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铁

作品数:61 被引量:457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医学重点人才项目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射频
  • 24篇切除
  • 21篇肝癌
  • 20篇肿瘤
  • 20篇消融
  • 17篇射频消融
  • 14篇胆管
  • 14篇细胞
  • 13篇肝切除
  • 13篇肝细胞
  • 12篇切除术
  • 11篇手术
  • 11篇术后
  • 11篇超声
  • 10篇消融治疗
  • 9篇射频消融治疗
  • 8篇肝门部
  • 8篇肝切除术
  • 7篇胆管癌
  • 7篇细胞癌

机构

  • 5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0篇南京医科大学
  • 8篇南京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浙江萧山医院

作者

  • 61篇周铁
  • 50篇仇毓东
  • 25篇毛谅
  • 22篇张炜炜
  • 19篇孔文韬
  • 17篇丁义涛
  • 13篇谢敏
  • 11篇周建新
  • 10篇伏旭
  • 7篇邱君斓
  • 6篇包善华
  • 6篇张静
  • 6篇何健
  • 5篇邵宁一
  • 5篇吴亚夫
  • 4篇吴星宇
  • 4篇蒋智明
  • 4篇严笑鹏
  • 4篇卞晓洁
  • 3篇蔡创

传媒

  • 10篇中华肝胆外科...
  • 9篇肝胆外科杂志
  • 6篇中华消化外科...
  • 5篇国际外科学杂...
  • 3篇中华医学超声...
  • 2篇腹部外科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超声诊断...
  • 1篇胰腺病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前形态学分型在单发结节型小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小肝癌术前影像学形态分型在射频消融疗效分析和治疗决策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103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动态增强薄层CT扫描...
周铁伏旭何健毛谅仇毓东谢敏
关键词:形态学分型薄层CT
胆道恶性肿瘤患者行大范围肝切除联合肝外胆管切除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危险因素及病原谱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胆道恶性肿瘤患者行大范围肝切除联合肝外胆管切除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围手术期病原谱。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9年3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连续收治的78例行大范围肝切除联合肝外胆管切除的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围手术期病原谱,并通过多因素分析探讨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45(57.7%)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男性(OR=7.765,95%CI=1.895~31.815)为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前红细胞计数(RBC)增加(OR=0.151,95%CI=0.038~0.592,最佳截断值3.7×10^12/L)和术后第一天总胆固醇升高(OR=0.227,95%CI=0.083~0.626,最佳截断值3.5 mmol/L)为术后感染的保护因素(均P<0.05)。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5(95%CI=0.707~0.902,P<0.05)。286份胆汁样本培养出病原体205株,依次为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和假单胞菌属。681份潜在感染部位的样本培养出病原体230株,依次为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克雷伯菌属、念珠菌属和黄单胞菌属。61.5%的患者感染部位病原学培养结果与术前或术中胆汁培养结果一致。结论男性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前RBC增加和术后第一天总胆固醇升高则是术后感染的保护因素。无阳性胆汁培养结果的患者术前可考虑使用三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性抗生素。积极监测术前、术中和术后病原学培养,对于围术期抗生素选择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陈潇远毛谅孙士全陈大宇周铁凡银银张静仇毓东
关键词:胆道肿瘤肝切除胆肠吻合
精准肝蒂解剖法肝段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探讨采用精准肝蒂解剖法行肝段切除术的术前评估以及手术技术要点,并初步评估其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104例行解剖性肝段切除术的病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精准肝蒂法组(44例,简称精准组)和常规切肝法组(60例,简称常规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并进一步对其中之原发性肝癌病例进行分层分析。结果(1)两组病例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常规组与精准组两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0.208;t=1.844,1.266);精准组人肝血流阻断率较高(P=0.001),人肝血流阻断时间和手术时间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t=3.849,3.57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P=0.988)、住院日(P=0.509;t=0.6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原发性肝癌(包括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两组切缘阳性率、脉管阳性率及病理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5,0.630,0.769)。(3)所有病例均获得2年随访,与常规组比较,精准组的无病生存时间(P=0.012)、总生存时间(P=0.006)、中位生存时间[(16.5±4.5)个月比(7.8±3.8)个月]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准肝蒂解剖法可以达到和传统的肝切除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对原发性肝癌在保证切缘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好的预后。
祝根飞林建宇毛谅周铁仇毓东
关键词:肝脏病变原发性肝癌
小肝癌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评价直径小于5 cm的肝细胞性肝癌(简称小肝癌)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6年6月间87例临床诊断为小肝癌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射频组和手术组。随访时间6-71个月,采用Kap lan-Meier模型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试验被用来估计生存曲线的不同。结果本研究结束后,共有67例患者存活,20例患者死亡。射频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1%、76.7%、69.7%,手术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82.9%、75.4%,两者生存曲线的差异经Log-Rank检验无统计学意义(χ^2=0.99,P=0.32)。全组共有43例肿瘤复发,射频组25例,手术组18例。两组间的复发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χ^2=6.47,P=0.01)。射频组与手术组1、2、3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7.3%、40.3%、35.3%与71.1%、45.7%、、30.9%,两组的无瘤生存率经Log-Rank检验无统计学差异(χ^2=0.06,P=0.80)。结论对于小肝癌而言,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有相近的疗效。射频治疗创伤小、可重复性强,在小肝癌的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周铁仇毓东孔文韬张炜炜丁义涛
关键词:小肝癌射频消融手术切除
人工胸腔积液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膈顶部肝癌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经皮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是治疗肝脏肿瘤的一种有效的微创方法。但当肿瘤位于肝膈顶部时,由于肺脏气体的干扰肿瘤难以显示,治疗受到了限制。本文将评估射频结合人工胸腔积液治疗肝膈顶部肿瘤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5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男性12例,女性3例,肿瘤均位于肝膈顶部。采用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射频结合人工胸腔积液的方法对肿瘤进行治疗。术后1月对所有治疗患者均进行增强CT或磁共振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均安全完成射频治疗,未发生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随访时间2-18个月,11例患者存活。结论:人工胸腔积液结合经皮射频消融术可能是治疗肝脏膈顶部肿瘤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周铁仇毓东张炜炜周建新孔文韬丁义涛
