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春艳

作品数:28 被引量:186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美国福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青少年
  • 8篇少年
  • 7篇健康
  • 5篇未婚
  • 5篇媒体
  • 4篇知识
  • 4篇生殖
  • 4篇生殖健康
  • 4篇人工流产
  • 3篇信息通信
  • 3篇性行为
  • 3篇性知识
  • 3篇通信
  • 3篇中学生
  • 3篇流产
  • 3篇教育
  • 3篇戒烟
  • 3篇角色
  • 3篇干预
  • 2篇性观念

机构

  • 21篇复旦大学
  • 17篇上海市计划生...
  • 3篇上海市静安区...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作者

  • 28篇余春艳
  • 19篇楼超华
  • 16篇左霞云
  • 16篇王子亮
  • 13篇廉启国
  • 11篇程艳
  • 10篇涂晓雯
  • 5篇朱倩倩
  • 5篇史慧静
  • 4篇安爱华
  • 3篇尹逊丽
  • 3篇张珊
  • 3篇张越
  • 3篇钟向阳
  • 2篇谭晖
  • 2篇张丕业
  • 2篇王金桃
  • 2篇崔念
  • 2篇胡塔静
  • 2篇崔元起

传媒

  • 6篇中国学校卫生
  • 3篇生殖与避孕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国儿童保健...
  • 3篇中国性科学
  • 3篇国际生殖健康...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少年戒烟信息通信技术干预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设计整合个性化手机短信和网络互动交流通信技术的青少年个性化戒烟干预方案,论证其实施的可行性。方法在文献评阅、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制定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个性化戒烟干预实施方案,以自行阅读戒烟宣传手册为对照,在上海市6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募集176名吸烟学生,进行为期3个月的群干预对照试验,调查受试者对于该干预模式感兴趣程度、可接受性和自感有用性。结果 80%以上的干预对象对于本项目实施中的5个主要干预环节感到有兴趣,认为基于通信技术的戒烟干预方法的优点突出体现在方便实用(37.5%)、容易记住(33.3%)和内容更适合自己(26.7%)。与对照组采用的阅读戒烟文字材料比较,新型的干预方法在增强戒烟信心、掌握技巧、减少吸烟量和缓解压力方面尤显优势。结论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个性化、交互式戒烟干预模式在青少年吸烟人群中进行现场干预实施的可接受性和满意度较高,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史慧静余春艳张珊张越安爱华谭晖王震维
关键词:戒烟干预性研究青少年
接触四类媒体性信息与未婚外来务工青年性相关态度及行为的关联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接触四类媒体性信息与未婚外来务工青年性相关态度以及性相关行为的关联。方法:本研究对上海某工厂15 ̄30岁未婚外来务工人员四类媒体的使用情况、性相关态度以及性相关行为开展调查。采用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法,共纳入270名调查对象,获得有效问卷247份。研究中采用接触媒体性信息量(sexual media diet)得分来测量对象对四类媒体性信息的暴露量。结果:对象接触网络性信息量得分的中位数为7.52,其次是杂志(4.73)、电视(3.06)、电影(0.06)。接触杂志性信息越多的男性越不愿发生一夜情,接触网络、电视性信息越多的对象对恋人与他人发生性行为的宽容度越高;接触电视性信息多的对象发生性行为时较多地使用避孕套,接触杂志性信息多的对象较少或不使用避孕套;接触电影性信息与对象性相关态度及行为之间未检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结论:不同媒体的性信息量和性信息分布不尽相同,网络、电视、杂志是外来务工青年使用时间较长的媒体,同时也是他们接触性信息较多的媒体,接触网络、电视、杂志性信息与未婚外来务工青年的性相关态度及行为有一定的统计学关联;未婚外来务工青年对电影性信息的暴露量较少,接触电影性信息与他们的性相关态度及行为之间的关联没有统计学意义。
王子亮程艳楼超华余春艳
关键词:媒体外来务工青年性观念性相关行为
15~24岁校外未婚青年异/同性间性行为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15~24岁校外未婚青年与异性/同性发生性行为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向该人群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6个省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对1113人校外未婚青年进行计算机辅助的自填匿名问卷调查。结果:15~18岁组和19~24岁组男性异/同性间性行为发生率均高于女性(P<0.05)。异性间性行为时,15~18岁组7.14%的女性报告首次性行为属被迫发生;15~18岁组和19~24岁组男、女性首次性行为安全措施的使用率为66.67%和40.00%及58.82%和49.11%,男性报告使性伴怀孕和女性报告怀孕的比例接近(30.00%);19~24岁组性伴个数2名及以上男性报告率高于女性(P<0.01)。