盖能够抑制蒸发,抑制效果与砂砾粒径大小、颜色和厚度等有关。另外,一些国外学者通过定量化模型描述了砂砾覆盖条件下入渗和蒸发规律,但这些定量化模型还是最基本的简化模型,主要偏重于理论说明,直接应用于实践还存在一些问题。
关红杰冯浩吴普特
关键词:入渗蒸发入渗量
陕西关中地区苹果褐斑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揭示苹果褐斑病菌(Diplocarpon mali)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通过ISSR-PCR扩增,对分离自陕西省关中平原7个县(区)的64个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陕西关中地区苹果褐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丰富,不同县(区)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渭南市白水县病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咸阳市乾县相对较低。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不同,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内;不同地区群体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基因交流,其中关中中部群体的基因交流更广泛;关中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之间的群体也存在基因交流,其中东部和西部之间群体的基因交流更频繁。NTsys聚类结果表明,种群之间的遗传亲缘关系与分离株的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宋艳艳谢士昌高小宁冯浩黄丽丽韩青梅
关键词:ISSR标记
我国灌溉、施肥发展现状与粮食生产问题之讨论
我国有效灌溉面积和化肥施用量基本上分别以每年1%和6%的速度稳定增加,但近几年却出现了粮食总产和单产徘徊且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分析认为这是由于粮食作物竞争力小于经济作物,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对粮田投入下降所导致的。在对未来...
冯浩吴普特
关键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施肥量粮食安全
文献传递
浅论黄土高原集雨补灌农业的地位与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是制约黄土高原经济发展的两大瓶颈性因素.集雨补灌农业作为雨水利用的更高发展阶段,更加强调了从时间和空间2个方面对有限雨水资源实施主动调控与利用.大量研究与实践证明,集雨补灌农业不仅是黄土高原不可缺少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也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黄土高原旱地农业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模式和战略性措施,是对旱地农业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另外,具有工程化、科技化、规模化内涵的集雨补灌农业也已经成为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黄土高原集雨补灌农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将会持续深入,其技术发展更加依赖于高新技术的支撑与应用.
赵西宁吴普特冯浩汪有科
关键词:黄土高原集雨补灌水土保持旱地农业
共4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