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乃鑫
- 作品数:118 被引量:46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天津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细胞凋亡与相关基因bcl-2、bax及c-myc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被引量:4
- 2000年
- 李玉皓王新允张乃鑫宋文静赵晖赵天如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BCL-2BAXC-MYC
- 淋巴结非瘤性碎屑坏死与结核杆菌感染的PCR检测被引量:5
- 1998年
- 淋巴结非瘤性碎屑坏死常见于多种淋巴结疾病。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呈现非瘤性碎屑坏死病变的淋巴结进行结核杆菌DNA的检测,探讨该病变与结核杆菌感染的关系,并对单管巢式PCR法(SNPCR)与普通PCR法(GPCR)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 马鸿达张乃鑫朱钧赵天如王欣李健刘淑萍
- 关键词:结核杆菌PCR淋巴结核
- 伴有滤泡的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伴有滤泡的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简称伴滤泡的PTL-U)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8例伴滤泡的PTL-U和8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并对14例伴滤泡的PTL-U患者进行随访;应用目镜测微尺对这些患者的淋巴结石蜡包埋切片进行形态学半定量观测、免疫表型分析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1)伴滤泡的PTL-U患者中位年龄53岁(4~73岁),男:女=1.57:1。就诊时均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伴B症状(发热、盗汗、体重减轻)8例;(2)数量及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滤泡增生;(3)T区扩大,有数量不等、中等大小、胞质透明的肿瘤细胞浸润,易见核分裂象,平均(59.83±14.39)个/mm。[显著高于对照组(15.50±12.32)个/mm^2,P〈0.05];(4)免疫组织化学示T区主要为弥漫性较单一的T细胞增生占绝对优势;(5)T区Ki-67阳性率均值为(38.24±13.42)%/mm^2[(23.7%~63.0)%/mm^2][显著高于对照组(17.67±8.84)%/mm^2,P〈0.05];(6)TCR基因重排检出率71.4%(10/14)。结论伴滤泡的PTL-U形态学特点具有相对的特征性,结合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临床表现,绝大部分病例是可以诊断的,少数不典型者采用PCR检测基因重排可进一步明确诊断,仍无法确诊者需要长期随访根据病情变化确诊。
- 王微季福水陈辉树张乃鑫张淑英张亮刘恩彬杨晴英方立环孙福军
- 关键词:淋巴瘤T细胞KI-67抗原聚合酶链反应
- 非小细胞肺癌DNA含量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 2000年
-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DNA含量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 35例NSCLC和 5例正常肺组织的DNA含量、凋亡率 ,计算DNA指数、增殖指数。结果 :NSCLC的DNA异倍体出现率为71.43% ,DNA指数、增殖指数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 ,异倍体尤其明显 ;NSCLC的凋亡率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 ,并与DNA指数负相关 (r=- 0 .35 80 ,P =0 .0 0 3 5 )。结论 :DNA含量增加、增殖活性增强和凋亡减少在NSCLC具有普遍意义 ,异倍体尤其明显。
- 李玉皓王新允张乃鑫宋文静赵晖赵天如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流式细胞术DNA细胞凋亡
- 大肠癌和腺瘤中的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表达被引量:27
- 1997年
- 目的通过观察结、直肠腺癌和腺瘤中的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p53、bcl-2的表达状态,探讨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在大肠上皮恶性转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中的作用。方法利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和p53、bcl-2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原位观察32例大肠绒毛状腺瘤和33例大肠乳头状腺癌中的凋亡细胞和p53、bcl-2蛋白阳性表达细胞的密度与分布,以15例非肿瘤大肠粘膜做为对照。结果腺瘤和腺癌中的凋亡细胞密度均显著高于非肿瘤粘膜(P<0.01);腺瘤高于腺癌(P<0.01)。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率和表达强度,腺癌和腺瘤高于非肿瘤粘膜(P<0.01),腺癌的表达强度也高于腺瘤(P<0.05)。腺瘤中bcl-2蛋白表达阳性组的凋亡细胞密度显著低于bcl-2阴性组(P<0.01)。结论细胞凋亡调控异常在大肠癌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bcl-2蛋白在腺瘤和腺癌中均可抑制细胞凋亡,而突变型p53蛋白可能仅在腺癌中起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 孙保存张乃鑫赵秀兰惠京章明放王欣刘易欣
