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兴涛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荧光
  • 3篇荧光光谱
  • 3篇土大黄
  • 3篇土大黄苷
  • 3篇牛血清白蛋白
  • 3篇光谱
  • 2篇蛋白质
  • 2篇牛乳铁蛋白
  • 2篇紫外
  • 2篇紫外光
  • 2篇紫外光谱
  • 2篇介导
  • 2篇介导作用
  • 2篇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人血清白
  • 1篇人血清白蛋白
  • 1篇中药
  • 1篇中药活性

机构

  • 4篇塔里木大学
  • 4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4篇郭明
  • 4篇徐兴涛
  • 2篇李铭慧
  • 2篇吴志武
  • 1篇冉晓云
  • 1篇高兴军
  • 1篇王燕
  • 1篇钱慈

传媒

  • 2篇药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药活性成分土大黄苷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机制研究被引量:21
2011年
应用荧光光谱法结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土大黄苷(rhaponticin,RT)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结合反应机制,并考察了金属离子的介导作用。依据不同理论模型测定了反应体系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并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了荧光猝灭机制。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确定了授体-受体间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采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RT对HSA分子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理论模型计算出的结合参数基本相符并显示出RT与HSA的结合反应为形成静态复合物,说明RT在生理条件下能被HSA载运至靶位发挥药效。RT对HSA分子结构域微区构象产生影响,造成亚结构域IIA、IIB的疏水性改变。Co(Ⅱ)、Ni(Ⅱ)的介导作用在RT-HSA反应中起桥联作用并增强RT-HSA的相互作用,即在生理条件下,Co(Ⅱ)、Ni(Ⅱ)对RT药效的发挥起促进作用。
郭明徐兴涛吴志武
关键词:土大黄苷人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紫外光谱介导作用
蛋白质分子间相互作用影响土大黄苷-蛋白质组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荧光光谱结合全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研究土大黄苷(rhaponticin,RT)与混合蛋白质组[BSA(bovine serum albumin)-BLF(bovine lactoferrin)]的相互作用,分析其相互作用的影响因子。荧光光谱实验表明,药物RT猝灭混合蛋白质组的荧光强度,蛋白质组的最大发射波长明显红移,表明RT与蛋白质组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该相互作用受蛋白质组中单组分蛋白质分子间相互作用及不同组分蛋白质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本工作建议用总体微环境因子(IOM)来定量表达影响RT-混合蛋白质组之间相互作用的溶液微环境因素。全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实验表明,药物RT与混合蛋白质组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蛋白质组中各组分蛋白质分子二级构象均发生了变化,分子结构不同,构象变化程度差异明显。蛋白质组中单组分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蛋白质分子二级构象变化,浓度与比例不同,相互作用不同,影响分子构象变化程度不同。荧光光谱与红外光谱结果基本一致,可为研究RT与BSA-BLF蛋白质组相互作用提供探讨性参考。
郭明王燕徐兴涛
关键词:土大黄苷牛血清白蛋白牛乳铁蛋白
土大黄苷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机制及金属离子的介导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应用荧光光谱法结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中药分子土大黄苷(rhaponticin,RT)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 albumin,BSA)的结合反应机制,并考察了金属离子的介导作用。依据不同理论模型测定了反应体系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并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了荧光猝灭机制。根据Fō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确定了授体-受体间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采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RT对BSA分子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理论模型计算的结合参数基本相符并显示出RT与BSA结合反应形成了稳定的静态复合物,RT对BSA分子的结构域微区构象产生了影响,导致BSA相应结构微区疏水环境改变。金属离子钴(Ⅱ),镍(Ⅱ)竞争RT与BSA的结合反应,使BSA-RT的结合距离发生改变。同时,提出了一个新变量-伸展度ED的计算公式,以此定量表征药物分子对蛋白质分子微区构象的影响。
徐兴涛郭明吴志武李铭慧高兴军钱慈
关键词:土大黄苷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紫外光谱金属离子
Cu^(2+)离子与蛋白质混合体系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2012年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Cu2+离子与血清蛋白质混合组份体系的结合反应机制,测定了反应体系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探讨了荧光猝灭机理。同时探索了Cu2+与蛋白质混合组份体系及单一组份体系相互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混合组份体系中,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与牛乳铁蛋白(Bovine lactoferrin,BLF)分子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混合组份体系中BSA/BLF与Cu2+的相互作用,Cu2+与蛋白质混合组份体系相互作用并非蛋白质单组份体系作用之和。分析实验数据,首次发现当BSA/BLF达到临界比值时,金属离子与混合蛋白质组份相互作用过程中出现了蛋白质分子的"契合"现象。文章利用生物酶反应机制中的酶活性部位柔性假说合理解释了Cu2+与血清蛋白质混合组份体系相互作用中的"量敏效应"。
冉晓云郭明徐兴涛李铭慧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牛乳铁蛋白CU2+荧光光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