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伟

作品数:74 被引量:24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天文地球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7篇理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0篇同位素
  • 18篇岩溶
  • 10篇地下河
  • 9篇氧同位素
  • 9篇放射性
  • 8篇石笋
  • 7篇气候
  • 7篇活度
  • 6篇洞穴
  • 6篇岩溶区
  • 6篇碳酸
  • 6篇碳酸盐
  • 6篇碳同位素
  • 6篇
  • 5篇土壤
  • 5篇放射性比活度
  • 5篇比活度
  • 4篇滴水
  • 4篇地下河流域
  • 4篇溶解无机碳

机构

  • 67篇中国地质科学...
  • 21篇西南大学
  • 9篇国土资源部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台湾大学
  • 1篇贵州茂兰国家...
  • 1篇联合国教科文...
  • 1篇山东省鲁南地...

作者

  • 74篇唐伟
  • 40篇杨会
  • 30篇王华
  • 30篇殷建军
  • 26篇吴夏
  • 20篇应启和
  • 19篇涂林玲
  • 12篇林玉石
  • 7篇俞建国
  • 6篇曹建华
  • 5篇覃嘉铭
  • 4篇章程
  • 4篇蒲俊兵
  • 4篇潘谋成
  • 3篇何师意
  • 3篇于奭
  • 3篇袁道先
  • 3篇程海
  • 2篇周建超
  • 2篇玉永雄

