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建庄

作品数:13 被引量:80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肌
  • 4篇血管
  • 3篇动脉
  • 3篇心病
  • 3篇心血管
  • 3篇血压
  • 3篇住院
  • 3篇住院患者
  • 3篇高血压
  • 3篇梗死
  • 3篇冠心病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代谢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心血管内科
  • 2篇心脏
  • 2篇衰竭
  • 2篇糖代谢

机构

  • 13篇西安市第一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3篇吕建庄
  • 4篇张敏娟
  • 3篇郝春媛
  • 2篇李霞
  • 2篇刘红娟
  • 2篇郑燕君
  • 2篇孟祥云
  • 1篇宋庆刚
  • 1篇张小利
  • 1篇朱永宏
  • 1篇赵清波
  • 1篇郭瑄

传媒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沙库巴曲缬沙坦和依那普利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标志物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和依那普利对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以及心血管标志物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环磷酸鸟苷(cGMP)的影响,比较患者两类药物获益的差异。方法入组左心室射血分数≤40%并存在心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者,以血流动力学、收缩压及用药史作为筛选指标,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73例,随机分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43例和依那普利治疗组31例,持续用药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心输出量(CO),同时在1周,4周,8周四个时间点进行血样和尿样收集,并检测血液hs-cTnT,NT-proBNP和尿液中的cGMP。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功能及三类心血管标志物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沙库巴曲缬沙坦或依那普利治疗8周后,LVEF和CO均显著性增高(P<0.05),同时LVEDD显著性缩小(P<0.05)。与依那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中LVEF和CO的增长及LVEDD的下降更显著(P<0.05)。在心血管标志物上,两个治疗组的hs-TnT均呈显著性降低趋势,直到第4周时在两个治疗组间出现统计学差异,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显著性高于依那普利组(P<0.05),且这种差异一直维持到第8周。NT-proBNP在两个治疗组均呈现显著性下降的趋势,两组间在第1周时开始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且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在第4周前的下降效率显著性超过依那普利治疗组。对于尿cGMP,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的水平持续性升高,在第1周时达到高峰,此后缓慢下降,而依那普利治疗组的尿cGMP一直低于基线水平。两个处理组之间从第1周到第8周,尿cGMP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与依那普利治疗组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显著性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
郝春媛李霞张芙蓉刘红娟吕建庄李同华葛兴利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依那普利N末端脑钠肽前体环磷酸鸟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防治被引量:2
2010年
郑燕君吕建庄葛兴利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24例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急性脑梗死与心血管疾病有着共同的病因及发病基础,因此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急性脑梗死的风险较大。急性脑梗死因发病急,致残率高,在心内科住院的患者及家属对此没有充分的认识,是常常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4年6月,住院患者中共发生急性脑梗死24例,现分析如下。
吕建庄葛兴利郝春媛刘红娟
关键词:心脏病住院病人脑梗死
不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联合叶酸治疗老年轻中度H型高血压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比较不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联合叶酸治疗老年轻中度H型(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Ⅰ级~Ⅱ级高血压病人165例,将所有病人随机分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组(n=55)、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组(n=55)及非洛地平缓释片组(n=55)。各组均联合叶酸治疗4周;监测血压,于试验开始前和治疗4周时测定所有病人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3组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病人较其他两组病人的收缩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经治疗4周后血浆Hcy及MDA水平明显下降,SOD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ET-1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与其他两组相比,血浆Hcy、ET-1及MDA水平显著下降,NO及SOD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Ca^(2+)通道阻滞剂联合叶酸均可用于降低老年轻中度H型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和血浆Hcy水平,但以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叶酸的效果更为显著,临床上应优先选择使用。
张敏娟吕建庄葛兴利
关键词:H型高血压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叶酸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和高血压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了解冠心病、高血压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状况。方法:对符合冠心病、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心内科住院患者连续入选,共497例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总的糖代谢异常率60.6%。糖尿病患病率为24.4%,糖调节受损患病率为36.2%。糖调节受损中绝大多数(96.1%)为单纯糖耐量受损。冠心病伴高血压时,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单纯冠心病。结论:冠心病、高血压住院患者半数以上并发糖代谢异常,两病并存时糖代谢异常明显升高。
孟祥云吕建庄赵清波朱永宏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冠心病危险因素197例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冠心病(CHD)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发生冠状循环障碍,引起心肌氧供需之间失衡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已升为首位。目前公认的CHD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脂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遗传等,
吕建庄张小利葛兴利
关键词:冠心病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状况。方法收集本病区2006年1月~2007年5月所有住院患者共620例,其中519例住院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判断糖代谢状况。结果心内科住院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为32.1%,糖调节受损患病率为37.9%,总的糖代谢异常患病率为70.1%,仅检测空腹血糖,而不进行OGTT,将有86.8%糖调节受损患者和62.2%糖尿病患者被漏诊。结论心内科住院患者中绝大多数合并糖代谢异常,部分群体需要通过OGTT试验,及时准确的发现糖代谢异常情况。因此有必要将OGTT列为心内科住院患者中尚未明确有糖尿病群体的常规检查项目。
吕建庄郑燕君郝春媛
关键词:心内科糖调节受损糖代谢异常患病率
急性心肌梗死34例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吕建庄宋庆刚葛兴利
关键词:误诊
钙通道阻滞剂单用或与ACEI联用治疗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钙通道阻滞剂单用或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联用治疗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西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共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分别采用钙通道阻滞剂单用和在此基础上与ACEI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肾脏功能指标水平、心肌缺血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和肾脏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钙通道阻滞剂单用,钙通道阻滞剂与ACEI联用治疗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保护肾脏功能,改善远期预后,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张敏娟吕建庄葛兴利
关键词:钙通道阻滞剂ACEI原发性高血压疗效
不典型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24例分析
2001年
吕建庄付步诠郭瑄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不典型症状心电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