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左霞云

作品数:43 被引量:34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美国福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1篇文化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青少年
  • 13篇少年
  • 12篇教育
  • 11篇健康
  • 10篇性教育
  • 10篇中学生
  • 8篇知识
  • 8篇生殖
  • 8篇生殖健康
  • 6篇性行为
  • 6篇性知识
  • 6篇未婚
  • 5篇亲子
  • 5篇家庭
  • 5篇父母
  • 4篇影响因素
  • 4篇生性
  • 4篇人工流产
  • 4篇流产
  • 4篇媒体

机构

  • 38篇上海市计划生...
  • 20篇复旦大学
  • 7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四川大学
  • 2篇上海市静安区...
  • 2篇国家卫生计生...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世界卫生组织
  • 1篇约翰霍普金斯...
  • 1篇四川性社会学...

作者

  • 43篇左霞云
  • 40篇楼超华
  • 23篇涂晓雯
  • 19篇廉启国
  • 16篇高尔生
  • 16篇余春艳
  • 13篇王子亮
  • 11篇程艳
  • 6篇牛红峰
  • 5篇冯永亮
  • 4篇尹逊丽
  • 4篇朱倩倩
  • 4篇许姜姜
  • 3篇王金桃
  • 2篇崔念
  • 2篇张妍
  • 2篇罗珊
  • 2篇胡塔静
  • 2篇崔元起
  • 2篇毛燕燕