同性间性行为时,15~18岁组男、女性报告平均年龄仅14岁;19~24岁组15.79%的男性报告首次性行为属被迫发生,46.15%的男性和33.33%的女性报告有2名以上性伴。多因素分析显示,男、女性与异性发生性行为共同的危险因素为看黄色制品和年龄较大(OR男分别为3.51和3.81,OR女分别为6.41和3.58);与赞成婚前性行为相比,本人不能接受婚前性行为(OR=0.18)、父母不能接受婚前性行为(OR=0.37)和朋友持无所谓态度(OR=0.47)是男性的保护因素;与赞成婚前性行为相比,自己认为婚前性行为不好(OR=0.14)和不能接受(OR=0.06)、朋友不能接受婚前性行为(OR=0.16)和不清楚朋友态度(OR=0.21)是女性的保护因素,父母持无所谓态度是女性的危险因素(OR=12.56)。结论:校外未婚青年与异性/同性的性行为及危险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并与接触过黄色制品、个人及父母/同伴的开放态度呈正相关。
胡塔静左霞云廉启国王子亮余春艳涂晓雯程艳楼超华
关键词:单身同性恋异性恋生殖健康服务
上海市人工流产妇女避孕节育状况调查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人工流产妇女的避孕节育现状,探讨人工流产对象避孕节育措施使用的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8月—10月在上海市4家医院对寻求人工流产服务的1 261例妇女进行匿名电子问卷调查。结果:近60%的流产对象为29岁及以下的妇女,未婚对象占32.6%;50%以上的对象属于重复流产。未婚者中未避孕的比例(48.0%)高于已婚者(33.9%),而避孕失败的比例(38.6%)低于已婚者(47.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已婚人工流产对象中,年龄较小者、性生活频率低者更倾向于不采取避孕措施;年轻、未婚、收入较高、有人工流产史者更倾向于使用紧急避孕药。结论:上海市人工流产妇女年龄构成年轻化,重复流产比例较高;采取避孕措施比例低与避孕失败比例高是非意愿妊娠的主要原因;人工流产对象避孕意识淡薄和避孕节育知识匮乏;应加强流产后保健服务和避孕措施尤其是紧急避孕药的使用方法指导。
唐文娟李宪辰崔元起蒋薇楼超华余春艳王子亮朱倩倩程艳
关键词:避孕避孕药
中学生接触媒体性相关信息情况及其对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了解中学生接触不同类型媒体性相关信息的情况及其对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影响。方法:在上海市某区6所中学随机抽取1 403名中学生进行匿名电子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平均每日接触各类媒体的时间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90.2 min和107.1-342.9 min,其中在网络上花费时间最多;对象从不同媒体获取过性相关信息的比例不同,排在前3位的媒体是电视、电影、网络,获取的性相关信息主要为生理卫生知识,其次为处理恋爱/婚姻/家庭关系;19%左右的调查对象接触过色情信息。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从电视、电影或网络获取过性相关信息、接触过色情信息的调查对象,其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得分较高;电视、电影或网络对中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影响程度仅次于学校性教育;从小说/书/期刊/杂志、报纸获取过性相关信息与对象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之间无统计学关联。结论:电视、电影或网络是中学生获取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
朱倩倩涂晓雯楼超华钟向阳左霞云廉启国余春艳王子亮程艳
关键词:中学生媒体生殖健康性知识
环境与人类和谐发展:公共卫生的重要角色--第五届环境与职业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2010年
2010年4月7~10日,以"环境与健康——气候·城市·职业"为主题的"第五届环境与职业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召开。此次国际研讨会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和《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编委会主办,加州中国科研合作项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美国疾控中心环境卫生中心、美国《环境与健康展望》杂志和四川省都江堰市卫生局合办,42位中外专家和20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与会者就"生态、气候与健康"、"城市与健康"、"职业与健康"、"暴露与评估"、"环境铅暴露与健康"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研讨会的顺利举行必将促进环境与职业医学乃至公共卫生学科的持续发展,为科技和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王晓宇丁瑾瑜洪琪袁东宋彦张伊人余春艳忻霞萍卢伟吴凡
关键词:职业卫生公共卫生国际交流与合作
