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兴国

作品数:46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手术
  • 15篇外科
  • 15篇肝癌
  • 14篇肿瘤
  • 12篇切除
  • 11篇外科手术
  • 8篇胆管
  • 8篇原发性
  • 8篇结石
  • 7篇原发性肝癌
  • 7篇外科治疗
  • 7篇肝肿瘤
  • 6篇切除术
  • 6篇细胞
  • 6篇肝内
  • 6篇肝细胞
  • 5篇细胞癌
  • 5篇肝内结石
  • 5篇肝细胞癌
  • 5篇B超

机构

  • 44篇山东省千佛山...
  • 4篇山东医科大学

作者

  • 45篇王兴国
  • 37篇胡宗泽
  • 35篇张清泉
  • 32篇李杰
  • 29篇田虎
  • 23篇李兆亭
  • 6篇滕木俭
  • 5篇刘竞芳
  • 5篇徐宗珍
  • 4篇刘竟芳
  • 3篇许复郁
  • 2篇刘锋
  • 1篇付真
  • 1篇张洪彬
  • 1篇邹方
  • 1篇修鹏
  • 1篇潘乐玉
  • 1篇王明海
  • 1篇赵兴海
  • 1篇腾木俭

传媒

  • 9篇山东医药
  • 7篇肝胆外科杂志
  • 4篇中华肝胆外科...
  • 4篇中国现代普通...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齐鲁肿瘤杂志
  • 2篇肝胆胰脾外科...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癌症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外科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消化外科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5篇1999
  • 6篇1998
  • 6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肝癌及癌旁组织中抑癌基因p1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在肝癌及癌旁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0例肝细胞癌(HCC)及癌旁肝硬化组织(44例)手术切除石蜡包埋标本进行P16基因蛋白表达的测定,结合临床病理指标(Child分级、肿瘤大小、Edmondson分级,转移及生存期)进行分析。结果p16基因在HCC中的阳性表达48%(24/50),癌旁91%(40/44)。p16基因表达与HCC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4),在分化Ⅰ-Ⅱ级中p16阳性率59%(19/32)明显高于Ⅲ-Ⅳ级的27.8%(5/18)。结论p16基因在HCC的发生及分化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且p16的失活可能发生在HCC的早期。
李杰胡宗泽李兆亭李兆亭张清泉田虎王兴国
关键词:肝癌P16基因免疫组化
肝尾叶结石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1996年
本文报告39例尾叶结石的诊断和治疗。尾叶胆管是肝内结石高发区之一,本组占肝内结石病人的25.16%(39/155)。术前B超检查仅2例做出诊断(2/39),PTC仅2例确诊(2/12),38例是在手术时取净肝外胆管、左、右肝内结石后再行术中B超检查时确诊定位.因此常规的术中B超检查和监督对尾叶结石的显示和定位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尾叶结石的诊断和手术方式进行了讨论.
胡宗泽张清泉王兴国李杰李兆亭
关键词:肝内结石
8例高位胆管肿瘤桥式肝管—十二指肠横段置管内引流报告被引量:1
1993年
恶性肿瘤所致的高位胆管阻塞临床并非少见,往往多行姑息性置管外引流治疗,有的则放弃了治疗。作姑息性置管外引流的病人,术后自身的管具护理困难,易发生逆行性胆系感染,且因胆汁丢失,饮食难以恢复,患者生活质量差;放弃治疗的患者则根本失去了生存的希望。本文报告我院1990年以来对8例高位胆管肿瘤病人进行肝管一十二指肠横段置管内引流的结果,以供借鉴。
张清泉胡宗泽王兴国
关键词:胆管瘤引流术桥式