关键词:射频消融肝细胞性肝癌
射频技术在肝细胞癌临床应用中的选择、疗效与思考被引量:9
2011年
射频消融为治疗肝细胞癌的重要方法,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性,疗效确切等优点。对于不适宜手术及肝移植的早期肝细胞癌患者,许多中心已将其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笔者回顾了射频治疗肝细胞癌的适应证、技术及疗效。我们体会,对于射频治疗,合理选择患者、优化治疗方案、完全灭活肿瘤与术后密切随访非常重要。新技术的应用,如人工胸水与腹水辅助穿刺、实时超声造影术中引导,腹腔镜与开腹射频,更有助于拓展射频治疗的适应证,减少术后并发症。
张炜炜孔文韬丁义涛周铁
关键词:射频肝细胞癌疗效
肝细胞癌大体形态分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大体形态分型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以及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119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手术切除标本沿冠状位切成厚度约1 cm的切片并拍照,记录病理学特点.参照文献,结合临床经验,将肝癌手术切除标本大体形态分为结节型(1型)、结节突起型(2型)、结节融合型(3型)、浸润型(4型).比较4种类型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4月或患者死亡.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偏态分布数据以M(P25,P75)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计数资料比较和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19例肝癌患者中,1型占20.17% (24/119),2型占25.21% (30/119),3型占21.85%(26/119),4型占32.77%(39/119).4种不同大体形态分型的肝癌患者年龄、HBsAg阳性、术前AFP、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T分期、微血管侵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4.499,χ^2=2.944,3.516,F=1.028,2.837,2.419,χ^2=6.606,12.732,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患者术前AFP,4型显著高于3型、2型和1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83,1.851,2.083,P<0.05).患者手术时间,4型显著长于3型和1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25,1.758,P<0.05);4型与2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1,P>0.05).患者术中出血量,4型显著多于3型、2型和1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69,1.875,2.205,P<0.05).患者住院时间,4型显著长于2型和1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59,1.975,P<0.05);4
伏旭何健史炯唐敏毛谅周铁蔡创仇毓东
关键词:肝肿瘤预后
精准理念指导下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肝癌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通过与开腹精准肝切除术的对比研究,探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手术治疗肝癌病例共46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组(简称腹腔镜组)和开腹精准肝切除术组(简称开腹组),其中腹腔镜组19例,开腹组2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入肝血流阻断时间的差异,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清肝功能指标、病灶病理切缘、术后并发症、住院总费用等.结果 (1)两组病例围手术期间均无死亡.(2)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入肝血流阻断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F=8.662);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虽有所减少,但差异未检验出统计学意义(P>0.05,F=1.481,F=0.539).(3)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快,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F=7.691,F=11.408).(4)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后1、3d的血清ALT和AST均有所降低,但仅有术后第3天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4.226),术后第1、3天的CRP均有所降低,但差异未检出统计学意义(P >0.05,F=0.792,F=0.007).与开腹组比较,术后血清TB和DB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2.002、F=0.021,F=0.442、F=1.392);(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住院费用增加,但差异未检出统计学意义(P >0.05,F=0.046).(6)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的病理切缘阳性率的差异虽然未检出统计学意义(P>0.05,x2=1.453),但有1例病理切缘为阳性.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癌安全、可行,体现了微创优势.但与开腹精准肝切除比较,在肿瘤的根治性方面尚存争议,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陈超波周铁仇毓东毛谅谢敏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术解剖性肝切除术精准肝切除术肝肿瘤
胆管炎型肝胆管结石病手术治疗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胆管炎型肝胆管结石病行手术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胆管炎型肝胆管结石病行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共60例).根据术后有无出现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24例)和无并发症组(36例),根据有无出现残留、复发结石或复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分为复发组(16例)和无复发组(44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无并发症组相比,并发症组病人在既往胆道手术史(Х^2=6.791)、术前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re-Alb)、手术时间(t=3.069)以及术中输血(Х^2=13.297)、术后胆汁或腹水细菌培养结果(Х^2=10.064)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并发症组病人术后外源性白蛋白使用量增大、术后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明显增高(t值分别为2.312、6.916、5.51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中输血、术后胆汁或腹水细菌培养结果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与无复发组相比,复发组病人术前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ALP、GG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CRP、Pre-Alb(t值分别为6.348、8.946、9.113、8.466、5.579、5.458、11.196、11.447、-3.043)、肝胆管结石分型、肝切除范围(Х^2值为11.364、7.862)、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t值为-3.251、-3.115)及术中输血(Х^2=4.855)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肝胆管结石分型、术前Pre-Alb、手术时间为术后残留、复发结石或复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管炎型肝胆管结石病,术中输血、术后胆汁或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的病人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弥漫型结石、术前血清Pre-Alb水平低以及手术时间短的病人残留、复发
孙士全贾文俊毛谅周铁仇毓东
关键词:胆管炎预后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经三腔胃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经三腔胃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我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19例(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采用术中置三腔胃肠管,术后24h内开始经胃肠管逐步行百普力肠内营...
朱新华仇毓东吴军周铁周建新丁义涛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