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睾丸
  • 4篇无精
  • 4篇无精子
  • 4篇无精子症
  • 4篇精子
  • 2篇多孔
  • 2篇睾丸穿刺
  • 2篇无精子症患者
  • 2篇不育
  • 2篇穿刺
  • 2篇穿刺针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直接镜检
  • 1篇手术
  • 1篇睾丸取精
  • 1篇睾丸组织
  • 1篇微缺失
  • 1篇男性不育
  • 1篇结局分析

机构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宋晓庆
  • 5篇蔡立义
  • 4篇俞红英
  • 4篇熊芳
  • 4篇胡玲卿
  • 4篇王洪华
  • 4篇杨炜敏
  • 4篇周小金
  • 3篇王洪华
  • 3篇邹廉
  • 3篇周萍
  • 1篇肖潇

传媒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年份

  • 3篇2015
  • 4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直接镜检法在无精子症睾丸组织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世界卫生组织(wH0)规定,夫妇同居1年以上、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由于男方因素造成女方不育者,称为男性不育。目前世界上约有25%的育龄夫妇无法生育,男性不育占50%,其中无精子症患者占10%~20%。无精子症根据病因一般分为梗阻性无精子症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前者睾丸生精功能正常,病变存在于输出道;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病变在睾丸,生精功能有不同程度受损。
王洪华蔡立义俞红英杨炜敏熊芳邹廉宋晓庆周萍胡玲卿周小金
关键词:直接镜检睾丸组织无精子症
新型多孔睾丸穿刺针在临床中的运用被引量:1
2013年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夫妇同居1年以上,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由于男方因素造成女方不孕者,称为男性不育。目前世界上约有15%的育龄夫妇不孕,其中男性不育约占50%。无精子症患者占男性不育患者的5%~10%。其病因分为梗阻性无精子症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
王洪华蔡立义俞红英熊芳宋晓庆邹廉杨炜敏胡玲卿周小金
关键词:无精子症
无精子症患者应用新型多孔睾丸穿刺针行TESA-ICSI的临床结局分析
目的:观察应用新型多孔睾丸穿刺针对无精子症患者行睾丸精子抽吸术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临床结局. 方法:选取2011年-2014年行CISI助孕的患者,共286个周期,将从睾丸获得精子的无精子症患者...
宋晓庆王洪华蔡立义肖潇翁美玲
关键词:无精子症
婴幼儿包茎及包皮过长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宋晓庆王洪华
睾丸穿刺直接镜检法在无精子症患者中的应用
王洪华宋晓庆
男性不育160例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索男性不育与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针对124例严重少精子症(A组)、36例无精子症(B组)与41例已正常生育的男性(C组)进行AZFa、AZFb、AZFe 3个区域共12个序列标签位点的微缺失分析。结果 A组中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24例,B组发现12例,而C组未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此研究中发现微缺失形式有两种,分别是AZFa+AZFb+AZFc区的全缺失和AZFc区的单独缺失。结论 Y染色体微缺失与精子发生障碍导致的不育有一定的联系。
王洪华蔡立义俞红英熊芳杨炜敏宋晓庆邹廉周萍胡玲卿周小金
关键词:Y染色体微缺失男性不育
新型多孔睾丸穿刺针在睾丸取精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评估新型多孔睾丸穿刺针睾丸取精法在男性不育症中的取材效果。方法:215例无精子症患者需施行睾丸穿刺取精或取材,其中选用自制的多孔睾丸穿刺针取材133例、传统切开法37例、细针抽吸法45例。结果:多孔睾丸穿刺针穿刺法穿刺一次成功率100%,切开法一次成功率100%,细针抽吸法一次成功率19%。术后并发症情况:切开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6%(8例),其中切口出血1例,阴囊红肿4例,睾丸硬结1例,睾丸肿痛2例;细针抽吸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5例),其中阴囊红肿4例,睾丸肿痛1例;而多孔睾丸穿刺针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4例),其中阴囊红肿3例,睾丸肿痛1例,同其他两种穿刺方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型多孔睾丸穿刺针取精具有精确、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微创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王洪华蔡立义熊芳杨炜敏俞红英宋晓庆周萍胡玲卿周小金
关键词:睾丸穿刺睾丸取精不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