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
- 作品数:12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脉冲冲洗结合术后自体血回输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在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术中脉冲冲洗联合术后自体血回输与单用术后自体血回输进行比较,分析对膝关节置换手术失血、凝血、炎症、血栓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术中脉冲冲洗联合术后自体血回输)和对照组(单用术后自体血回输),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总引流量及术前术后静脉血血红蛋白值,以及行异体血输血情况,检测对比不同时点两组的PT、APTT、TNF-α、IL-6、D-D值,并术后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总引流量及术前术后静脉血血红蛋白值,行异体血输血情况和术后的PT、APTT值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d1、d7的TNF-α、IL-6值,术后d4的D-D异常率以及下肢DVT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脉冲冲洗联合术后自体血回输,且较单用自体血回输未增加出血,对凝血功能无影响,可以减轻炎症、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可以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周智熊亚琼谢跃王黎明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脉冲自体血液回输白介素-6D-二聚体
- 低浓度硫化氢对类风湿性关节病变的软骨保护被引量:2
- 2014年
- 背景: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以关节滑膜病变、骨质侵蚀为主要特征,临床上的治疗仍然比较棘手。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病变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高浓度硫化氢干预组、低浓度硫化氢干预组。干预2,4周时,测量关节炎指数,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膝关节标本Ⅱ型胶原染色的平均吸光度值。结果与结论:从关节炎指数,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滑膜染色炎性浸润方面看,模型组以及硫化氢干预组均高于空白组,高浓度硫化氢干预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低浓度硫化氢干预组低于模型组(P<0.05)。在膝关节软骨Ⅱ型胶原染色的平均吸光度值方面,模型组以及2个硫化氢干预组均低于空白组,高浓度硫化氢干预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低浓度硫化氢干预组高于模型组(P<0.05)。结果可见硫化氢对类风湿关节炎症有调节作用,高浓度的硫化氢加重关节炎症及软骨降解,低浓度的硫化氢减轻关节炎症并对软骨有保护作用。
- 周智刘开祥谢跃王黎明
- 关键词:类风湿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滑膜
- 刀刺伤导致坐骨神经损伤合并假性动脉瘤一例被引量:1
- 2014年
- 患者男,20岁。因“刀刺致左大腿出血、疼痛伴左足感觉活动受限2h”收住我科就诊。患者刀捅伤左大腿后方,当即左大腿后方出血、疼痛,当地医院给予简单包扎后来我院,查体:血压90/45mmHg,脉搏110次/min,面色苍白,左大腿中上段后方正中可见长约3cm破口,已经加压包扎,左足麻木、下垂、不能背伸。诊断:创伤失血性休克;左大腿刀刺伤伴血管、神经损伤。
- 周智左文山谢跃
- 关键词:坐骨神经损伤刀刺伤假性动脉瘤创伤失血性休克加压包扎左大腿
- 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2
- 2017年
- 目的评价直接前方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需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行直接前方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实行标准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置换过程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假体位置、术后疼痛评分、术前术后血清肌酸激酶、置换后Harris评分、相关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数字评价分值、术后血清肌酸激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髋臼假体前倾角、外展角及股骨假体前倾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置换后3、6、12个月Harris平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接前方入路术式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创伤比较小,且患者术后假体位置良好,髋关节功能恢复相对较好。
- 周智谢跃王黎明
- 关键词: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HARRIS评分
- 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脉冲冲洗联合氨甲环酸的应用被引量:4
- 2020年
-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失血会影响患者的快速康复,诸多研究已证明氨甲环酸可减少围术期失血量,但也存在争议,尚无统一的观点。目的:探讨术中脉冲冲洗联合局部使用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失血、炎症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3例,其中男19例,女44例,年龄60-75岁,按照信封抽签法随机分2组:试验组32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术中采用脉冲冲洗联合氨甲环酸局部应用来止血;对照组31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术中采用常规冲洗联合氨甲环酸局部应用来止血。术后计算患者围术期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记录输血患者数和输血量;术后1,7 d时进行血清炎性因子与凝血功能检测;术后7 d时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是否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方案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试验组围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②试验组术后1,7 d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③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国际标准化比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④两组均无深静脉血栓形成;⑤结果表明与常规冲洗联合氨甲环酸局部使用组相比,术中脉冲冲洗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可显著降低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降低输血率,减轻膝关节置换后的炎症反应。
- 周智熊亚琼
- 关键词:关节置换假体植入物氨甲环酸脉冲
