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明
- 作品数:42 被引量:136H指数:7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 TEST1全自动分析仪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的应用
- 2005年
- 目的应用TEST1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并与ICSH参考方法(魏氏法)进行比较。方法收集EDTA-K2抗凝样本分别应用TEST1全自动分析仪和ICSH参考方法(魏氏法)进行ESR测定,比较两方法之间的相关性,以及TEST1全自动分析仪的精密度和正常人群的参考范围。结果TEST1全自动分析仪与ICSH参考方法(魏氏法)有很好的相关性(r=0.97,Y=1.09X+1.04),重复性好(CV≤7.5%),正常人群参考范围:男性≤10mm/h(118人,21~65岁),女性≤18mm/h(84人,23~60岁)。结论TEST1全自动分析仪是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测定ESR的新仪器。
- 宿振国陈佳荣周玉明董艳宋向芹王健
- 关键词:红细胞沉降率
- HIV衣壳蛋白P24与TRIM22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及共定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衣壳蛋白P24与三基序蛋白22(TRIM22)在HEK293T细胞中的共定位情况。方法以慢病毒载体p LP1为模板,通过PCR法扩增p24编码序列,克隆至p DsRed-Monomer-N1真核表达载体。经菌落PCR、双酶切及DNA测序进行鉴定。将p DsRed-Monomer-N1-p24与p EGFP-N3-TRIM22载体共同转染HEK293T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p24-DsRed-Monomer和TRIM22-EGFP的表达及共定位情况。结果经菌落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p DsRedMonomer-N1-p24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发现,p24-DsRed-Monomer和TRIM22-EGFP在HEK293T细胞中存在共定位关系。结论 HIV衣壳蛋白P24与TRIM22存在共定位。
- 孙大康安新业周玉明纪兵宋向芹徐殿红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衣壳蛋白P24共定位
- 血清CEA、CY21-1、NSE检测对原发性肺癌治疗后复发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3种标志物对原发性肺癌治疗后复发的诊断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5年26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CEA、CY21-1和NSE浓度变化。结果肺鳞癌CY21-1增高明显,肺腺癌CEA增加明显,小细胞肺癌NSE增加明显,联检阳性率比单项检查阳性率高。结论联合检测CEA、CY21-1、NSE对于诊断肺癌复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宋向芹彭新国周玉明安新业赵延婷
- 关键词:肺癌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IL-17和IL-22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 检测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i infection,RRTI)患儿血清IL-17和IL-22的表达特点,并探讨它们在RRTI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3月期间30例RRTI就诊患儿,分别在治疗前、恢复期采集外周静脉血,同时选取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血清中IL-17和IL-22水平,将患儿组治疗前、恢复期及对照组血清IL-17和IL-22测定数据进行两两比较,作相关分析.结果 ①RRTI患儿治疗前、恢复期及对照组血中IL-17水平分别为24.13±8.80 pg/ml,14.37±8.22 pg/ml和12.07±5.27 pg/ml,治疗前与对照组、恢复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81~6.4432,P值均〈0.01);IL-22在治疗前、恢复期及对照组水平分别为76.64±45.25 pg/ml,18.97±8.78 pg/ml和20.13±10.28 pg/ml,治疗前与恢复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69 1~6.941,P值均〈0.01);患儿组恢复期血清IL-17和IL-22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0 2,P值〉0.05;t=0.472 7,P值〉0.05).②患儿组治疗前血清IL-17和IL-22水平呈正相关(r=0.593 1,P值=0.000 6〈0.05).结论 RRTI患儿组治疗前血清IL-17 和IL-22 水平与恢复期、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且水平高低随病情轻重、病程而变化,提示IL-17 和IL-22参与了RRTI的发病过程,是判断RRTI患儿免疫状态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 周荣佼王金燕周玉明田春梅
- 关键词:IL-17IL-22反复呼吸道感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应用荧光PCR和培养联合检测解脲脲原体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提高解脲脲原体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方法:分泌物用荧光PCR和培养联合检测。结果:162例阳性标本中,荧光PCR和培养同时阳性138例;荧光PCR阳性、培养阴性8例;荧光PCR阴性、培养阳性16例。结论:应用荧光PCR和培养两种方法联合检测解脲脲原体,能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 韩兆东阮月芹周玉明吴伟陈佳荣孔祥华
- 关键词:荧光PCR解脲脲原体
- 红细胞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活化过程中对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 通过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液中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β的浓度,观察和分析红细胞在抗CD3单克隆抗体(CD3McAb)诱导PBMC活化过程中对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为临床在分离PBMC进行自体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的应用过程中取舍红细胞数量多少为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获取健康成年人PBMC,采用人工方法加入不同数量的红细胞,模拟在制备PBMC过程中残余的红细胞数量,然后根据红细胞数量与PBMC中细胞数量之比的不同组成3个不同的实验组(RBC/PBMc=2:1、10:1、50:13组),同时附设单独PBMC为对照组。利用CD3McAb分别对以上4组细胞进行激活,然后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β的含量。结果 随着红细胞加入数量的增加,细胞培养液中各细胞因子的浓度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与加入的红细胞数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当RBC/PBMC≤50:1时,红细胞在CD3McAb诱导PBMC活化过程中对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β的分泌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宿振国周玉明高梅兰鞠胜芝宋向芹李凤英
- 关键词:单核细胞细胞因子类
-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死发病过程中的变化。方法检测30例正常对照者及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1、7、14天)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经统计学分析其与梗死体积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大、中体积梗死组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中型组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小体积梗死组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型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的客观指标。
- 周玉明宿振国彭新国安新业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D-二聚体
- “系科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被引量:9
- 2018年
- 为适应学科发展需要,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采用"系科合一"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建立多渠道的沟通平台;以教学改革为契机,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创新能力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立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考核方式以及加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等方面介绍了医学检验专业"系科合一"教学模式的设计及实践。
- 张玉强夏炳妍燕丕宏王涛周玉明封建凯谭宏伟宿振国
- 关键词:教学改革
- 甘草酸对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 2002年
- 目的研究甘草酸在急性缺血 /再灌注肾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无创动脉夹夹闭双侧肾蒂造成大鼠急性缺血 /再灌注模型 ,以甘草酸腹腔注射后 ,测定肾损伤修复中的血尿素氮 (BUN)、肌酐 (Cr)、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 (LDH)等指标变化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缺血 /再灌注后给药组大鼠血BUN ,Cr升高幅度降低 ,恢复时间缩短 ,血MDA ,LDH升高幅度降低。结论 :甘草酸可减轻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 ,促进肾损伤修复。
- 焦文建李笑宏徐潮周玉明
- 关键词:甘草酸再灌注损伤急性缺血
- XT-2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的评价与应用
- 2006年
- 目的评价Sysmex XT-2000i测定网织红细胞(Ret)的性能。方法用XT-2000i检测Ret,并与参考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XT-2000i检测Ret的精密度高(高、中、低值标本的批内和批间Cv%<5%),在1.58×109/L^273×109/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52),互染率低(0.15%),与人工法相关性较好(r=0.9648),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结论XT-2000i检测Ret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稳定、精密度高等特点。
- 宿振国周玉明李凤英陈佳荣安新业
- 关键词: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网织红细胞精密度低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