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及血脂水平对脑卒中发病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D-二聚体及血脂水平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分别检测40例健康体检者和80例脑卒中患者发病时血浆Hcy、D-二聚体和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脑卒中组血浆Hcy、D-二聚体、TC、TG、LDL-c及LDL-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升高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脑卒中患者D-二聚体、TC、TG、LDL-c及LDL-v水平均增高,对预防和治疗脑卒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张克明职心乐刘欢黄国伟
- 关键词:HCYD-二聚体脑卒中
- 王耀光从虚实辨治泌尿系感染经验被引量:1
- 2023年
- 泌尿系感染是临床常见的一类以发热、腰痛或腹痛、尿频、尿急、尿痛等为主的感染性疾病。王耀光教授在治疗泌尿系感染时重视病程、症状与病势之间的关系及津液的运行,以实则清利、虚则温补为原则,用药强调利水渗湿。该文介绍王耀光教授从虚实辨治泌尿系感染经验。
- 刘欢王钰涵张婧王耀光
- 关键词:泌尿系感染淋证虚实
- “疏利少阳三焦”治疗肾脏病学术思想传承与发展被引量:1
- 2023年
- 基于对“少阳主枢”“三焦气化”理论的溯源与思考,探讨“疏利少阳三焦”学术思想内涵,总结“疏利少阳法”的确立及临床实践进展,并结合“三焦辨证”理论拓展“少阳三焦”的含义,临证以“疏利三焦法”“疏利三焦针法”辨治肾脏病,关注疾病的传变规律,以期为中医药在肾脏病辨证体系中的传承与发展寻找新的思路与方法。
- 王钰涵杨思齐祝昌昊刘欢张婧赵晰王耀光黄文政
- 关键词:三焦肾脏病
- 基于“肾主气化”理论探讨经方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临床运用被引量:7
- 2023年
- “肾主气化”的含义涵盖了肾的生理功能,涉及相火敷布、水液代谢、气机升降多个生理环节及肺、脾、胃、三焦、膀胱等多个脏腑,是中医学气化理论的高度概括。文章从“肾主气化”的角度,分析了其与“三焦气化”“膀胱气化”的关系,认为“肾失气化”是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指出“肾失气化”与慢性肾脏病病理演变的内在联系。基于“肾主气化”理论,探讨《伤寒杂病论》中经方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并提出温利结合,疏利三焦法以恢复“肾主气化”功能是改善慢性肾脏病的有效策略。
- 王钰涵刘欢祝昌昊杨思齐张婧王耀光
- 关键词:经方慢性肾脏病
- 基于“温肾化气、泄浊活血”探讨慢性肾衰竭的辨治
- 2024年
- 慢性肾衰竭(CRF)是多种肾脏疾病发展后期引起的肾功能部分甚至全部丧失的一种病理状态,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肾失气化、浊毒内蕴、瘀血阻络”的病机特点。笔者团队基于“温肾化气法治疗肾脏病”的学术观点及近年的临床研究成果,提出了从“温肾化气、泄浊活血”理念论治CRF的辨治思想。文章着眼温肾化气法的理论研究,阐述CRF肾失气化下的发病机制,团队认为“温肾化气”是治疗本病的总治则,“泄浊解毒、活血化瘀”为祛邪关键,以“温肾化气、泄浊活血”方法治疗CRF,可收获良效。举临证验案两则,以期为临床提供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诊疗思路。
- 李蔓赵晰周伟刘欢王耀光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
- 基于三焦网络学说总结叶类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由各种原发、继发等复杂因素导致的,以肾脏形态或功能损伤为表现,病情复杂、病程迁延难愈的疾病,现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现阶段西医治疗手段较为单一,中医治疗的手段丰富,疗效较为显著。三焦网络学说是全国名中医黄文政教授三焦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而叶作为植物类中药的重要药用部位之一,具有行气则可利水、行血且散血、升清助降浊、温肾而不燥烈等特征,临床在治疗慢性肾脏病之中常加以运用。文章以三焦网络学说为框架,对叶类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应用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提供借鉴。
- 刘欢王钰涵张婧张婧王耀光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 王耀光防治慢性肾脏病伴胃肠道症状临床思维探讨
- 2023年
- 慢性肾脏病(CKD)全球患病率为9.1%,既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直接原因,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胃肠道症状(GISs)作为CKD终末阶段常见并发症,早期干预对维持机体营养物质需要,减少机体代谢产物蓄积,保护残余肾功能有重要意义。王耀光教授认为,辨治慢性肾脏病伴胃肠道症状时需重视肾与脾胃相辅相成的关系,针对胃肠道症状,应灵活运用急则治标的原则,提出了“轻可去实、以通为补”的治法。结合临证经验,王教授认为,缓解胃肠道症状是延缓肾功能恶化的重要一环,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王钰涵张婧杨思齐刘欢王耀光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胃肠道症状临床思维
- 浅析“温肾化气”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五藏皆有气化,而肾为气化之根,依靠肾阳的温煦和推动,肾阳不温则肾之气化失司,五藏乃至全身气化失常,如慢性肾脏病的发病,常为气化失司,出现以水肿、小便不利、全身乏力等阴气偏盛的表现,故提出温肾化气法,顺应肾的生理功能,强调温肾与滋肾并举,审证求因、审证求机,补虚与泄实灵活使用,并发展出了温肾通淋、温肾定志、温肾固涩、温肾益精等治法,为丰富温法这一基本治法在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 刘欢王钰涵杨思齐张婧张婧王耀光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