- 5-氟尿嘧啶联合大清止血膜预防肌腱粘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评价5-氟尿嘧啶联合大清止血膜预防肌腱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屈指肌腱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肌腱吻合术后局部应用5-氟尿嘧啶25 mg/ml浸泡的脑棉片贴合于肌腱修复部位的腱鞘滑膜面,然后用大清止血膜覆盖预防肌腱粘连;对照组常规肌腱吻合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观察2组术后4周和8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的变化,以及3个月行肌腱松解患者增生肌腱瘢痕组织TGF-β_1、MMP-9的比较。结果 80例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术后4周和8周观察组肌腱总主动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分别为205.05°±7.33°vs.185.10°±4.36°和257.20°±6.46°vs.201.30°±5.34°,P<0.05);3个月后观察组TGF-β_1和MMP-9低于对照组[(220±46)个/cm^2 vs.(372±81)个/cm^2和(11.96±1.45)mg/g vs.(11.91±1.60)mg/g,P<0.05]。结论5-氟尿嘧啶联合大清止血膜可应用于预防屈指肌腱损伤术后肌腱粘连且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周智左文山谢跃王黎明
- 关键词:5-氟尿嘧啶肌腱TGF-Β1MMP-9TGF-Β1MMP-9
- 经皮微创钢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Gustilo Ⅱ型胫腓骨骨折比较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PPO)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GustiloⅡ型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65例GustiloⅡ型胫腓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MIPPO组(33例)和外固定支架组(3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评价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MIPPO组与外固定支架组术中出血量、肿胀消退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MIPPO组较外固定支架组手术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愈合时间,MIPPO组较外固定支架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2%vs.21.9%,P>0.05),但MIPPO组中发生感染例数相对较多。末次随访MIPPO组优良率亦明显优于外固定支架(90.9%vs.78.1%,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GustiloⅡ型胫腓骨骨折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相对快,远期疗效佳,而外固定支架治疗感染的发生率低。
- 周智左文山谢跃王黎明
-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II型
- 脉冲冲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处理创面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脉冲冲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处理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四肢需行清创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脉冲冲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照组单纯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观察两组1周后创面细菌清除率、创面需再次清创率,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创面肉芽组织中TNF-α、IL-6、MMP-9、TIMP-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创面细菌清除率高,更换负压敷料率低,创面肉芽组织中TNF-α、IL-6、MMP-9、MMP-9/TIMP-1低(P均<0.05)。结论脉冲冲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处理创面疗效较好,且能够提高细菌的清除率,促进肉芽生长。
- 周智熊亚琼左文山谢跃王黎明
- 关键词:创面脉冲负压封闭引流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
- 术中脉冲冲洗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自体血回输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术中脉冲冲洗联合术后自体血回输,对膝关节置换手术凝血、炎症、血栓指标的影响,并与单用术后自体血回输的对照组进行比较。方法:选取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术中脉冲冲洗联合术后自体血回输)和对照组(单用术后自体血回输组),检测对比不同时点两组的PT、APTT、TNF-α、IL-6、D-D值,并术后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PT、APT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第1、7天的TNF-α、IL-6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第4天的D-D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下肢DVT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脉冲冲洗联合术后自体血回输对凝血功能无影响,且较单用自体血回输可以减轻炎症、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故对患者恢复有益。
- 周智熊亚琼谢跃王黎明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脉冲自体血液回输白介素-6
- 膝关节置换术中改良止血法结合富血小板血浆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采用富血小板血浆(PRP)减少出血、改善膝关节功能的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将60例符合选择标准的拟行人工TKA术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0例在应用改良止血方法关节置换后关节囊内局部喷撒术中制备的自体PRP和血凝酶(实验组),另30例应用改良止血方法关节置换后喷涂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和血凝酶(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均延迟12 h开放引流及相应功能锻炼。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软组织松解程度,术后第2天血常规,创腔引流量,计算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并比较术后切口炎性反应程度、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深部感染情况;最后比较直腿抬高时间、膝关节主动活动达90°的时间及术后7、15、90 d的关节活动度。结果实验组术后第2天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和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主动屈曲达90°的时间以及术后7、15 d实验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软组织松解程度及术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术后5 d切口炎性反应程度、DVT的发生率、深部感染发生率、直腿抬高时间、术后90 d随访两组关节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TKA术中使用PRP可减少失血量,利于创口愈合,加快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同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周智袁东堂谢跃王黎明
-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