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颋

作品数:27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棘球蚴
  • 11篇棘球蚴病
  • 7篇绦虫
  • 7篇抗原
  • 7篇棘球绦虫
  • 7篇虫病
  • 5篇血清
  • 5篇细粒棘球绦虫
  • 5篇包虫
  • 5篇包虫病
  • 4篇蛋白
  • 4篇生物信息
  • 4篇生物信息学
  • 4篇细粒棘球蚴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3篇血吸虫
  • 3篇原虫
  • 3篇日本血吸虫
  • 3篇索拉非尼

机构

  • 27篇中国疾病预防...
  • 7篇复旦大学
  • 7篇甘肃省疾病预...
  • 4篇内蒙古民族大...
  • 3篇益思美诠生物...
  • 2篇西藏自治区疾...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兰州大学
  • 1篇鸟取大学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甘孜州疾病预...

作者

  • 27篇张颋
  • 19篇胡薇
  • 14篇徐斌
  • 10篇陈军虎
  • 6篇莫筱瑾
  • 6篇陈英
  • 5篇陈绅波
  • 5篇鞠川
  • 4篇冯宇
  • 4篇王越
  • 4篇党志胜
  • 4篇沈海默
  • 3篇樊艳婷
  • 3篇贾利芳
  • 3篇周晓农
  • 3篇王东
  • 3篇肖宁
  • 2篇奥·乌力吉
  • 2篇李凡
  • 2篇格鹏飞

