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晓晓 作品数:11 被引量:80 H指数:7 供职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柿果实内切-1,4-β-葡聚糖酶基因克隆与定量表达分析 被引量:10 2011年 以成熟期‘富平尖柿’(Diospyros kakiL.‘Fuping Jianshi’)为材料,采用RT-PCR和RACE相结合的方法,克隆柿果实中内切-1,4-β-葡聚糖酶基因(EG)cDNA,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实时荧光PCR定量技术检测采后常温下柿果及GA3、ABA和1-MCP处理柿果软化过程中该EG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特点。试验结果:获得了一个内切-1,4-β-葡聚糖酶基因cDNA,命名为DKEG1(GenBank accession number:HQ222561),长2011bp,编码545个氨基酸,末端含有CBD区域。实时荧光PCR定量技术检测发现常温下对照组柿果采后3d时出现DKEG1基因表达高峰,下降后又逐渐上升,并在12d时出现第2个高峰;赤霉素明显抑制了柿果实在整个后熟过程中DKEG1基因的表达,尽管在6d时也有升高,但与对照相比全程表达量均极低;ABA处理大大提高了DKEG1基因的表达量,没有出现采后3d的表达高峰,但在6~18d期间其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的最高峰值,其表达高峰出现采后9d;1-MCP处理的柿果表达高峰比对照推迟9d,且前期表达量显著降低,但后期又上升。据此推断柿果实DKEG1的表达受乙烯生成和乙烯信号转导的调控,进而参与果实的后熟软化过程。 宋康华 饶景萍 常晓晓 祝庆刚关键词:果实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丙烯和1-MCP处理对采后柿果实ACS和ACO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研究丙烯、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采后柿果实中与乙烯合成相关的ACS、ACO基因特异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中国涩柿的优良品种‘富平尖柿’为试材,于初熟期采收后将果实分别用丙烯、1-MCP处理,在常温下贮藏,定期检测乙烯释放速率及分组织提取RNA进行Northern分析。【结果】丙烯处理促进ACS、ACO基因表达进而促进内源乙烯合成;1-MCP处理抑制ACS、ACO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内源乙烯合成。不过,二者对ACS、ACO基因表达的作用效果在不同组织中差异较大:1-MCP处理对ACS、ACO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在果皮中最明显,其次是果肉、果心部位,果蒂着生部位处最低;丙烯对ACS、ACO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果肉、果心、果皮、果蒂着生部位递增。另外,ACS、ACO基因家族各成员在不同组织的表达也不同,DKACS3基因只在果蒂着生部位表达在其它组织中没有表达,DKACS2基因在丙烯处理果中的4个组织中均有表达。【结论】丙烯处理促进ACS、ACO基因表达,1-MCP处理抑制ACS、ACO基因的表达;ACS、ACO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较大;ACS、ACO基因家族各成员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也不同。 刘乐 饶景萍 常晓晓 弋顺超关键词:丙烯 1-MCP ACC合成酶 ACC氧化酶 矮牵牛花及苹果果实衰老相关转录因子的功能分析 花衰老引起花萎蔫并最终凋谢,严重影响花卉的观赏价值,而果实衰老则使其丧失食用价值,总之,衰老不可逆地降低园艺产品的商品价值。花衰老的生理过程受到体内生长信号以及环境信号的作用,果实采后衰老过程主要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然而花... 常晓晓关键词:矮牵牛 苹果 转录因子 BHLH HD-ZIP 柿果实扩张蛋白基因cDNA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8 2010年 以‘富平尖柿’(DiospyroskakiL.‘FupingJianshi’)果实不同发育时期提取的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扩增得到5个扩张蛋白基因:成熟期CDK-Exp3(1168bp),转色期CDK-Exp4(1120bp)和CDK-Exp5(1018bp),膨大期CDK-Exp6(1129bp)和CDK-Exp7(1121bp);5个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均为765bp,编码254个氨基酸;构建了CDK-Exp3原核表达载体pET-CDK-Exp3,并转化于E.coliBL21(DE3),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表达了一个约43kD的蛋白。 常晓晓 饶景萍 刘乐关键词:果实 扩张蛋白 CDNA克隆 原核表达 不同碳氮比及氮源对菇渣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8 2016年 为探讨菇渣作为无土栽培基质的适宜发酵条件,通过设置不同C/N比(25∶1、30∶1和35∶1)和不同氮源(牛粪、鸡粪和尿素)试验组合,测定分析不同发酵阶段菇渣的发酵温度、积温、体积质量、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大小孔隙比、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值及pH值。结果表明:除氮源对总孔隙度的变化无显著影响外,C/N比和氮源均显著影响其他指标。其中:C/N比为30∶1、氮源为牛粪+尿素和鸡粪+尿素的处理使堆体大于50℃的高温分别持续8、8和9d,即有利于发酵堆体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温,缩短菇渣发酵腐熟的时间;C/N比为30∶1处理的菇渣体积质量、孔隙度从发酵第70天开始均趋于稳定,有利于菇渣的腐熟;氮源为牛粪+尿素和鸡粪+尿素处理的菇渣体积质量、持水孔隙度、pH值和EC值从发酵第70天开始趋于稳定。