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宇

作品数:1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战争
  • 2篇外交
  • 2篇甲午战争
  • 2篇国际秩序
  • 1篇道文化
  • 1篇地理
  • 1篇东北亚
  • 1篇政变
  • 1篇政治
  • 1篇中国智库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社会
  • 1篇日本外交
  • 1篇日本武士
  • 1篇日清
  • 1篇社会
  • 1篇生死
  • 1篇生死观
  • 1篇清代
  • 1篇壬午

机构

  • 13篇大连大学
  • 1篇中国大百科全...

作者

  • 13篇国宇
  • 10篇张晓刚
  • 1篇麻红
  • 1篇王琰
  • 1篇张琦伟
  • 1篇吕秀一

传媒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深圳大学学报...
  • 2篇大连大学学报
  • 2篇大连近代史研...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日本研究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本国学思想内向构建中的他者意识
2013年
江户时期的日本国学以本居宣长等人的思想为代表,以日本古典文学的研究为基础,以排除"汉意"复归"古意"的方式,建立了日本自我的道统语境。本居宣长等国学家的思想视域中这一内向构建的过程,贯穿着日本近世思想界逐渐强烈的他者意识;复古主义与排他主义的融合,成为日本国学重新"发现"日本的重要途径。以本居宣长为代表的日本国学也成为了近代以来日本国家主义的理论源头。
张琦伟国宇
关键词:复古主义
试析19世纪中后期日本冲击下的朝鲜开港
2012年
近代日本经过倒幕维新运动后,明治新政府开始走向政治舞台。然而,羽翼未丰的日本却仿效欧美列强的方式,以武力威逼朝鲜签署"日朝修好条规",从而迫使朝鲜开港。在此期间,日本还促成朝鲜对欧美国家的有限开放,一方面造成朝鲜乃"独立之邦"的事实,打击中国清政府与朝鲜之间的宗属关系;另一方面在各国与朝鲜交涉中扮演了协调者的角色,进而彰显了日本在对朝外交中的主动性。日本政府出于控制朝鲜半岛的目的而以不平等条约胁迫朝鲜开港,这不但违背了朝鲜的意愿,也直接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张晓刚国宇
关键词:国际秩序外交
《海国图志》与日本世界观念的重构被引量:2
2010年
《海国图志》传入日本前,日本以"日本型华夷秩序"的方式看待日本与世界的关系。虽然日本的洋学对西方的地理情况作过介绍,但其对世界的认识存在偏差和不足,也没有能够深入到人文社会与政治等领域。《海国图志》传入日本后,日本通过该书内容的介绍开始了对于世界的探索,并且在对书中所传达的观念的运用与批判中开始了对《海国图志》思想的超越。
张晓刚国宇
关键词:《海国图志》人文社会华夷秩序政治地理
论近代东亚国际秩序的重构——以19世纪70年代的日本对朝、对清交涉为主线被引量:2
2012年
近代东亚国际秩序的重构过程,也是东亚国际关系从前近代性向近代性过渡的过程。19世纪70年代,日本首先尝试对这一秩序作出调整,与中朝两国相比,日本吸纳了西方条约体系,主动挑战旧有的东亚秩序,尝试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构新的东亚国际秩序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日本以完成对朝、对清交涉为目标和手段,从多个层次完成了自身的外交近代化转变,同时也促使中朝两国对东亚外交政策作出了调整;近代日本在羽翼渐丰后,遂以欧美列强的方式对邻国实施侵略扩张。
张晓刚国宇
关键词:清代国际秩序
“壬午军变”前后的中日两国对朝策略被引量:3
2013年
朝鲜独立问题,在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世纪70年代后,日本通过"日朝修好条规"逼迫朝鲜开港,并试图强行将朝鲜"独立之邦"的虚像实化,清政府遂开始着手调整和加强与朝鲜之间旧有的"宗藩"关系。以"壬午军变"的解决为转折点,清政府与朝鲜之间的关系得以逐渐加强,而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力则开始下降。考察开港及"壬午军变"前后的中日两国对朝策略,进而探析日本武力解决与谈判处理两种策略的抉择及"甲申政变"后选择与清政府"妥协"的细微之处与深层原因,可以了解19世纪70至80年代中日朝三国的互动关系及其对东北亚国际格局的影响。
张晓刚国宇
关键词:甲申政变
围绕朝鲜半岛的日清、日俄矛盾与甲午战争
2014年
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日本具有强烈的侵略性,俄国南下与其争夺朝鲜半岛的利益加速了日本在东北亚扩张的步伐,也导致了日本与清政府之间矛盾的激化。清政府借由"壬午军变"、"甲申政变"、"巨文岛事件"的解决,进一步宣示了其对朝鲜的宗主权,加强了中朝关系的紧密性。日本丧失其在朝鲜半岛的主动与"先手"地位,不得不通过战争实现其侵略野心,中日战争遂不可避免。一般认为朝鲜东学党起义是甲午战争爆发的导火线,但日本大陆政策与俄国远东政策的天然对立以及在朝鲜半岛的角逐更是其深层原因。在挑战中朝宗藩关系上与日本有同样利益的俄国,在默认朝鲜"独立"之余,坚决反对日本势力涉足中国东北。甲午战争结束后,就辽东半岛的割让与返还,原本以朝鲜作为争夺焦点的日本与俄国,又将目光转向了中国东北。
张晓刚国宇
关键词:甲午战争东北亚
近代日本与朝鲜开港之比较
2011年
日本和朝鲜是东北亚地区的邻国,在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两国开港暨早期现代化起步阶段的处境较为相似,但结局却大相径庭。对日、朝开港背景、过程、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考察近代日朝开港的特点和异同,指出日本明治新政府的外交政策及其实施对朝鲜开港的影响,分析两国开港与早期现代化产生迥异结果的内外因素,进而指出日本武力威胁下的外交政策对东北亚国家早期现代化的危害,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借鉴意义。
张晓刚国宇
关键词:开国
试析日本幕末时期的攘夷运动——以关东地区的暗杀外国人活动为线索被引量:4
2010年
德川幕府末期的攘夷运动以在关东地区发生的"生麦事件"等暗杀外国人行动为标志,在日本近代开港与外交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尊王攘夷思想是尊王攘夷运动的理论基础和政治目标。攘夷运动反映了幕末时期日本民众生活的贫困化和下级武士对时局感到不安的危机意识,另一方面也使幕藩体制渐趋式微。
张晓刚吕秀一国宇
关键词:暗杀事件
“‘济远’撞沉‘扬威’说”考辩
2014年
"扬威"号在"黄海海战"中最终的命运究竟如何,一直是"甲午战争"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且一直存在争议的课题。无论"扬威"号在海战中是撞沉,是搁浅还是击毁,已有的"结论"抑或研究大多将"扬威"号的命运与"济远"号联系起来。而比较常见的看法主要有"撞伤——搁浅——焚没"说、"搁浅——撞沉"说等。但无论"撞伤——搁浅——焚没"说还是"搁浅——撞沉"说都在史实以及逻辑方面存在不足。
王琰国宇
关键词:甲午战争黄海海战SINO-JAPANESEWAR
日本殖民时期大连地区的爱国团体及其活动管窥
2010年
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大连地区实施了长达40年之久的殖民统治。然而,大连人民始终没有放弃对本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认同和钟爱,在各个领域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一些仁人志士通过组织爱国团体等方式,向日本当局统治下的大连人民宣传新文化、新思想,促使人们热爱国家。中共地下党组织也对爱国活动起到了领导和宣传作用。
张晓刚国宇赵天豪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