传媒

  • 4篇中国寄生虫学...
  • 4篇中国血吸虫病...
  • 3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疾病监测
  • 1篇疾病预防控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本血吸虫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
2020年
目的鉴定日本血吸虫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SjEGFR),并阐明其在日本血吸虫生长和生殖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通过5’-RACE和3’-RACE扩增、测序获取SjEGFR基因全长片段。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16、18、20、22、24、26 d)表达情况。使用整条虫体原位杂交法对感染24 d的日本血吸虫雌、雄虫SjEGFR基因转录本进行定位。通过体内持续RNA干扰(RNAi)技术特异性敲低SjEGFR基因,待虫体发育至30 d收集虫体。统计分析雌、雄虫回收数量以及虫体长度,通过明矾卡红染色观察虫体生长发育情况。结果首次鉴定了SjEGFR基因,其结构具有一个保守的酪氨酸激酶位点。整条虫体原位杂交定位显示该基因转录本在虫体各处均有表达,在雌、雄虫肠道部位呈现出明显着色的高表达。体内RNAi显示,SjEGFR基因表达被特异性敲低后,雌、雄虫生长受阻。RNAi组雌虫子宫内无虫卵,肠道内无色素沉积、卵黄腺发育迟滞、卵巢发育受阻;雄虫呈现睾丸个数减少、体积变小,出现了更多未成熟的精母细胞。结论特异性敲低SjEGFR基因表达可影响日本血吸虫生长和生殖发育,阻滞虫卵产生。
相慢玉李健罗芳孙成松朱炳宽王吉鹏莫筱瑾张颋徐斌冯正胡薇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生殖
抗癌小分子化合物索拉非尼在治疗肝包虫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涉及抗癌小分子化合物索拉非尼在治疗肝包虫病中的应用。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索拉非尼类化合物的用途,它被用于制备一组合物或制剂,所述组合物或制剂(a)用于治疗肝包虫病;和/或(b)用于治疗泡型棘球蚴病。与现有...
党志胜肖宁周晓农胡薇张颋徐斌沈海默陈军虎
细粒棘球绦虫丙酮酸脱氢酶的重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5年
目的克隆表达细粒棘球绦虫丙酮酸脱氢酶(EgPDH)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与分析。方法提取细粒棘球绦虫Total-RNA并反转录成c DNA,以此为模板扩增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连接至p ET28b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重组表达。采用Signal P4.1、TMHMM sever v.2.0和Target P1.1对EgPDH编码蛋白序列分别进行信号肽、跨膜区及亚细胞定位的预测。采用SMART分析EgPDH编码蛋白结构域,用BLASTP和Gene Doc进行EgPDH同源序列比对及保守位点分析,并采用MEGA6软件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成功克隆并构建重组质粒p ET28bEgPDH,目的基因大小约1 080 bp,重组蛋白以可溶性形式表达。EgPDH为信号肽的分泌蛋白,并含转酮酶结构域,其高度保守酶活性位点分别为Glu57、Leu72、Ile86、Phe114。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EgPDH与多房棘球绦虫PDH亲缘关系最近。结论成功克隆表达了细粒棘球绦虫EgPDH基因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功能奠定了基础。
陈英奥·乌力吉张颋吴群峰党志胜陈军虎胡薇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丙酮酸脱氢酶克隆生物信息学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2020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州)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病例特征及流行趋势,旨在为遏制本地疫情扩散及外地疫情输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第二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呼吸道样本采集,通过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对其呼吸道样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特征、疫情趋势及聚集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54例COVID-19病例的682名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发现确诊病例3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截至2020年2月28日,甘孜州累计报告COVID-19病例96例,其中确诊病例78例,无症状感染者18例。5例有湖北省武汉市旅居史的输入性确诊病例构成本次疫情流行曲线的早期波峰,本地73例确诊病例及18例无症状感染者通过共同聚集性活动使COVID-19疫情进一步扩散。结论甘孜州累计报告COVID-19病例96例,家庭及宗教(寺庙法会及丧葬礼念经)聚集性活动为本次疫情发生的高危传播因素,无症状感染者以中青年人居多,早期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严格隔离医学观察、对无症状感染者进行及时检测、对高龄确诊病例进行及时救治,可有效降低传染率和死亡率。
高海军张颋许光荣叶萍秦忠雪段勇军
关键词: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
一种新的棘球蚴病诊断抗原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棘球蚴病诊断抗原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细粒棘球绦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chinococcus granulosus Cystatin,EgCystatin)或其基因、或其检测试剂的用途,它...
张颋陈英胡薇冯宇陈军虎王东贾利芳莫筱瑾陈绅波徐斌