“桥式”内引流术在肝门胆管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对无法切除的肝门胆管癌患者行“桥式”内引流术的减黄效果和术式优点。方法 对 1990年 1月~2 0 0 0年 10月的 30例无法手术切除的肝门胆管癌患者行“桥式”内引流术 ,根据术中 B超 (IOU S)的扫查结果确定内引流术式 ,并在 IOU S引导下选择扩张的肝内胆管。结果 “桥式”内引流术后 7d总胆红素、转氨酶、谷胺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均明显下降 ,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近期减黄效果明显 ,疗效优良率为 93.33% (2 8/ 30 )。结论 “桥式”内引流术减黄效果可靠 ,疗效满意 ,操作简便 ,并发症少 。
田虎张清泉胡宗泽李杰王兴国李兆亭
关键词:肝门胆管癌内引流术外科手术
肝癌及癌旁组织中p16、nm23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0年
李杰李兆亭胡宗泽张清泉王兴国田虎许复郁
关键词:肝癌癌旁组织P16基因NM23基因基因表达
肝内胆管结石468例的诊治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总结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了468例肝内结石病人的诊断方法。手术方式、并发症。结果 由于坚持专业人员参与术前B超+术中B超检查,纤胆镜检查取石,术后胆镜取石的贯序治疗,使病人出院时残石率为8.1%,取得了优异的疗效。结论 (1)专业人员参与术前B超检查是有益的;(2)术中B超检查、监督、引导取石是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3)切除含病灶的肝叶是治疗肝内结石的有效手段;(4)术后胆镜取石是进一步降低残石率的好方法。
胡宗泽张清泉滕木俭王兴国李杰田虎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
术中B超与胆镜联用降低胆道结石残石率130例观察被引量:1
1992年
自1986年3月至1991年3月,我科在130例肝内外胆道结石手术中应用B超与胆镜,有效地减少了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现报告如下。一。
张清泉胡宗泽王兴国刘竟芳
关键词:胆结石超声波诊断
一种汤勺形刃口的手术用剪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汤勺形刃口的手术用剪刀,属于普通外科手术器械制造技术领域。由剪刀左臂、剪刀右臂、铰接轴、汤勺形刃口、曲面刀刃、把手和复位弹簧组成,其中,剪刀左臂或剪刀右臂分别与汤勺形刃口部分连接为一个整体,并通过其中部...
王兴国赵兴海张洪彬
文献传递
腹腔镜辅助射频消融术治疗特殊部位肝癌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射频消融术治疗特殊部位肝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势,并评估其疗效。方法:为35例肝癌患者、42枚特殊部位肝肿瘤行腹腔镜辅助射频消融术(laparoscop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LRFA)。其中原发性肝癌29例,转移性肝癌6例。32例曾行介入栓塞治疗。单发肿瘤30例,直径1~6.5 cm;多发5例,直径2.5~5.5 cm。热辐射损毁范围一般超过肿瘤直径0.5~1 cm。结果:35例均成功施行LRFA,7例患者术后少量腹水形成,3例反应性右侧胸腔积液,35例转氨酶升高,无围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瘤体完全消融率95.24%(40/42),AFP下降率为96.29%(26/27),CEA下降率100%(6/6)。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4.29%及57.15%。6例术后复发,复发率17.14%(6/35),复发时间5~22个月,死亡原因为肝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和肿瘤复发转移。结论:LRFA为特殊部位肝癌的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经济、微创的方式,可推广应用。
田虎付真刘竞芳李杰徐宗珍刘锋王兴国
关键词:肝肿瘤射频消融术腹腔镜检查腹腔镜超声
高位胆管肿瘤阻塞胆—肠置管“桥式”内引流的临床应用
1999年
恶性肿瘤所致的高位胆管阻塞临床并非少见,由于肿瘤位于肝门部,尽管近年来根治性切除率显著提高(54%),但仍有不少病例仅行姑息性置管外引流[1]。术后管具护理困难,易发生逆行性胆系感染,且胆汁完全丢失,消化机能障碍,生活质量差。我院自1990年3月至1...
张清泉胡宗泽王兴国李杰田虎
关键词:胆管肿瘤引流术并发症胆管阻塞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