- 关键词:大肠肿瘤腺瘤细胞凋亡调控基因基因表达
- 绿茶儿茶素对于DMBA诱发大鼠乳腺癌前增生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探讨GTC(Greenteacatechins,绿茶儿茶素)对于DMBA(9,10-Dimethylbenz-1,2-anthrancene,二甲基苯蒽)诱发的大鼠乳腺癌前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42只7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空白对照)、B(DMBA灌胃)、C(GTC灌胃)、D(DMBA/GTC灌胃)4组。于实验开始日,B组和D组的大鼠一次性DMBA油溶液灌胃(7mg/100g体重);自实验开始日起,C组和D组的大鼠每日GTC水溶液灌胃1次(80mg/次)。4组大鼠均自由摄食基础饲料和饮用自来水,至实验结束。光镜下(100倍)计量各组大鼠乳腺导管的芽体、实团、乳头状增生和核分裂象等4项增生指标,并计算其平均值(x±s)。结果:1)B组的芽体、实团、芽体+实团、乳头状增生和核分裂象均显著地高于与其对照的A组;2)D组的实团、芽体+实团显著高于与其对照的C组,实团、乳头状增生较C组趋低;3)D组的芽体、实团、芽体+实团和乳头状增生显著低于B组,核分裂象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4)C组的各项增生指标均低于A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持续GTC水溶液灌胃可明显抑制DMBA诱导的大鼠乳腺的癌前增生。
- 高玉彤张乃鑫赵天如田庆伟王永明赵洁
- 关键词:绿茶儿茶素DMBA乳腺癌GTC
- 胃印戒细胞癌和癌旁球样型增生细胞DNA含量的研究被引量:6
- 1998年
- 目的:了解球样异型增生细胞的癌前意义。方法:应用CMIAS-007型图象分析系统检测34例胃印戒细胞癌、44例球样异型增生细胞和15例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的DNA含量。结果:胃印戒细胞癌、球样异型增生细胞和正常胃粘膜之间DNA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及P<0.01)。直方图上,正常胃粘膜细胞呈位于2C区的单峰型。胃印戒细胞癌的众数峰右移,分布分散,各例都有>5C的非整倍体细胞出现。球样异型增生细胞的图象介于两者之间,其中Ⅲ级球样异型增生细胞含有>5C的非整倍体细胞。结论:球样异型增生细胞是一种异常增生细胞,是胃印戒细胞癌的癌前病变。
- 潘彦珞王新允赵天茹张菊芳张金时郑海燕张乃鑫
- 关键词:胃肿瘤印戒细胞癌
- 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诊断——200例次肝穿刺活检的病理组织学分析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肝移值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病理组织学表现 ,探讨相关的病理鉴别诊断。方法 对13 6例 (2 0 0例次 )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肝组织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组织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病理组织学表现为 :汇管区内炎细胞浸润 13 6例 (2 0 0例次 ) ;小叶间静脉和(或 )中央静脉内皮炎 116例 (170例次 ) ;小叶间胆管上皮变性和 (或 )炎细胞浸润 13 6例 (2 0 0例次 ) ;肝细胞和毛细胆管淤胆 10 3例 (15 1例次 ) ;肝细胞水肿和气球样变性 83例 (12 6例次 ) ;肝细胞嗜酸性变和点、灶性坏死 76例 (161例次 )。
- 王政禄张淑英李卉蔡文娟张乃鑫
- 关键词:急性排斥反应病理组织学同种异体肝移植术肝穿刺活检炎细胞浸润
- 胃球样异形增生细胞PCNA表达和DNA倍体分析的研究
- 1998年
-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对34例胃印戒细胞癌及其癌旁球样异形增生细胞(GDC)的PCNA表达和DNA含量进行检测,并以15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1.印戒细胞癌,Ⅰ、Ⅱ、Ⅲ级球样异形增生细胞PCNA阳性细胞指数依次为(74.6±8.2)%,(12.5±8.7)%,(43.3±14.9)%和(68.1±9.1)%。印戒细胞癌,Ⅱ、Ⅲ级GDC分别与对照组(6.5±3.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在DNA直方图上,正常胃粘膜呈位于2C区的单峰型。SCC的众数峰右移,分布分散,各例都有>5C的非整倍体细胞。GDC图像介于二者之间,并且Ⅲ级GDC有>5C非整倍体细胞出现。我们认为GDC是异常增生的细胞,是胃印戒细胞癌的癌前病变。
- 潘彦珞张淑敏王新允张菊芳张金时张乃鑫吕志军
- 关键词:胃肿瘤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
- 病理技术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的讨论(一)被引量:3
- 2002年
- 刘增辉徐东波惠京孙保存张乃鑫
- 关键词:病理技术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