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劲军

作品数:39 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髓核
  • 8篇经痛
  • 7篇硬膜
  • 7篇硬膜外
  • 7篇术后
  • 7篇椎间盘
  • 6篇镇痛
  • 5篇腰椎
  • 5篇腰椎间盘
  • 5篇腰椎间盘突出
  • 5篇手术
  • 5篇疼痛
  • 5篇椎间盘突出
  • 5篇坐骨
  • 5篇坐骨神经
  • 5篇坐骨神经痛
  • 5篇麻醉
  • 5篇关节
  • 4篇再灌注
  • 4篇静脉

机构

  • 39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39篇张劲军
  • 23篇孙来保
  • 11篇魏明
  • 10篇徐康清
  • 8篇黄文起
  • 8篇罗文颖
  • 6篇邹学农
  • 6篇陈秉学
  • 5篇贺秋兰
  • 4篇廖威明
  • 4篇林艺全
  • 4篇刘先国
  • 4篇李梅娜
  • 3篇江楠
  • 3篇陈坚伟
  • 3篇刘松
  • 3篇邓晟华
  • 3篇黑子清
  • 3篇王磊
  • 2篇郑召民

传媒

  • 6篇中山大学学报...
  • 5篇中国实用医药
  • 4篇中国疼痛医学...
  • 3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中国医刊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骨科临床...
  • 1篇广东省医学会...
  • 1篇全国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1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腹腔镜与开腹手术麻醉结局的比较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回顾性评估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腹腔镜与开腹手术麻醉的结局。[方法]同期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行开放手术(A组)和腹腔镜下手术(B组)。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全程监测呼吸和循环状态,术中记录血压、心率,并测定血气值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统计手术、麻醉及复苏时间、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术后恢复情况等指标。[结果]手术、麻醉、复苏、下床、住院时间及出血量腹腔镜手术组均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P<0.01)。术中循环变化在分离暴露肿瘤时组内、组间变化均有明显差异(P<0.05),发生血压、心率剧烈波动者A组明显多于B组(P<0.01),各组循环波动时血浆NE的浓度亦全部明显升高(P<0.01)。腹腔镜组气腹后pH值低于开腹手术组,PaCO2高于开腹手术(P<0.05)。[结论]随着术前充分的准备、手术技巧的提高,围术期嗜络细胞瘤手术麻醉的结局及成本-效益比腹腔镜组优于开放手术组,显示术中循环相对稳定、出血少、手术麻醉时间短、恢复快、活动及出院时间早。
孙来保张劲军刘松魏明汪卫兵黄文起
关键词:肾上腺嗜铬细胞瘤麻醉学全身麻醉
新型腰椎间盘突出致根性神经痛大鼠模型及注药途径的建立
<正>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腰椎间盘突出致根性神经痛大鼠模型和硬膜外腔置管方法。方法:取大鼠尾椎自体微量髓核覆盖于左侧L5背根神经节(DRG)及附近硬膜外腔,从L5半椎板切除处将PE-0503导管向头侧置入硬膜外腔约4mm,...
孙来保魏明张劲军贺秋兰王磊任政华刘先国
文献传递
不同程序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能比较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程序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能。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为药物治疗+局部浸润阻滞;B组30例,为药物治疗+局部浸润阻滞+区域神经干阻滞。口服药物为可塞风8mg,每日1次,曲马多100mg,每日2次,加巴喷定200mg,每日3次。局部浸润阻滞为局部浸润应用0.25%左旋布比卡因2mL/点,每周2次,2周内局麻药加复方倍他米松5mg注射1次。区域神经干阻滞为相应的疼痛区域神经干阻滞,如硬膜外腔阻滞,颈丛神经、肋间神经、椎旁神经阻滞,脊神经后内支、三叉神经分支、枕大及枕小神经等。神经干阻滞2次为1个疗程,相隔3d。治疗期间,对身体虚弱者可留院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如输入丙种球蛋白、白蛋白及多种氨基酸类等。结果:1个月后全部患者精神状态明显好转,A和B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11±1.47和2.23±1.53,与治疗前比较疼痛明显减轻,(P<0.01),且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各组睡眠评分明显提高(P<0.01),饮食评分也明显升高(P<0.01),患者满意度80%。结论:两种程序方法均可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药物治疗+局部浸润阻滞+区域神经干阻滞组止痛效能更佳。
孙来保张劲军雷亚红李扬吴海黄丹勇
关键词:神经痛
炎性痛敏触发术后持久伤害性敏化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建立改良外周炎性痛敏触发切口痛后持久伤害性敏化的动物模型,动态观察术前痛敏对切口痛后持久伤害性敏化大鼠疼痛行为学及脊髓水平蛋白激酶Mζ(PKMζ)的表达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非触发组和触发组,各14只。非触发组大鼠脚底注射0.9%氯化钠溶液5μl,触发组大鼠脚底注射1%角叉菜胶5μl。两组分别于实验前、炎性痛敏后1~6 d以及切口痛后1~10 d观察大鼠对机械和伤害性热刺激的疼痛行为学变化;分别于切口痛前及后1、3、10 d观察脊髓PKMζ的表达。结果实验前所有大鼠机械刺激缩爪阈值(MW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值(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触发组大鼠在注射1%角叉菜胶5μl后出现了短暂的痛阈降低,并于3 d后恢复到基础值;两组大鼠切口痛后均出现活动频繁、跛行、舔咬手术切口等异常行为,与术前比较,两组大鼠的MWT、TWL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切口术后5 d,非触发组大鼠的MWT、TWL逐渐升高,于术后10 d恢复至术前水平,而触发组大鼠MWT、TWL在各时间点均低于非触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这种差异一直持续到观察结束。与非触发组及术前相比,触发组大鼠脊髓背角PKMζ含量迅速升高(P<0.05),并一直维持较高水平至观察结束。非触发组大鼠脊髓背角中PKMζ含量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大鼠脊髓背角中PKMζ免疫阳性细胞均有少量表达,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浅层。与非触发组及术前相比,术后10 d触发组大鼠脊髓背角浅层PKMζ的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非触发组脊髓背角浅层PKMζ的免疫阳性细胞数虽有所增加,但数量明显低于触发组(P<0.05)。结论术前外周炎性痛敏可以触发切口痛后大鼠持久伤害性的敏化状态;脊髓背角PKMζ特异性抑制剂ZIP可以抑制这一敏化状态,这一作用与其特异性抑制脊髓水平PKM�
