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左国平

作品数:41 被引量:229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神经元
  • 10篇教学
  • 8篇氧化氮
  • 8篇一氧化氮
  • 8篇一氧化氮合酶
  • 8篇合酶
  • 7篇解剖学
  • 6篇下丘
  • 6篇下丘脑
  • 5篇阳性神经元
  • 5篇一氧化氮合酶...
  • 5篇一氧化氮合酶...
  • 4篇断层解剖
  • 4篇杏仁核
  • 4篇医学生
  • 4篇中央杏仁核
  • 3篇阳性
  • 3篇抑素
  • 3篇生长抑素
  • 3篇实验教学

机构

  • 41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镇江医学院
  • 1篇淮阴卫生高等...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马鞍山市十七...
  • 1篇江苏省淮阴市...
  • 1篇南京市妇幼保...

作者

  • 41篇左国平
  • 23篇丁炯
  • 15篇肖明
  • 12篇韩群颖
  • 9篇王鹤鸣
  • 8篇张永杰
  • 7篇吴凌霞
  • 6篇靳建亮
  • 5篇顾振
  • 5篇颜艳
  • 5篇柏根基
  • 5篇戴晓章
  • 4篇童鑫康
  • 3篇方实邦
  • 3篇任子健
  • 3篇李敏
  • 3篇陶元祥
  • 3篇傅玉峰
  • 2篇张露青
  • 2篇姜平