传媒

  • 15篇中国岩溶
  • 5篇地质学报
  • 4篇岩矿测试
  • 4篇地球与环境
  • 3篇地球学报
  • 3篇中国地质学会...
  • 2篇水文
  • 2篇环境科学
  • 2篇草业科学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第十届全国同...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沉积学报
  • 1篇中国矿业
  • 1篇饲料工业
  • 1篇核电子学与探...
  • 1篇第三届北方岩...
  • 1篇2012年全...
  • 1篇第十届全国第...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11篇2016
  • 11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水中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的影响
<正>通过水中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的分析可以了解碳同位素的来源和其动态变化。对于水中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的采样方法,国内还没有统一的规范。林信吉~1的研究结果表明水样需加入饱和氯化汞溶液,密封在350 ml透明的BOD瓶,4...
杨会王华吴夏唐伟涂林玲应启和
关键词:水分析碳同位素聚乙烯
文献传递
贵州七星洞石笋记录的一次强降水事件的探讨被引量:4
2016年
全球变暖、极端事件频发背景下,研究极端事件发生规律,并准确预测未来极端事件的发生,已经成为目前极端事件研究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利用地质载体重建过去极端事件的发生规律是极端事件研究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贵州七星洞两个具有相似沉积特征的文石-方解石石笋对过去发生的一次强降水事件进行了探讨。主要认识有:(1)七星洞QX1和QX6石笋分别记录的黄褐色纹(微)层具有相似的沉积特征,为强降水携带粘土沉积形成;(2)两个石笋黄褐色纹(微)层发生的时间经推算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发生在公元(1868±1)年;(3)此次强降水事件发生的气候背景为:长时间的干旱导致洞顶植被覆盖和土壤湿度减小,而1869年的雨季多雨,在强降水携带下粘土沉积于石笋表面形成纹(微)层。此次事件的研究为东亚季风区极端降水事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殷建军林玉石唐伟程海EDWARDS R L
关键词:石笋
三种方法测试岩溶水样氢氧同位素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通过高温热转换元素-同位素比值质谱法(TC/EA-IRMS)、多用途气体制备仪-同位素比值质谱法(GasbenchⅡ-IRMS)以及激光光谱法对岩溶水样进行对比检测,其结果显示:对于氢同位素,TC/EAIRMS的精密度达到0.3‰,激光光谱法的精密度达到0.1‰,均优于GasbenchⅡ-IRMS的精密度1.4‰;对于氧同位素,GasbenchⅡ-IRMS的精密度达到0.02‰,激光光谱法的精密度达到0.04‰,优于TC/EA-IRMS的精密度0.16‰。使用激光光谱法测定岩溶水样的氢氧同位素,所需要的样品量少,精密度高,能够满足岩溶区样品的高精度测试要求。
杨会王华吴夏唐伟蓝高勇涂林玲
关键词:质谱法光谱法氢氧同位素岩溶水
14C的前世今生被引量:4
2019年
^C-14是碳同位素家族的特殊成员,不仅具有放射性,而且半衰期长,经过漫长的研究和理论技术积累,其碳定年法技术为考古、第四纪地质、近代海洋等领域研究提供年龄信息。它在自然界中的“特异性”和“普遍性”又使得它具备示踪技术,在宏观大气,海洋及生态领域示踪物料来源,同时在微观的生命科学领域也可揭示生化过程的反应机理,是人类探索自然的好帮手。
蓝高勇王华应启和杨会唐伟吴夏涂林玲
关键词:^14C放射性同位素
一种洞穴现代沉积物同位素分馏效应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洞穴现代沉积物同位素分馏效应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属于岩溶水监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洞穴现代沉积物同位素分馏效应监测装置采用平板毛玻璃片无法区分沉积物成因类型,导致碳酸钙沉积物同位素分馏效应监测结果不准确,无...
殷建军唐伟汪智军
文献传递
一种岩土中碳酸盐含量测试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岩土中碳酸盐含量测试系统,属于岩矿测试仪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测试系统测试结果准确性低、测试效率低的问题。该测试系统包括气体发生装置、杂气去除组件、抽真空组件、储气组件和液氮箱,气体发生装置、杂气去除组...
蓝高勇杨会唐伟吴夏涂林玲俞建国
文献传递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水中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的影响
通过水中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的分析可以了解碳同位素的来源和其动态变化。对于水中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的采样方法,国内还没有统一的规范。林信吉的研究结果表明水样需加入饱和氯化汞溶液,密封在350 ml透明的BOD瓶,4℃冷藏保存...
杨会王华吴夏唐伟涂林玲应启和
岩溶泉补给地表溪流二氧化碳脱气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碳酸盐岩风化作用(即岩溶作用)能够吸收大气二氧化碳(CO_(2)),形成溶解无机碳(DIC,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陆地碳汇,其在全球碳收支平衡和未来陆地增汇中可能会有重要贡献。然而,目前对岩溶碳汇的稳定性还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岩溶地下水出露地表后会发生CO_(2)脱气,对岩溶碳汇通量估算带来不确定性。本文以广西桂林长流水表层岩溶泉补给的溪流(约2.7km长)为例,利用水化学和同位素质谱仪测试技术,研究了溪水水化学指标和溶解无机碳同位素(δ^(13) C_(DIC))沿流程变化,探讨了溪流CO_(2)脱气过程、通量及其影响因素,以更好地了解岩溶碳汇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从泉口向下游,在陡坡地段(C1~C14段,长约270m,坡度约10°),溪水pH值、方解石饱和指数和δ^(13) C_(DIC)沿流程分别升高了0.9、0.9和1.8‰,而CO_(2)分压、电导率、Ca^(2+)浓度和DIC浓度分别下降了85%、34μS/cm、0.2mmol/L和0.7mmol/L,说明溪水发生了显著的CO_(2)脱气,并伴随碳酸钙沉淀。而在平缓地段(C18~C26段,长约2.1km,坡度<1°),溪水各水化学指标和δ^(13) C_(DIC)变化较小,指示CO_(2)脱气作用较弱。这些发现表明溪流CO_(2)脱气受到了地形决定的水动力条件控制。另外,在下游渠段,受支流汇入影响,溪水pH值和方解石饱和指数有所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CO_(2)脱气。溪流CO_(2)脱气能够抵消部分岩溶作用固定的大气CO_(2)量,但是在长流水这一高地势、低流量且有碳酸钙沉积的环境下,其抵消的量也仅占29%。对于在低缓地区受流量很大的岩溶泉/地下河补给的河流,其CO_(2)脱气作用对岩溶碳汇的影响有限,加之受可能增强的水生光合生物固碳效应影响,岩溶碳汇应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蓝高勇汪智军殷建军唐伟吴夏杨会
关键词:岩溶作用水化学分析
城市化影响下的岩溶地下河水质时空变化及原因研究
肖琼孙平安毕雪丽潘谋成唐伟
课题来源于背景: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研究目的与意义:岩溶区环境已被环境科学家视为一种同沙漠边缘一样的脆弱环境,即环境容量低,一旦遭到损害破坏,就很难恢复的环境(袁道先,1990)。工业废...
关键词:
关键词:迁移转化规律
全新世早期弱夏季风事件的精确定位及机制探讨——以湖南莲花洞LHD5石笋为例被引量:4
2016年
全新世早期是太阳辐射加强、全球温度上升,并伴随着冰盖消融的重要时期,而其间发生的冷事件以及亚洲季风区的弱夏季风事件的成因一直是全新世早期研究的重点。对亚洲季风—海洋—极地联系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湖南莲花洞LHD5石笋28个U/Th年龄和535个氧同位素数据重建了全新世亚洲季风演化特征,其中全新世早期分辨率达8年。LHD5石笋记录到YD结束时间为11 748±30 a B.P.,全新世开始于11 684±39 a B.P.,转换时间约为64年,与格陵兰gicc05记录在误差范围内一致。LHD5石笋记录到全新世早期6次弱夏季风事件,事件年龄中心点分别为11 461±34 a B.P.、10 354±36 a B.P.、9 957±25 a B.P.、9 062±36 a B.P.、8 744±23 a B.P.、8 144±24 a B.P.,其δ18O值的波动幅度分别为1.08‰、0.94‰、0.66‰、0.90‰、0.55‰、1.02‰,这些弱季风事件在亚洲季风区具有普遍的区域意义。除8.2 ka事件之外,10 ka B.P.之前的弱季风事件除了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还受到北大西洋IRD事件的影响,而之后更多地受到太阳活动和ITCZ南移的影响。
张华生殷建军程海R Lawrence Edwards林玉石唐伟杨会涂林玲王华潘谋成吴夏
关键词:石笋Δ18O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