李坤河李毅牛丽君杨广赵晴文志双张劲军安珂
关键词:蛋白激酶类脊髓
大鼠正常与退变性髓核突出导致神经根性疼痛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正常与退变髓核突出对大鼠疼痛阈值以及背根神经节中TNF-α表达的影响,研究椎间盘退变与神经根性疼痛之间的关系。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18)、假手术组(n=19)、正常髓核(N-NP)组(n=16)和退变髓核(P-NP)组(n=19)。对P-NP组大鼠利用尾椎椎间盘纤维环穿刺的方法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分别取出N-NP组和P-NP组大鼠自体的正常髓核与退变髓核组织,置于手术显露后的腰5左侧神经根处,建立髓核突出致神经根性疼痛动物模型。采用行为学测试的方法分别观察各组大鼠术前1天,术后1、4、7、10、14、21天机械刺激阈值与热刺激阈值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术后第4、14天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TNF-α的表达。结果行尾椎间盘纤维环穿刺后2周,组织学与MRI检查均证实椎间盘组织发生明显退变。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动物未出现明显的痛觉过敏现象,N-NP组和P-NP组大鼠机械性刺激阈值均显著下降,该痛觉过敏现象持续至术后2周消失;与正常髓核组织相比,退变髓核所致机械性刺激阈值下降程度更为严重。各实验组均未发生热刺激阈值的规律性变化。术后第4、14天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背根神经节中未见TNF-α明显表达,而正常及退变髓核组TNF-α表达量均显著升高。结论大鼠尾椎纤维环穿刺是建立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的一种有效方法。与正常髓核组织相比,发生退变的髓核组织可导致神经根性疼痛的加重,提示椎间盘退变过程中释放的炎症因子在疼痛的发生机制中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奎渤张加芳郑召民刘辉张劲军王建儒王太平刘先国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脊神经根疼痛肿瘤坏死因子Α
侧隐窝入路低位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单侧下肢手术的临床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L5~S1侧隐窝入路硬膜外置管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2例常规入路硬膜外穿刺失败的老年患者,采取L5~S1小关节内缘入路进行硬膜外侧隐窝穿刺置管,成功后进行硬膜外麻醉。记录硬膜外给药前后及术毕患者的血压、脉搏、双侧麻醉平面麻醉效果及辅助药物的用量。结果1例穿刺不成功,1例效果欠佳,改全身麻醉,余20例麻醉成功,硬膜外给药后15min18例患者出现双侧平面差异,术后8例仍有平面差异。硬膜外给药给药后15、30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术前比较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5min、手术开始5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术前比较略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隐窝入路低位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下肢手术有效、安全,可作为常规入路椎管内麻醉的备选方法。
张劲军孙来保徐康清罗文颖黄文起
关键词:侧隐窝硬膜外麻醉老年下肢手术
改良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大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08年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改良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大鼠模型,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和分组:选择8月龄SD清洁级雄性大鼠30只(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体重180—250g,随机分为传统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和改良组(10只)。
张劲军徐康清孙来保魏明廖威明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大鼠模型压迫性实验动物雄性大鼠
小针刀复合消炎镇痛液注射治疗跖腱膜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小针刀复合消炎镇痛液注射治疗跖腱膜炎的疗效。方法:对56例跖腱膜炎患者采用跖腱膜跟骨附着点消炎镇痛液注射后再用小针刀进行横断切割和纵行疏通剥离治疗。结果:治疗后随访平均9.6个月,60.7%患者症状完全消失,33.9%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总有效率为94.6%。结论:小针刀复合消炎镇痛液注射治疗跖腱膜炎疗效确切,明确诊断和熟悉解剖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张劲军罗文颖陈坚伟孙来保
氟比洛芬酯减少膝关节置换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吗啡用量被引量:3
2008年
张劲军孙来保徐康清罗文颖魏明
关键词:术后硬膜外镇痛氟比洛芬酯吗啡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硬膜外自控镇痛非甾体消炎药
黄芪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大鼠小肠粘膜iNOS和ET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观察大鼠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素(ET)在小肠粘膜的表达及黄芪对它们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芪组。复制重度失血性休克及复苏动物模型,黄芪于再灌注前静脉注入,造模完成后观察各组动物小肠粘膜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肠粘膜组织诱导型iNOS和ET表达。结果模型组肠粘膜损伤最重,黄芪具有保护缺血-再灌注肠粘膜的作用,对照组肠粘膜无损伤;Chiu’s评分模型组最大,黄芪组次之,对照组最低(P<0·01)。各组肠粘膜均可见到iNOS和ET表达。模型组iNOS表达明显增强,表达的灰度值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黄芪组比对照组有增高趋势,但两组间表达的灰度值无显著性差异。模型组和黄芪组ET表达灰度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组肠粘膜ET表达灰度值虽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黄芪能减少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小肠粘膜组织iNOS表达,这可能与其抗失血性休克再灌注肠粘膜的损伤机制有关。
黑子清张劲军林世清刘克玄陈秉学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小肠粘膜INOS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