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普特

作品数:671 被引量:6,076H指数:4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8篇期刊文章
  • 183篇专利
  • 61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 2篇标准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3篇农业科学
  • 47篇水利工程
  • 20篇经济管理
  • 18篇建筑科学
  • 16篇天文地球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文化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化学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7篇土壤
  • 94篇灌溉
  • 70篇滴灌
  • 69篇灌水
  • 59篇水分
  • 51篇灌水器
  • 48篇农业
  • 46篇喷灌
  • 46篇黄土高原
  • 45篇土壤水
  • 45篇节水
  • 44篇作物
  • 43篇降雨
  • 38篇水资源
  • 35篇干旱
  • 34篇陶瓷
  • 32篇旱地
  • 31篇半干旱
  • 30篇干旱地区
  • 28篇天然降雨

机构

  • 599篇西北农林科技...
  • 187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河南省农业科...
  • 7篇中国矿业大学...
  • 6篇山西农业大学
  • 5篇武汉大学
  • 5篇中国水利水电...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兰州大学
  • 4篇长安大学
  • 4篇石河子大学
  • 4篇美国农业部
  • 3篇河海大学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杨凌职业技术...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青海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锡林郭勒盟水...

作者

  • 665篇吴普特
  • 145篇赵西宁
  • 142篇冯浩
  • 107篇朱德兰
  • 93篇张林
  • 64篇牛文全
  • 64篇汪有科
  • 62篇范兴科
  • 51篇高建恩
  • 40篇王玉宝
  • 37篇蔡耀辉
  • 36篇韩文霆
  • 30篇高晓东
  • 26篇杜健
  • 26篇樊恒辉
  • 23篇葛茂生
  • 19篇陈俊英
  • 19篇周伟
  • 18篇朱金福
  • 17篇吴淑芳

传媒

  • 61篇农业工程学报
  • 40篇灌溉排水学报
  • 30篇农业机械学报
  • 27篇水土保持研究
  • 25篇干旱地区农业...
  • 20篇排灌机械工程...
  • 17篇中国水土保持...
  • 14篇节水灌溉
  • 13篇水土保持学报
  • 13篇水土保持通报
  • 9篇水利学报
  • 9篇西北农林科技...
  • 9篇2004年中...
  • 8篇应用生态学报
  • 8篇2005年中...
  • 7篇自然资源学报
  • 6篇中国生态农业...
  • 6篇土壤学报
  • 5篇中国农业科技...
  • 5篇中国高等教育