传媒

  • 13篇南京医科大学...
  • 7篇解剖学杂志
  • 3篇解剖学研究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解剖与临床
  • 1篇解剖学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05
  • 1篇2003
  • 8篇2002
  • 6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5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室旁核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构筑被引量:3
2002年
利用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鼠脑室旁核各亚核内 NOS阳性神经元的构筑。结果显示室旁核内 NOS阳性神经元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大型 NOS阳性神经元 ,占大部分 ,相对密集、成群分布于室旁核四个大细胞亚核即 :前连合核、内侧室旁核、外侧室旁核、室旁核后亚核 ;小型 NOS阳性神经元 ,占小部分 ,散在分布于大细胞亚核内或小细胞部 ,如室旁核前小细胞部、背外侧帽。结果提示 ,室旁核各亚核内 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与分布存在着差别 。
肖明丁炯吴凌霞左国平颜艳戴晓章
关键词:室旁核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
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在大鼠下丘脑中的分布观察被引量:24
2001年
目的 :观察大鼠下丘脑各核团内一氧化氮合酶 (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及分布特征。方法 :用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测 NOS神经元在大鼠下丘脑各核团中的分布。结果 :视上核、室旁核内密集的 NOS阳性神经元为大细胞型神经分泌神经元 ;其他核团内的阳性神经元主要为小细胞型神经分泌神经元 ,其中弓状核最密集 ,视前内侧核、Broca斜带核水平支次之 ,视前室周核、视前腹前核和视前外侧区内的密度最低。第三脑室室管膜上皮下见一些 NOS阳性“触液神经元”,其胞体或突起伸向室管膜上皮 ,甚至嵌入其中。在弓状核、视前内侧束内有密集的 NOS阳性神经纤维。结论 :下丘脑各核团内 NOS神经元的分布有差异 。
肖明丁炯左国平吴凌霞
关键词:下丘脑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神经元
大鼠下丘脑室周核内SSmRNA的表达被引量:1
1995年
应用漂浮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来显示大鼠下丘脑室周核内生长抑素mRNA.结果表明此法具有敏感性高、背景底、实验周期短、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室周核内显示出大量的表达生长抑素mRNA神经元,且以室旁室周核内数量最多.
陶元祥戴晓章左国平童鑫康傅玉峰
关键词:生长抑素原位杂交神经元
海绵窦的断层标本与MRI对照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为海绵窦的影像学和神经外科学提供基础资料。利用35具三维头颅断层标本,103例正常三维头颅MRI对照研究了海绵窦的位置、形态和内容。结果:海绵窦为颅中窝两层硬脑膜构成的硬脑膜窦,前端达眶上裂,后端达颞骨岩部尖。颈内动脉和脑神经Ⅵ位于海绵窦内,脑神经Ⅲ~Ⅴ位于海绵窦外侧壁内,这些神经与颈内动脉之间有恒定的位置关系,脑神经Ⅲ和Ⅳ位于颈内动脉外上,Ⅴ1和Ⅵ位于颈内动脉外侧稍下,Ⅴ2位于海绵窦外下角。在MRI上,海绵窦静脉间隙呈稍低信号,脑神经呈点状或不规则形稍高信号。结论:MRI能较好地显示海绵窦的详细解剖,与断层标本相一致,以经过蝶鞍中部的冠状位显示最佳。
柏根基王鹤鸣王德杭韩群颖韩群颖王秋钰
关键词:海绵窦断层解剖磁共振成像
颈静脉孔的应用解剖学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为与颈静脉孔相关的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从颅底内、外面 ,对80具成年颅骨的颈静脉孔进行观测 ;并对 2 0具成人尸头进行解剖 ,观察该区域神经血管解剖关系。结果 :① 6 2 .3 %右侧颈静脉孔较左侧大 ,15 .9%左侧较大 ,2 1.8%两侧大小一致 ;② 14 .38%的颈静脉孔有骨桥 ,85 .6 2 %无骨桥 ;③颈静脉孔内、外侧缘距正中矢状面两侧的平均距离颅外均较颅内大 :颅外分别为 2 6 .11mm和 33 .41mm ,颅内分别为 2 2 .2 9mm和 2 7.5 2mm。④Ⅸ脑神经多沿颈静脉孔前上缘 ,Ⅹ、Ⅺ脑神经沿内侧缘出颅 ,两者被纤维索 (占 87.5 % )或骨桥 (占 12 .5 % )隔开。⑤Ⅸ脑神经多经颈静脉孔外口前上缘向前下越过颈内动脉表面 ;Ⅸ脑神经经颈内静脉深面 (占 5 7.5 % )或其浅面 (42 .5 % )行向后下。结论 :右侧颈静脉孔通常较左侧大 ,左右不对称 ;影像学观测该区域血管。
肖明丁炯韩群颖王鹤鸣左国平
关键词:颈静脉孔颈内静脉脑神经应用解剖学
向中央杏仁核投射的中缝背核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及其与5-羟色胺的共存
<正> 为进一步阐明一氧化氮(NO)、5-羟色胺(5-HT)参与情绪、疼痛、内脏心血管活动的中枢调节机制,用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结合辣根过氧化酶(HRP)逆行追踪技术观察大鼠DR内向CeA投射的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形态...
肖明丁炯韩群颖左国平
文献传递
海绵窦的断层解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为海绵窦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学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颅脑连续断层标本,观察海绵窦在各断面上的位置、大小、形态、结构和毗邻。结果:海绵窦平均长21.1±3.2mm,宽8.7±0.7mm,外侧壁高14.7±3.3mm,内侧壁高16.4±1.3mm。颈内动脉和展神经位于海绵窦内,第Ⅲ~Ⅳ对脑神经位于海绵窦外侧壁内,这些神经与颈内动脉之间有恒定的位置关系。在颈内动脉的内侧、下方及外下方可出现静脉间隙,出现率分别为69%、43%和100%。海绵窦外侧壁硬脑膜可分为浅、深两层;浅层为形成颅中窝内侧壁的硬脑膜,深层构成脑神经Ⅲ、Ⅳ、Ⅴ_1和Ⅴ_2 的鞘及鞘之间的网状膜。结论:海绵窦静脉间隙和外侧壁脑膜结构的了解有助于影像学和显微外科学对海绵窦病变作出评价和手术切除。
王鹤鸣柏根基左国平韩群颖姜平童鑫康方实邦
关键词:海绵窦断层解剖脑神经手术
“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局部解剖学说课设计:以“颈部”教学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本文以颈部教学说课设计为例,展现“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的局部解剖学教学;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理论教学和“主刀负责制”实验教学;并将感恩“志友”人文教育贯穿于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全过程。该教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识与人文素养、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培养新时代医学人才奠定了基础。
靳建亮张永杰赵英明左国平张露青丁炯
关键词:局部解剖学说课讨论式教学感恩教育
雄性大鼠去势后下丘脑NOS神经元的分布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探讨雄性大鼠去势术后下丘脑内一氧化氮合酶 (NOS)阳性神经元的改变。方法 :发育期雄性SD大鼠 ,分三组 :假手术组、去势组和去势 +睾酮替代治疗组 ,利用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与比较各组大鼠与生殖相关各下丘脑核团内NOS神经元数目与密度。结果 :在下丘脑的视前内侧核、视前室周核、正中隆起、弓状核均可见到NOS阳性标记细胞 ;去势术后视前内侧核内NOS神经元数目及密度降低 ,睾酮替代治疗可逆转。结论 :一氧化氮在雄激素对下丘脑的反馈调节中起重要的介导作用。
肖明丁炯左国平
关键词:下丘脑一氧化氮合酶去势性行为
大鼠中缝背核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向中央杏仁核的投射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观察大鼠中缝背核(DR)内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向中央杏仁核(CeA)的投射,为进一步阐明一氧化氮(NO)参与情绪、疼痛、内脏心血管活动的中枢调节机制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用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染色结合辣根过氧化酶(HRP)逆行追踪技术,观察大鼠DR内向CeA投射的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形态。结果:DR内有一定数目的NOS/HRP双标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外侧部与背正中部。结论:DR内有部分NOS阳性神经元向CeA投射,提示NO在DR至CeA上行感觉传导通路中起重要的神经递质作用。
肖明丁炯吴凌霞左国平颜艳
关键词:中缝背核中央杏仁核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