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科
- 作品数:100 被引量:403H指数:12
- 供职机构: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重庆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蒸汽杀青对针形名优绿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2年
- 采用蒸汽杀青制作针形名优绿茶 ;初步探讨了蒸汽杀青对针形名优绿茶的色泽、香气、滋味的影响。结果表明 :蒸汽杀青的针形名优绿茶色泽优于对照锅炒杀青 ;香气属不同类型 ,前者属清香型 ,后者属栗香型 ;而滋味比对照略显苦涩。
- 袁林颖周正科高飞虎钟映富胡翔
- 关键词:针形名优绿茶制茶
- 早市名优茶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00年
- 名优茶的鲜叶原料必须选用发芽早的无性系良种。经三年试验研究 ,提出福鼎大白茶等七个早生、特早生茶树品种为当地适制品种。综合配套栽培措施包括实行年年轻修剪 ,3~ 4年一次深修剪 ,修剪在春茶采摘后进行 ,改传统的冬施为秋施基肥 ,追肥在开采前 30天左右施下 ;叶面肥在茶芽膨胀、芽叶开始萌动时喷施。塑料大棚茶园要保持棚内温、湿度稳定 ,土壤适时灌溉 ,补充二氧化碳、补充光照等。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实施 ,可促使春茶物候期提前 ,茶园提早 1 5~ 2 6天开采名优茶。
- 陆锦时吴全周正科李中林魏芳华
- 关键词:栽培技术施肥塑料大棚
- 一种针形绿茶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形绿茶的制备方法。它是将茶鲜叶原料通过选料、汽热杀青、初揉捻、复揉捻、做形、干燥至成品;其中做形为理条或/和搓条制成针形。本发明提供的针形绿茶外形紧直细秀,汤色清澈绿亮,香气鲜嫩高长,滋味鲜醇回甘,是形...
- 赵铸成狄化炤郑定贵周正科
- 文献传递
- 施用猪粪对油麦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应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施用猪粪对西南地区黄壤和紫色土中油麦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猪粪能显著提高油麦菜产量,且黄壤中油麦菜增产幅度大于紫色土;油麦菜中硝酸盐、氮磷钾含量与土壤类型及猪粪施用量密切相关,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制定的蔬菜中硝酸盐污染程度评价标准为依据,在紫色土对照(CK)及1倍猪粪(相当于施纯N 200 kg.hm-2)处理下油麦菜硝酸盐含量较低,符合一级标准(≤432 mg.kg-1,轻度污染);其他处理多超过二级标准(≤758 mg.kg-1,中度污染),但均未超过三级标准(≤1440 mg.kg-1,重度污染);黄壤中除化肥和8倍猪粪(相当于施纯N 1600 kg.hm-2)处理下油麦菜硝酸盐含量超过二级标准外,其他各处理均符合一级标准;黄壤和紫色土中表征磷素淋失风险的有效磷临界值分别为96.3和107.7 mg.kg-1.黄壤的猪粪环境安全容量较紫色土高.施用猪粪能显著提高两种土壤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
- 胡留杰刘剑飞廖敦秀聂敏谢永红张洪霞周正科肖和艾
- 关键词:紫色土黄壤油麦菜猪粪养分
- 颗粒茶新工艺技术研究——Ⅰ .影响颗粒的主要因素被引量:2
- 2002年
- 以春季末茶和夏秋季茶鲜叶为原料加工的颗粒茶色泽深绿油润,滋味醇和爽口,清香明显,汤色黄绿明亮。末茶的比例和锤切原料的含水量,是影响颗粒茶成粒率和颗粒紧结度的主要因素。随着末茶比例或含水量地增加,颗粒茶成粒率及颗粒紧结度均呈单峰曲线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茶鲜叶∶末茶为8∶2、锤切原料含水量为71%时,其颗粒的成粒率和紧结度最高,感官品质最好,加工时间较短。
- 李中林周正科袁林颖钟映富高飞虎
- 关键词:颗粒茶影响因素造粒工艺
- 木本植物的活体生长锥农杆菌转化法
- 本发明公开了木本植物的活体生长锥农杆菌转化法,包括农杆菌工程菌渗透转化液的配制、活体生长锥的转化接种、生长锥与农杆菌工程菌的共培养、抗性芽的筛选、抗性枝条的培养、转基因植株的鉴定等多个步骤;本发明突破了木本植物基因转化困...
- 姚永宏柴友荣李中林周正科吴全
- 文献传递
- 遮荫对茶鲜叶主要生化成份的影响被引量:22
- 2000年
- 夏秋季运用遮阳网技术对茶园进行适度遮荫,可使茶鲜叶中氨基酸含量增加、茶多酚含量及酚/氨比值降低。茶多酚含量7月最高,随遮光度增加而渐低;氨基酸含量随时间呈下降势,适度遮荫利于氨基酸的积累,遮荫过度氨基酸含量低于对照。
- 周正科
- 关键词:遮荫茶鲜叶氨基酸茶多酚
- 山地茶园水土流失控制综合技术研究
- 李中林吴全姚永红徐泽彭萍向太红邬秀红周正科高飞虎
- 茶树根系发达,通过合理的种植模式,可有效地保持坡地水土。传统的耕作方法,坡地茶园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该项目控明了重庆山地茶园土壤流失现状,通过复合种植,提高茶园覆盖度,提高坡地及等高种植茶园的保土能力;复合种植时,在重庆幼...
- 关键词:
- 关键词:茶园水土流失
- 针形名茶加工技术示范与推广
- 李中林吴全徐泽胡翔彭萍陈如寨吴啸何超群李伟薛红王世彪周正科钟应富高飞虎姚永宏刘素强
- “针形名茶加工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针对我市茶叶加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立项,研究了不同品种地域间针形名茶品质的差异性,并提出通过不同品种针形名茶的合理拼配,可以提高针形名茶的综合品质,同时,项目组进行“秋季针形名茶加工技术试...
- 关键词:
- 关键词:针形名茶
- 提高针形绿名茶色泽的技术要点被引量:6
- 2004年
- 钟映富林强袁林颖周正科
- 关键词:色泽茶树品种鲜叶摊放揉捻做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