传媒

  • 7篇中国计划生育...
  • 7篇中国学校卫生
  • 7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国际生殖健康...
  • 3篇生殖与避孕
  • 3篇中国儿童保健...
  • 3篇中国性科学
  • 2篇2005“计...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性教育与生殖...
  • 1篇人口与发展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青春早期青少年指长比与性发育抑郁及攻击行为关联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了解青春早期青少年食指(2D)∶无名指(4D)指长比与青春发育、抑郁心理及攻击行为的关联,为探讨生长发育对健康行为及心理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上海市某九年一贯制学校10~14岁182名青少年学生参加平板计算机辅助自填问卷调查,了解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及抑郁心理、攻击行为状况,通过游标卡尺测量被调查者左右手2D和4D指长。结果青春早期青少年女生左右手的2D∶4D指长比均数均高于男生(左手:0.988与0.971;右手:0.996与0.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9,3.32,P值均<0.05)。男性青少年变声的发生与左手2D∶4D低指长的关联在10~12岁青少年中已然出现(P=0.035)。男生显现阴茎或睾丸发育、变声等青春发育特征的一组左右手指长比均数均低于未显现特征组,且在13~14岁男性青少年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检出指长比与抑郁心理及攻击行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结论低2D∶4D指长比与13~14岁男生青春期发育关联显著。需进一步开展研究以探索其作为小年龄青少年出生前性激素测量指示指标的可能性,建议对双手的2D、4D指长均做测量。
余春艳左霞云廉启国齐文娟乐桂珍汪玲钟向阳涂晓雯楼超华
关键词:抑郁青少年
利用网络扩展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渠道被引量:3
2010年
楼超华左霞云
关键词:性知识教育网络扩展青少年大众媒体纸质媒体
小学生身体接触性性侵犯遭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了解小学生遭遇身体接触性性侵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性侵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六省市多阶段分层抽取的773名小学生进行匿名计算机辅助自填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内容有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身体接触性性侵犯的遭遇情况及预防性侵犯的知识等。结果在调查的3种身体接触性性侵犯情形中,10.6%的被试至少遭遇过1种形式的性侵犯,男、女生报告的比例分别为12.3%,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P>0.05)。20.3%的小学生接受过预防性侵犯或性骚扰的教育,来自家庭教育的比例(15.5%)高于学校(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P<0.01)。农村小学生性侵犯发生的比例(14.2%)高于城市小学生(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9,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大年龄(OR=0.29)、预防性侵犯知识得分高(OR=0.91)是被调查小学生遭受性侵犯的保护因素;居住地为农村(OR=1.78)、不与父母同住(OR=1.86)是遭受性侵犯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我国小学生的性侵犯发生比例较高。应重视家庭和学校的预防性侵犯教育,重点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李宪辰左霞云楼超华廉启国程艳涂晓雯
15~24岁校外未婚青年异/同性间性行为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15~24岁校外未婚青年与异性/同性发生性行为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向该人群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6个省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对1113人校外未婚青年进行计算机辅助的自填匿名问卷调查。结果:15~18岁组和19~24岁组男性异/同性间性行为发生率均高于女性(P<0.05)。异性间性行为时,15~18岁组7.14%的女性报告首次性行为属被迫发生;15~18岁组和19~24岁组男、女性首次性行为安全措施的使用率为66.67%和40.00%及58.82%和49.11%,男性报告使性伴怀孕和女性报告怀孕的比例接近(30.00%);19~24岁组性伴个数2名及以上男性报告率高于女性(P<0.01)。同性间性行为时,15~18岁组男、女性报告平均年龄仅14岁;19~24岁组15.79%的男性报告首次性行为属被迫发生,46.15%的男性和33.33%的女性报告有2名以上性伴。多因素分析显示,男、女性与异性发生性行为共同的危险因素为看黄色制品和年龄较大(OR男分别为3.51和3.81,OR女分别为6.41和3.58);与赞成婚前性行为相比,本人不能接受婚前性行为(OR=0.18)、父母不能接受婚前性行为(OR=0.37)和朋友持无所谓态度(OR=0.47)是男性的保护因素;与赞成婚前性行为相比,自己认为婚前性行为不好(OR=0.14)和不能接受(OR=0.06)、朋友不能接受婚前性行为(OR=0.16)和不清楚朋友态度(OR=0.21)是女性的保护因素,父母持无所谓态度是女性的危险因素(OR=12.56)。结论:校外未婚青年与异性/同性的性行为及危险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并与接触过黄色制品、个人及父母/同伴的开放态度呈正相关。
胡塔静左霞云廉启国王子亮余春艳涂晓雯程艳楼超华
关键词:单身同性恋异性恋生殖健康服务
中学生接触媒体性相关信息情况及其对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了解中学生接触不同类型媒体性相关信息的情况及其对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影响。方法:在上海市某区6所中学随机抽取1 403名中学生进行匿名电子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平均每日接触各类媒体的时间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90.2 min和107.1-342.9 min,其中在网络上花费时间最多;对象从不同媒体获取过性相关信息的比例不同,排在前3位的媒体是电视、电影、网络,获取的性相关信息主要为生理卫生知识,其次为处理恋爱/婚姻/家庭关系;19%左右的调查对象接触过色情信息。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从电视、电影或网络获取过性相关信息、接触过色情信息的调查对象,其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得分较高;电视、电影或网络对中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影响程度仅次于学校性教育;从小说/书/期刊/杂志、报纸获取过性相关信息与对象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之间无统计学关联。结论:电视、电影或网络是中学生获取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
朱倩倩涂晓雯楼超华钟向阳左霞云廉启国余春艳王子亮程艳
关键词:中学生媒体生殖健康性知识
未婚流动人口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性别差异分析被引量:38
2006年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15~24岁未婚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结构式匿名问卷对上海市长宁区1092名15~24岁未婚流动人口进行自填式调查。结果男性与女性未婚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均较低,总得分中位数分别为53.2和30.5,男性各分类知识得分均高于女性,中位数差值在20分以上。不同性别对象的艾滋病和性病知识得分都高于性生理知识和避孕知识。影响不同性别知识得分的共同因素为受教育程度、是否单独外出打工、是否接受过学校性教育以及是否与他人交流过性知识。此外,男性的性知识还与年龄及是否看过色情录像有关,女性的性知识还与原居住地、月收入、与谁同住、是否主动问过父母性相关问题及与媒体接触时间有关。结论为未婚流动人口提供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应考虑性别差异。
高尔生左霞云沈燕楼超华
关键词:流动人口未婚青年性知识性别
上海市未婚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0
2012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未婚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降低重复人工流产率的策略。方法:对在上海市提供常规人工流产服务的3家不同等级医院内自愿要求人工流产、<25岁的429例未婚女性进行描述性问卷调查。结果:未婚女性重复人工流产发生比例为33.10%;其中曾有过1次人工流产者占79.29%;在20岁前进行首次人工流产的比例为27.66%;11.68%的对象距上次人工流产时间不到半年。与非重复人工流产组相比,重复人工流产组中首次性行为<19岁的比例较高(23.51%,31.91%,P<0.05),暴露于性生活≥1.2年的比例较高(37.63%,76.06%,P<0.01),多性伴的比例较高(27.14%,60.87%,P<0.01),同居的比例较高(40.91%,55.32%,P<0.01),过去半年内从未使用过避孕措施的比例较低(23.51%,11.97%,P<0.05);本次避孕失败比例较高(27.18%,37.32%,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也显示,暴露于性生活时间长、同居、多性伴、本次避孕失败均为重复人工流产的危险因素。结论:未婚女性重复人工流产与不安全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应加强对这一人群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避孕药具的正确使用率,在医院内推广和实施规范化的流产后咨询与教育服务。
尹逊丽左霞云楼超华金红梅余春艳王子亮
关键词:重复人工流产影响因素性行为避孕未婚女性
青少年的婚恋价值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通过对青少年对异性的贞操观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以便为有效地开展性教育提出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多阶段抽样方法,调查了上海市市区和郊区6299名15。24岁青少年的性观念、性道德及性行为等信息。结果:大部分调查对象未婚(96%),约15%的青少年有婚前性行为史,且男性(18%)比例高于女性(13%)。此外,女性、低年龄段、未婚、偏好传统文化、未发生婚前性行为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将来)的配偶保持婚前忠贞重要的比例较高,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青少年对异性的贞操观在改变,女性的地位越来越高,并催生了“处男情结”,与“处女情结”对峙。
廉启国左霞云楼超华
关键词:贞操观青少年
亚洲三城市河内、上海、台北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状况调查
高尔生楼超华程艳牛红峰左霞云涂晓雯廉启国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与青少年的健康息息相关.越南、中国大陆地区和台湾是三个长期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地区),正处于经济快速转型和社会变革的不同阶段,探讨社会环境变化如何影响...
关键词:
关键词:生殖健康调查青少年健康
上海市中学生性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了解中学生的性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方法采用匿名自填式问卷对上海市某区11所中学3 069名初一和高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较低,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总知识得分分别为33.85分和55.08分;对中学生谈恋爱和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较开放,4/5的高中生和超过半数的初中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认同或理解态度;约1/4的高中生和约6%的初中生谈过恋爱或与异性有过拥抱行为。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对性相关问题的态度趋于开放,性相关行为的发生比例趋于升高,然而,他们却普遍缺乏生殖健康知识。针对中学生的生殖健康问题家庭和学校应加强教育。
涂晓雯左霞云楼超华高尔生
关键词:中学生性知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