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蕴萍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市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大连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益气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2篇活性
  • 2篇急性肺损伤
  • 2篇肺癌
  • 2篇肺泡
  • 2篇肺泡表面
  • 2篇肺泡表面活性
  • 2篇肺泡表面活性...
  • 2篇肺损伤
  • 2篇干细胞
  • 2篇干细胞动员
  • 2篇表面活性物质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炎性因子表达
  • 1篇腰间盘
  • 1篇腰间盘突出

机构

  • 9篇大连市友谊医...
  • 2篇大连市中医医...
  • 1篇大连市第三人...
  • 1篇大连市中心医...

作者

  • 9篇张蕴萍
  • 4篇宋静
  • 3篇孙国钧
  • 2篇王晓渤
  • 1篇胡希红
  • 1篇金艳霞
  • 1篇胡晓慧
  • 1篇缪丹
  • 1篇马晓妍
  • 1篇金鑫
  • 1篇南迪
  • 1篇王俊波
  • 1篇吴爽
  • 1篇刘菲
  • 1篇张静

传媒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益气消征方对Lewis荷瘤小鼠肿瘤抑制及免疫调节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通过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相关生化指标检测,探讨自拟益气消征方对其肿瘤抑制及免疫功能的调节影响。方法:选取SPF级C57BL/6小鼠,采用动物移植性肿瘤实验法,在实验小鼠右腋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从而成功制备小鼠荷瘤实验模型。给予高、中、低不同剂量的自拟益气消征方,分别检测抑瘤率;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肝指数;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①益气消征方和DDP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均显示了明显的肿瘤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剂量中药组组间比较差异部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DDP组、高、中剂量组脾指数、胸腺指数、肝脏指数较肿瘤对照组增高,且差异具显著性(P<0.05);③DDP组及益气消征方所有剂量组别血清TNF-α、IL-2和IL-6水平,较肿瘤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消征方各剂量组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有较好的抑制率,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临床效果。
孙国钧张蕴萍宋静王晓渤王佛有
关键词:小鼠
不同剂量益气消征方对Lewis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VEGF表达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通过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相关指标检测,探讨自拟益气消征方对其肿瘤抑制的相关机制。方法:选取SPF级C57BL/6小鼠,采用动物移植性肿瘤实验法,在实验小鼠右腋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从而成功制备小鼠荷瘤实验模型。给予高、中、低不同剂量的自拟益气消征方,分别检测抑瘤率,小鼠脾指数、肝指数,Realtime-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VEGF的蛋白含量。结果:(1)益气消征方各剂量组瘤重均低于肿瘤对照组(P<0.05或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2)益气消征方高、中剂量给药组脾指数、肝脏指数,较肿瘤对照组呈明显增高趋势,差异具显著性(P<0.05);(3)益气消征方所有剂量给药组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 mRNA含量,均较肿瘤对照组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各组较肿瘤对照组差异均呈下调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消征方各剂量组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有较好的抑制率,并能有效减低肿瘤血管形成率,且能保护实验动物的细胞免疫器官,增强小鼠免疫功能,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临床效果。
孙国钧张蕴萍宋静王晓渤王佛有
关键词:小鼠VEGF
干细胞动员对ALI大鼠TNF-α、IL-1β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保护作用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动员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2组大鼠建立ALI模型,其中观察组模型建立后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 G-CSF),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在干预后3 d、7 d和14 d每组处死10只,采用HE染色观察各期辐射状肺泡计数(RAC)值和湿/干重比,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TNF-α、IL-1β水平,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rd U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SP-A)表达。结果观察组伤后3 d、7 d和14 d肺组织湿/干重比、IL-1β和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后3 d、7 d和14 d RAC值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后3 d、7 d、14 d Brd U和SP-A双标阳性细胞标记率分别为(0.74±0.13)%、(1.40±0.23)%和(2.33±0.31)%,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干细胞动员对ALI起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涉及多种机制。
宋静张蕴萍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白介素1Β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36例被引量:3
2012年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破坏、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以食欲减退、脘腹胀满、呃逆、胃脘隐痛等症为主。笔者应用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6例,取得较好疗效。
孙国钧张蕴萍吴爽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四君子汤加减