血清IgG唾液酸化修饰在肝棘球蚴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索血清IgG唾液酸化修饰在肝棘球蚴病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西藏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青海省2014—2016年的98例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和29例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血样,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12月的30例肝癌住院患者血样,广西医科大学体检科22份健康体检者血样。提取各组血样的血清,每份50μl,采用基于荧光色谱的糖组学技术对血清中IgG的唾液酸化修饰进行定量分析。使用Protein G琼脂糖纯化试剂盒分离纯化血清中的IgG。取50μg纯化后的IgG样品,在25 mmol/L二硫苏糖醇溶液和50 mmol/L碘乙酰胺溶液中进行还原烷基化反应后加入1μl N‑糖苷酶缓冲液,酶解后采用石墨化碳小柱进行糖链的富集并将其冷冻干燥后溶于二甲基亚砜和冰醋酸的7∶3(v/v)混合溶液中,快速加入5 mmol/L的2‑氨基苯酰胺溶液和10 mmol/L氰基硼氢化钠溶液各50μl,反应2 h后,使用石墨碳小柱纯化。将标记后的糖链在Waters Acquity UPLC(H‑Class)系统上进行亲水色谱柱分离,荧光检测器设置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30 nm和420 nm,分析样品的单唾液酸化修饰、双唾液酸化修饰以及总唾液酸化修饰。采用Empower 3软件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SPSS 25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的比较采用D’Agostino&Pearson omnibus正态分布检验(P1值)与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P2值),两两之间的比较采用Tukey’s multiple comparisons test分析(P3值)。结果IgG糖链的色谱图共检测到21个IgG糖链峰,其中单唾液酸化修饰糖链5种,分别为FA2BG1S1(17.79 min)、A2G2S1(19.02 min)、A2BG2S1(20.02 min)、FA2G2S1(20.27 min)和FA2BG2S1(21.13 min);双唾液酸化修饰糖链4种,分别为A2G2S2(22.70 min)、A2BG2S2(23.29 min)、FA2G2S2(23.78 min)和FA2BG2S2(24.26 min)。各组血清样品各类唾液酸化修饰的含量均具有正态分布特性(P1>0.1)。肝细粒棘球蚴病组、肝多房棘球蚴病组血清IgG单唾液酸化修
封晓晓白玛央金张颋陆豪杰魏黎明
关键词:棘球蚴病
日本血吸虫SjPPase重组抗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本血吸虫无机焦磷酸酶(SjPPase)重组抗原蛋白,是可以催化无机焦磷酸盐(PPi)水解生成磷酸盐的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重组抗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日本血...
陈军虎吴群峰陈绅波王越张颋徐斌胡薇
文献传递
基于功能基因组的重要寄生虫病防治基础科研支撑平台及应用
胡薇李园园樊春海陈军虎张皓冰徐斌张颋于复东陈家旭汪俊云
寄生虫病在中国仍然是一个古老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现阶段由于诊断和治疗等技术的落后,严重阻碍了防治工作的进展。因此迫切需要发展一个新型的现代化高通量技术支撑平台,推动中国寄生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的革新。该项目针对上述问题进行...
关键词:
关键词:寄生虫病防治诊断试剂盒抗寄生虫药物
泡球蚴持续感染对小鼠肝脏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评价泡球蚴持续感染对小鼠肝脏纤维化的影响,为研究泡型棘球蚴病肝纤维化进展及其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以泡球蚴感染长爪沙鼠血清(25、50、100μL)和泡球蚴及其生发层细胞、原头节分别对肝星状HSC-T6和LX-2细胞进行体外刺激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HSC-T6细胞培养上清中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1,Col1)和α-平滑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量。收集泡球蚴感染1、2、4、6、8个月小鼠血清和肝脏,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Col1和α-SMA含量,采用天狼猩红染色法动态观察肝脏胶原纤维沉积情况。结果泡球蚴感染沙鼠血清体外可诱导HSC-T6和LX-2细胞增殖,不同血清剂量组细胞增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HSC-T6=126.50、FLX-2=201.50,P均<0.05);其中100μL血清对HSC-T6和LX-2细胞促增殖率最高,HSC-T6和LX-2细胞增殖率分别为(573.36±206.34)%和(940.38±61.65)%。泡球蚴感染沙鼠血清体外刺激后,HSC-T6细胞培养上清中Col1和α-SMA蛋白含量均上升;且以100μL血清刺激后Col1和α-SMA含量最高,分别为(20.99±2.01)ng/m L和(305.52±16.67)pg/mL。泡球蚴及其生发层细胞、原头节均可体外诱导HSC-T6和LX-2细胞增殖,增殖率分别为(142.65±9.17)%和(189.99±7.75)%、(118.55±8.96)%和(122.54±0.21)%、(156.34±17.45)%和(160.59±31.41)%,不同刺激组细胞增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HSC-T6=11.24、FLX-2=47.72,P均<0.05);泡球蚴及其生发层细胞、原头节刺激后,HSC-T6细胞培养上清中Col1和α-SMA含量均增高;且以泡球蚴作用最为明显,Col1和α-SMA含量分别为(4.43±2.23)ng/mL和(285.20±90.67)pg/mL。泡球蚴感染后1~8个月,小鼠肝脏中胶原纤维沉积持续增加;小鼠血清中Col1水平在感染后6个月达最高,为(280.26±23.04)ng/mL;α-SMA水平在感染后8个月达最高,为(33.68±4.45)ng/mL。结论泡球蚴持续感染可促进肝�
高海军庞华胜孙旭冬张颋张颋景涛莫筱瑾莫筱瑾
关键词:泡球蚴肝星状细胞胶原纤维原头节
一种棘球蚴病诊断抗原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棘球蚴病诊断抗原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细粒棘球绦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chinococcus granulosus Cystatin,EgCystatin)或其基因、或其检测试剂的用途,它...
张颋陈英胡薇冯宇陈军虎王东贾利芳莫筱瑾陈绅波徐斌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