未婚人工流产女性非意愿首次性行为的相关因素及生殖健康结局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了解非意愿首次性行为与有关因素的关联情况,探索其与人工流产、避孕、生殖道感染等生殖健康事件、健康结局的关联。方法:在上海3家不同等级、常规提供人工流产服务的医院,纳入年龄小于25岁、来院进行人工流产的未婚女性开展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发生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9.6岁,8.4%的调查对象首次性行为是与非固定性伴发生的,15.3%的调查对象首次性行为是非意愿的;首次性行为年龄小、首次性行为与非固定性伴发生的对象较容易发生非意愿首次性行为;发生非意愿首次性行为的对象更早发生人工流产,更可能与非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造成本次意外妊娠,在以后的性经历中更可能有多性伴,更可能曾因为性伴的原因而不使用避孕措施,更可能出现生殖道感染症状。结论:非意愿首次性行为与发生首次性行为的年龄、性伴类型相关,发生非意愿首次性行为会影响青少年今后的性行为模式、危害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
王子亮左霞云楼超华余春艳金红梅
关键词:人工流产青少年
青少年性别角色与性别刻板印象调查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了解目前我国不同类型青少年性别角色发展及性别刻板印象情况,为更好地开展青少年性别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抽样,对全国六个省、自治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5709例不同类型的青少年进行计算机辅助的自填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报告家庭中性别分工较刻板。青少年双性化、未分化和单性化(典型的男性化和女性化)各占约1/3,其中男性青少年中双性化的比例较高,达40%,而未分化和单性化的比例较低。在校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双性化的比例升高,未分化和男性化的比例下降。相当比例的青少年持较刻板的性别角色印象,且对家庭事务领域的性别刻板印象要高于社会和两性关系领域。与家庭结构变量相比,父母在家务分配、决策贡献上是否遵从传统的性别分工更能影响青少年的性别刻板印象。结论:性别教育除帮助青少年进行自我调节、倡导双性化和男性化性别角色的发展外,还必须注重其家庭内性别文化建设。
左霞云廉启国程艳涂晓雯王子亮余春艳楼超华
关键词:青少年性别角色性别刻板印象
小年龄青少年被欺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处于青春早期的小年龄青少年被欺凌的影响因素,为开展进一步相关研究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上海某九年制学校10~14周岁187名在校生进行平板电脑电子问卷测试,运用χ~2检验、连续性校正方法、Fisher确切概率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男生被欺凌人数为29人(36.30%),女生为10人(11.60%),男生被欺凌比例高于女生(χ~2=13.98,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女生中父母没有结婚/住一起的容易受到欺凌(χ~2=6.64,P=0.06);男生中有女性朋友≥4人(χ~2=4.31,P=0.04)、自感未在学校获得老师帮助(χ~2=10.59,P=0.001)、接触老师几乎全为女性(χ~2=6.01,P=0.01)、知道同伴中有人谈恋爱(χ~2=8.11,P=0.04)和喜欢别人(χ~2=14.32,P<0.001)等因素与被欺凌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男生中自感老师帮助过做到最好是被欺凌的保护因素(OR=0.123,95%CI=0.028~0.535),喜欢别人是被欺凌的危险因素(OR=10.280,95%CI=2.245~47.068)。结论应关注男生青春期情感问题,提醒老师加强对男生的帮助,以减少男生被欺凌的可能性。
闫丽左霞云楼超华楼超华涂晓雯廉启国朱倩倩涂晓雯
关键词:欺凌影响因素
六省城乡6~14岁小学生性相关知识水平与知识获得状况调查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了解6~14岁小学生性相关知识水平和知识获得状况,为在小学开展适宜的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6省773名6~14岁小学生中进行计算机辅助的自填问卷调查。结果男生对生理知识的知晓率低于女生,77.9%和74.5%的9~14岁男生不知道遗精和月经是男、女生青春期的主要变化之一;48.0%女生不知道月经是女生青春期的主要变化之一。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但对异性缺乏了解,男生表现更突出(P<0.05)。所有的生理和自我保护知识,农村小学生掌握程度都更差。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地区,家长是主要的来源,母亲的作用更重要,对青春期发育知识缺乏关注。结论应充分调动家长在性教育中的作用,给予男生和农村地区更多关注,多关注月经/遗精等知识,加强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胡塔静左霞云廉启国王子亮余春艳涂晓雯程艳楼超华
关键词:性教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