超声联合人工智能技术评估对肌少症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人工智能技术评估肌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到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肌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肌少症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30例非肌少症志愿者作为非肌少症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超声联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股四头肌厚度,以CT检测结果,计算骨骼肌指数(SMI)作为金标准,采用Spearman分析肌肉厚度与SMI的相关性。最后,建立ROC曲线与金标准进行比较,分析超声联合人工智能技术评估对肌少症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心衰史、吸烟史、饮酒史及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因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前白蛋白、血肌酐、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表达水平等项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肌少症组股四头肌骨骼肌厚度、SMI明显低于非肌少症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股四头肌骨骼肌厚度与SMI水平呈正相关(r=0.579,P<0.018);超声联合人工智能技术中股四头肌骨骼肌厚度对肌少症诊断的最佳阈值为11.23mm。超声联合人工智能技术评估对肌少症的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8.26%与95.63%,且与CT金标准诊断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联合人工智能技术对肌少症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且有希望成为肌少症诊断的简单、有效方式,为患者的临床干预提供可靠依据。
刘菲张静胡希红胡晓慧张蕴萍缪丹金鑫马晓妍金艳霞卢成华
关键词:超声人工智能技术CT
综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予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35例予止痛药物联合骶裂孔注射治疗,疗程均为3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张蕴萍南迪王俊波
关键词:综合疗法腰间盘突出症
肺癌并上腔静脉综合征介入治疗4例
2003年
张蕴萍
关键词:肺癌并发症上腔静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化疗放疗
干细胞动员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和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干细胞动员对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大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和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动员组、对照组和正常组各10只。正常组正常饲养,不做处理;动员组和对照组建立内毒素诱导的ALI大鼠模型,动员组于ALI模型建立后即刻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30μg/(kg·d),连续5d;对照组于ALI模型建立后即刻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5d。3组大鼠采用组织病理学检查检测肺组织辐射状肺泡计数,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肺组织中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pulmonary surfactant protein,SP)-A、SP-C和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5,AQP5)表达情况。检测3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数、总蛋白渗出量及肺组织湿干比,采用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6、核因子-κB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端粒酶逆转录酶阳性率,采用AnnexinV-FITC/PI法检测肺细胞凋亡率。结果动员组和对照组肺组织辐射状肺泡计数(14.32±1.34、9.33±2.13)及SP-C mRNA(0.76±0.07、0.46±0.06)、AQP5mRNA(0.76±0.08、0.54±0.07)和SP-A mRNA(1.01±0.24、0.56±0.13)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组(18.12±2.23、0.95±0.08、0.99±0.12、1.39±0.23),对照组低于动员组(P<0.05);动员组和对照组肺细胞凋亡率[(13.23±3.21)%、(29.23±3.18)%]及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数[(13.34±3.23)×109/L、(16.67±3.14)×10~9/L]、总蛋白渗出量[(0.73±0.15)、(1.33±0.34)g/L]及肺组织端粒酶逆转录酶阳性率(20.00%、60.00%)均高于正常组[(8.23±2.78)%、(7.78±2.78)×10~9/L、(0.23±0.09)g/L、0],对照组高于动员组(P<0.05);动员组和对照组肺组织湿干比(4.56±0.67、6.61±1.12)均低于正常组(8.12±1.46)(P<0.05),动员组低于对照组(P<0.05);动员组和对照组肺泡灌洗液白细胞介素-6[(127.78±12.34)、(177.43±23.64)pg/L]、转化生长因子-β1[(174.54±33.46)、(333.43±45.42)pg/L]、核�
宋静张蕴萍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干细胞动员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炎性因子
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评价康莱特注射液治疗 31例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康莱特注射液 2 0 0ml,每天一次静滴 ,连续 2 1天为一个疗程 ,间隔 3~ 5天 ,进行下一疗程 ,至少两疗程。结果 完全缓解 (CR) 1例 ,部分缓解 (PR) 9例 ,稳定 (NC) 15例 ,进展 (PD) 6例。多数病人治疗后精神、食欲、睡眠明显改善 ,疼痛减轻 ,无化疗的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 ,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康莱特注射液对晚期肺癌有一定疗效 ,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蕴萍
关键词:康莱特注射液晚期肺癌生活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