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国萍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洛阳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副+名结构
  • 2篇信息技术
  • 2篇修辞
  • 2篇语境
  • 2篇语言
  • 2篇教学
  • 1篇信息技术手段
  • 1篇修辞效应
  • 1篇修辞学
  • 1篇隐喻
  • 1篇语料
  • 1篇语料库
  • 1篇语言学
  • 1篇语言学研究
  • 1篇语用视角
  • 1篇认同感
  • 1篇认知语境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认同
  • 1篇社会认同感

机构

  • 7篇洛阳理工学院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渭源县第二中...

作者

  • 9篇常国萍
  • 1篇伍和忠

传媒

  • 2篇洛阳理工学院...
  • 1篇学术交流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黄河科技大学...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 1篇现代语文(上...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云南社会主义...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语用视角下的“副+名”结构被引量:2
2013年
"副+名"结构作为一种崭新的语言现象,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们的关注,他们从多种角度进行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从语用角度看,进入"副+名"结构框架中的副词、名词需要具备内在语用条件和外在语用条件——社会认同感及"副+名"结构对语境的依赖。
常国萍
关键词:社会认同感语境
“副+名”结构中隐喻的运作机制
2012年
"副+名"结构这一特殊的语言形式,始终是不少人研究的对象,但其研究仅建立在对"副+名"结构客观的静态的语法分析或者是纯粹的语义探讨上是不够的。近些年来,现代隐喻理论的长足发展,为科学地解释"副+名"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本文拟用现代隐喻理论的运作机制尝试对"副+名"结构的解释,旨在使"副+名"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常国萍
关键词:隐喻
关联理论视域下的“副+名”结构
2014年
汉语"副+名"这一语言现象,很早就引起了学者们关注,研究成果颇丰。但纵观之前关于"副+名"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组合的合理性、可能性方面,而与之息息相关的话语理解则研究不够。文章运用关联理论,从明示推理、语境效果、最佳关联三个方面对"副+名"结构进行探讨,为"副+名"结构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常国萍
关键词:明示推理认知语境
浅议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被引量:1
2010年
在当前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困惑以及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谈了自己的一点浅显的看法。
常国萍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教学
数据库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
2014年
语料在语言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据库在语言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表现出对语料进行收集、加工、处理的强大优势。将大量的、真实使用下的语言信息经过科学的收集和组织而集成的专供研究使用的语料库已成为语言学家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工具。
常国萍
关键词:数据库语言学语料库
“你懂的”流行语的模因论解读被引量:2
2014年
模因论是近年引进我国的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在流行语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模因用于流行语分析,能为流行语的复制和传播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在模因论的视阈下,解读"你懂的"模因的复制传播过程及意义演变方式,体现文化进化的规律。"你懂的"使用频率之高,范围之大,足以具备强势模因的特性,能成为强势模因与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修辞效应也密不可分。
常国萍
关键词:流行语模因论修辞效应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现代教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在课外辅导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常国萍
关键词:现代汉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现代修辞学视角下的“副+名”结构
2014年
从语法规则上讲,副词不能修饰名词。然而,"副+名"的使用频率大大增加,不合时宜的传统理论在某种意义上已无法解释客观的语言事实,寻找其新的理论去阐释这一语言现象成了必然。现代修辞学理论中语言的显性和潜性为解释"副+名"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副+名"结构与潜语言显性化、"副+名"结构中名词潜词义显性化、"副+名"结构潜性功能显性化三方面的探讨,为"副+名"结构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常国萍
关键词:语言潜性显性
民谣:符号的所指与能指被引量:1
2008年
民谣这一特殊的语言形式,始终成为不少人研究的对象,但是仅仅根据传统的方法对民谣进行单纯的归类是不够的。20世纪,符号学的长足发展,为科学地解释民谣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文章拟借西语符号学理论潜入文本内部,阐发了民谣语作为艺术符号,其能指形式是如何发出审美语义的,即所指层面的一般语义信息与能指层面的审美语义信息之间形成的张力。
常国萍伍和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