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菇渣宜采用初始C/N比为30∶1、氮源为鸡粪+尿素或者牛粪+尿素的组合进行发酵。 白永娟 徐炜南 常晓晓 胡晓辉关键词:菇渣 碳氮比 氮源 发酵 无土栽培基质 不同供氮水平对设施黄瓜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本文以基质袋栽培的形式和滴灌水肥一体化的灌溉技术为基础,研究不同供氮水平对以腐熟的牛粪与菇渣的混合物、珍珠岩和蛭石按照1∶1∶1混配为栽培基质的袋培黄瓜的生长、营养品质、养分元素吸收量、利用率和产量的变化情况,以期确定对... 常晓晓关键词:黄瓜 供氮水平 作物产量 塑料大棚 文献传递 硼对“金棚1号”番茄果实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6年 探讨硼肥对番茄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陕西地区主栽番茄品种"金棚1号"为实验材料,采用叶面喷施(L)、营养液混施(W)2种不同施硼方式和1.9、3.8、5.7 mg/L的3种不同硼酸质量浓度处理,以不含硼酸营养液为对照(CK),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挥发性物质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7种处理的番茄果实共检测出79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含醛类、酯类、醇类、烯烃类和酮类等物质。挥发性物质成分总含量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不含硼酸营养液+叶面喷施1.9 mg/L硼酸(L1)>含3.8 mg/L硼酸营养液(W2)>含1.9 mg/L硼酸营养液(W1)>不含硼酸营养液+叶面喷施5.7 mg/L硼酸(L3)>含5.7 mg/L硼酸营养液(W3)>不含硼酸营养液+叶面喷施3.8 mg/L硼酸(L2)>不含硼酸营养液(CK);且共包含了14种特征香气物质,其特征香气成分总含量从高到低排序为:W2>L1>L3>W1>W3>L2>CK。此外,相同硼肥质量浓度不同施用方式和相同施用方式不同硼肥质量浓度水平对番茄特征效应化合物影响不同,含3.8 mg/L硼酸营养液处理番茄果实检测出全部14种特征香气物质,包含果香型、青香型和花香型3种类型香气成分,且果香型香气成分含量最高,其中对香气含量贡献最大的为6-甲基-5-庚烯-2-酮,因而香气成分表现丰富。因此,施用含3.8 mg/L硼酸营养液可以使番茄果实的果香味浓厚且香气物质丰富。 徐炜南 张鑫 张静 张静 丁明 甄爱 常晓晓 白永娟关键词:番茄 硼肥 挥发性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柿果实扩张蛋白基因cDNA克隆及原核表达 扩张蛋白(expansin,EXP)能使植物细胞壁松驰,在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克隆柿果实扩张蛋白基因,对研究柿果实成熟软化机理,进而有效控制柿果实成熟软化进程,延长保鲜期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中国柿... 常晓晓关键词:柿果实 扩张蛋白 RACE 原核表达 文献传递 农业废弃物基质对黄瓜育苗的效果 被引量:16 2017年 以发酵完全的玉米秸秆和菇渣为原料,通过添加不同体积的蛭石、珍珠岩配制成复合基质,设置T1处理(菇渣∶蛭石=1∶2)、T2处理(菇渣∶蛭石=1∶3)、T3处理(菇渣∶蛭石∶珍珠岩=1∶1∶1)、T4处理(玉米秸秆∶蛭石∶珍珠岩=1∶1∶1)、T5处理(玉米秸秆∶蛭石=1∶1)5个处理,以传统的育苗优势基质配方(草炭∶蛭石=2∶1)为对照,以‘津春4号’黄瓜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析黄瓜幼苗的生长指标及生理指标,筛选出适宜黄瓜幼苗生长的复合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在含有菇渣的(T1、T2和T3)处理中,T2处理的各生长指标、根系活力及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根冠比及叶绿素质量分数与对照均无显著性差异,而T1和T3处理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含有玉米秸秆的(T4和T5)处理中,T4处理的生长指标及叶绿素质量分数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且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对照,而T5处理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同时,T2和T4处理的综合评价系数(分别为0.96、0.60)均大于0.50,而T1、T3和T5处理的综合评价系数均小于0.20。综上所述,菇渣∶蛭石=1∶3和玉米秸秆∶蛭石∶珍珠岩=1∶1∶1可以作为黄瓜幼苗基质。 常晓晓 白永娟 白永娟 丁明 胡晓辉关键词:玉米秸秆 基质 黄瓜 柿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3 2009年 以‘富平尖柿’(Diospyros kaki L.cv.FupingJianshi)为材料,采用RACE方法,首次获得了柿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酶(PG)基因的3个全长cDNA(登录号为EU816197、EU816198、EU816199),分别命名为DKPG1、DKPG2、DKPG3。DKPG1全长1616bp,DKPG2全长1654bp,DKPG3全长1545bp。3个基因均含有一个1326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441个氨基酸。通过Blast比对发现该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其他植物已报道的PG基因具有74%~78%的相似性;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的相似性为60%~73%。对GenBank同源性搜索获得的其他植物PG基因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其与葡萄、猕猴桃、桃的亲缘关系近,与大豆亲缘关系较远。 刘乐 饶景萍 常晓晓关键词:CDNA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