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泉
- 作品数:52 被引量:87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肝癌及癌旁组织中抑癌基因p1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在肝癌及癌旁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0例肝细胞癌(HCC)及癌旁肝硬化组织(44例)手术切除石蜡包埋标本进行P16基因蛋白表达的测定,结合临床病理指标(Child分级、肿瘤大小、Edmondson分级,转移及生存期)进行分析。结果p16基因在HCC中的阳性表达48%(24/50),癌旁91%(40/44)。p16基因表达与HCC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4),在分化Ⅰ-Ⅱ级中p16阳性率59%(19/32)明显高于Ⅲ-Ⅳ级的27.8%(5/18)。结论p16基因在HCC的发生及分化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且p16的失活可能发生在HCC的早期。
- 李杰胡宗泽李兆亭李兆亭张清泉田虎王兴国
- 关键词:肝癌P16基因免疫组化
- 肝尾叶结石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 1996年
- 本文报告39例尾叶结石的诊断和治疗。尾叶胆管是肝内结石高发区之一,本组占肝内结石病人的25.16%(39/155)。术前B超检查仅2例做出诊断(2/39),PTC仅2例确诊(2/12),38例是在手术时取净肝外胆管、左、右肝内结石后再行术中B超检查时确诊定位.因此常规的术中B超检查和监督对尾叶结石的显示和定位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尾叶结石的诊断和手术方式进行了讨论.
- 胡宗泽张清泉王兴国李杰李兆亭
- 关键词:肝内结石
- 经十二指肠局部切除壶腹部恶性肿瘤5例报告
- 1996年
- 经十二指肠局部切除壶腹部恶性肿瘤5例报告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50014)张清泉,胡宗泽,王兴国,李杰自1986年11月以来,我们对5例不能耐受胰十二指肠切除的壶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行十二指肠局部切除,取得了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男4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5...
- 张清泉胡宗泽王兴国李杰
- 关键词:壶腹部肿瘤十二指肠肿瘤外科手术
- 原发性肝细胞癌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
- 1999年
- 田虎张清泉胡宗泽李杰王兴国李兆亭
- 关键词:肝细胞癌雌孕激素受体HCC
- 术中B超引导下的肝内结石手术被引量:1
- 1997年
- 182例肝内结石病人行术中B超检查(IOUS),以确定结石部位、分布,显示狭窄与扩张的部位,决定手术方式。待认为结石取净后,再行IOUS,了解有无残石,如发现结石,再行B超引导下取石,直到结石取净或小残石无法取出。本组行不同方式的肝叶切除87例,胆肠吻合术82例.单纯“T”管引流术98例,术毕残石率2087%,术后胆镜取净结石11例,自行排出5例,出院时残石率1208%。IOUS显示肝内结石清晰,定位准确,无损伤,术中可反复使用,可显示隐蔽的结石、异位结石和易被忽视的尾叶结石。
- 胡宗泽张清泉王兴国李杰田虎李兆亭
- 关键词:B超引导肝内结石胆肠吻合术肝叶切除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和复发的关系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 (fit 4 )与肝细胞肝癌 (HCC)转移和复发的关系。方法 :对 5 0例肝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VEGF、VEGF c及fit 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VEGF、VEGF c及其fit 4在肝细胞肝癌中均呈高表达 ,分别为 74 %、6 2 %、4 4% ,与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 .0 1) ;VEGF(或VEGF c)、fit 4的表达强度和表达率与肝癌的转移和门静脉癌栓形成率呈正相关 ,与患者的生存率呈负相关 ,P <0 .0 5。结论 :VEGF、VEGF c、fit 4在肝癌血管生成、癌细胞转移和复发中起重要作用。
- 滕木俭李兆亭胡宗泽张清泉李杰
- 关键词:肝细胞癌血管内皮内皮生长因子
- 不能切除的巨大肝癌的优化综合治疗
- 1993年
- 作者采用优化综合治疗方案治疗1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巨大肝癌,并与传统疗法比较,认为该方案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加大了栓塞的剂量和简化了术后化疗的程序,可改善Ⅱ期肝癌预后,显着延长Ⅲ期肝癌的生存期。
- 张清泉胡宗泽王兴国
- 关键词:肝肿瘤药物疗法栓塞疗法
- P16基因蛋白在原发性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1 6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5 0例肝细胞性肝癌 (HCC)及癌旁肝硬化组织 (44例 )手术切除石蜡包埋标本进行P1 6基因蛋白表达的测定 ,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 (Child分级、肿瘤大小、Edmondson分级 ,转移及生存期 )进行分析。结果 p1 6基因在HCC中表达的阳性率为 48% (2 4 5 0 ) ,癌旁 91 % (40 4 4)。p1 6基因表达与HCC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r =- 0 34 4,P =0 0 1 4 ) ,在分化Ⅰ Ⅱ级中p1 6阳性率为 5 9% (1 9 32 )明显高于Ⅲ Ⅳ级的 2 7 8% (5 1 8)。结论 p1 6基因在HCC的发生及分化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且p1 6的失活可能发生在HCC的早期。
- 李杰李兆亭胡宗泽张清泉王兴国田虎许复郁
- 关键词:肝细胞癌P16基因癌旁组织基因表达
- IOUS诊断肝尾叶胆管结石82例报告
- 2008年
- 刘竞芳滕木俭胡宗泽李杰张清泉王兴国田虎
- 关键词:术中超声手术中
- 16例生存5年以上不能切除大肝癌的优化综合治疗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张清泉胡宗泽王兴国李杰田虎李兆亭
- 关键词:肝肿瘤综合疗法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