年份

  • 18篇2023
  • 16篇2022
  • 13篇2021
  • 16篇2020
  • 15篇2019
  • 7篇2018
  • 19篇2017
  • 29篇2016
  • 35篇2015
  • 21篇2014
  • 36篇2013
  • 31篇2012
  • 29篇2011
  • 45篇2010
  • 62篇2009
  • 32篇2008
  • 43篇2007
  • 42篇2006
  • 50篇2005
  • 37篇2004
6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微孔陶瓷灌水器的自动化生产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孔陶瓷灌水器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工作台,在工作台的上部为限位滑轨钢结构,限位滑轨钢结构为承重、固定部件,其中含有滑轨、模压平台、固模平台、脱芯平台、限位开关等部件,整体为钢结构;核心为微孔陶瓷灌水...
吴普特周伟蔡耀辉张林赵笑姚春萍吴战新
文献传递
多点源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24
2012年
为了指导密植作物的滴灌系统合理设计,通过室内物理试验模拟了多点源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过程,重点研究了不同滴头流量下交汇湿润体内的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分布规律.多点源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遵循先点源入渗、再湿润锋交汇和最后形成湿润带的规律.灌水结束时,土壤水分分布呈现湿润体上部复杂、下部相对简单的特征.湿润体上部,在滴头下方存在土壤含水率相对较高的区域,2个滴头之间近地表处存在土壤含水率相对较低的区域;湿润体下部同一深度土层上的含水率有趋于一致的趋势.灌水结束后,由于土壤水分再分布,同一深度土层上含水率差异逐渐减小.灌水量相同条件下,灌水结束时,滴头流量小的入渗深度较大,湿润体内土壤平均含水率较低;灌水结束后,受土壤水分再分配的作用,不同滴头流量下入渗深度的差异较灌水结束时有所减小.
张林吴普特朱德兰范兴科
关键词:土壤水分运动滴灌滴头流量土壤含水率
一种山地、坡地枣树园林的施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地、坡地枣树园林的施肥方法,该方法在山地、坡地的枣树园林的蓄水池边,修建一个液化肥池或溶肥罐,该液化肥池或溶肥罐的底部高于蓄水池水面10cm~100cm,液化肥池或溶肥罐装有输肥管,在距离液化肥池或溶肥...
吴普特汪有科徐福利辛小桂马理辉
文献传递
一种秸秆木炭制备的土壤扩蓄增容剂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木炭制备的土壤扩蓄增容剂,制得的该土壤扩蓄增容剂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秸秆木炭:10%、粘土:25%~30%、磷酸二氢钾:10%~20%、磷酸二铵:15%~20%、油菜渣:10%~15%、尿素...
冯浩吴普特杜健赵西宁杜璇张燕许晓平李卓洪小强张月丽胡森李瑛
文献传递
一种坡地集流面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符合旱区坡地实际、实用高效、便于施工,且价格低廉的新型坡地集流面的制备方法。利用化学土体固化作用,在不采用水泥、砂,石等原料的前提下,在坡地土壤表面形成一种微透水或不透水的致密土层,将其做为坡地集流面,从...
吴普特高建恩岳宝荣冯浩范兴科牛文全汪有科李少斌戚鹏田照明
文献传递
一种秸秆木炭制备的土壤扩蓄增容剂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木炭制备的土壤扩蓄增容剂,制得的该土壤扩蓄增容剂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秸秆木炭:10%、粘土:25%~30%、磷酸二氢钾:10%~20%、磷酸二铵:15%~20%、油菜渣:10%~15%、尿素...
冯浩吴普特杜健赵西宁杜璇张燕许晓平李卓洪小强张月丽胡森李瑛
文献传递
一种微孔陶瓷压力补偿式滴灌灌水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孔陶瓷压力补偿式滴灌灌水器,包括基座,基座内部设置有空腔,基座顶部可拆卸地设置有扣装在基座上的腔壳,腔壳上设置有进水孔,基座上设置有与进水孔同轴心线的出水孔,进水孔与出水孔之间的空腔中设置有渗水片,渗水...
李向明吴普特朱德兰蔡耀辉
文献传递
基于GIS的区域雨水资源化潜力评价模型研究
雨水资源化潜力的定量评价对于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决策、规划设计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结合影响区域雨水资源化潜力的各个因子,分析该区的自然特征和人为影响因素特征,确定进行区域雨水资源化潜力定量评价...
赵西宁冯浩吴普特王万忠
关键词:GIS技术水资源开发
县域生态服务价值对生态建设的响应
基于“3S”技术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以及社会经济统计年鉴资料,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经济学的方法,探讨了榆林南六县1969-2005 年生态建设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79-200...
成六三李妍均吴普特赵西宁
关键词:土地利用人均粮食占有量陕北黄土高原
免耕条件下秸秆覆盖保墒灌溉的土壤水、热及作物效应研究被引量:81
2006年
该文从目前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起来的较为成熟的保墒技术得到启迪,提出了“保墒灌溉”这一新理念。重点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免耕条件下秸秆覆盖保墒灌溉的农田效应。结果表明,覆盖处理0~50cm土壤含水率明显高于对照,地表温度日变化趋势缓和,日最高最低温度差为12.43℃,而对照则高达50.03℃。覆盖处理耕层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分别是对照的1.63倍、1.68倍和1.07倍,玉米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相对于覆盖处理和对照本身而言,各指标均有随灌水量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覆盖处理后,玉米的光合作用速率、蒸腾速率等均大于对照,但是单叶水分利用效率却相差不大。玉米产量随灌溉水量的增加较对照平均增加22.16%、20.28%和12.75%,且基本随灌溉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员学锋吴普特汪有科徐福利
关键词:免耕秸秆覆盖保墒灌溉
共6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