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小龙

作品数:12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8篇骨细胞
  • 7篇破骨
  • 7篇破骨细胞
  • 7篇坏死
  • 7篇骨头
  • 7篇股骨
  • 7篇股骨头
  • 6篇骨坏死
  • 6篇成骨
  • 6篇成骨细胞
  • 5篇头坏死
  • 5篇骨头坏死
  • 5篇股骨头骨
  • 5篇股骨头坏死
  • 4篇唑来膦酸
  • 3篇破骨细胞活性
  • 3篇股骨头骨坏死
  • 2篇压痕
  • 2篇软骨

机构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兰州军区乌鲁...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徐小龙
  • 10篇王程
  • 9篇卢世璧
  • 9篇彭江
  • 6篇袁雪凌
  • 5篇汪爱媛
  • 5篇许文静
  • 5篇苟文隆
  • 5篇王玉
  • 4篇郭全义
  • 3篇刘舒云
  • 2篇王鑫
  • 2篇孟昊业
  • 2篇苟文龙
  • 1篇卢强

传媒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第六届《中华...

年份

  • 1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局部应用唑来膦酸防治股骨头骨坏死塌陷
目的:建立大鼠股骨头骨坏死动物模型,观察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载体,局部应用唑来膦酸(zoledronate acid,ZOL)防止大鼠股骨头骨坏死...
徐小龙孟浩业王程苟文隆王玉彭江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唑来膦酸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一种多孔脱细胞的组织工程软骨支架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脱细胞的组织工程软骨支架,即通过将组织工程软骨材料经过打孔处理后,利用脱细胞方法制备的组织工程软骨支架,使其不但具三维多孔性,而且具有较强生物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该组织工程软骨支架适用于负重区软骨缺...
彭江徐小龙王玉王程卢世璧许文静汪爱媛郭全义
文献传递
双膦酸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8
2015年
双膦酸盐(BPs)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疾病的特点是过度的骨吸收,包括骨质疏松、骨转移癌和Legg-CalvePerthes疾病了40年。BPs是特异性和被分为两个主要群体的基础上他们的不同分子的行为模式:amino-BPs(含氨基的BPs)、non-amino-BPs(不含氨基的BPs)。amino-BPs和non-amino-BPs可以防止成骨细胞和骨细胞凋亡。综述了分子机制的行动BPs的骨头,尤其是发现BPs直接发病影响成骨细胞和骨细胞和BPs在临床应用的现状。
王鑫徐小龙
关键词:二磷酸盐破骨细胞成骨细胞
人股骨头骨坏死骨微观结构、力学特性及成、破骨细胞活性的区域性分布特征
目的 对人股骨头骨坏死标本不同区域的骨微观结构以及成、破骨细胞活性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收集我院201 1年至2013年非创伤性股骨头骨坏死病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股骨头标本10例(Ficat Ⅳ期),其中男性6例,女性4...
王程徐小龙袁雪凌苟文隆彭江卢世璧
关键词:骨坏死股骨头MICRO-CT纳米压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促小鼠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 SC )迁移归巢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方法6周龄健康成年雄性清洁级C57/BL小鼠65只,体重17~25 g ,采用外力冲击方法制备闭合性股骨骨折内固定模型,7 d后将小鼠分为3组:间充质干细胞(MSC)组(n=35)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 mL ,0.5 h后注射内含1×106个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FP‐BMSC)溶液0.5 mL ;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AMD3100)组(n=15)尾静脉注射1 mmol/L AMD3100(CXCR4受体的特异性阻断剂)0.5 mL ,0.5 h后注射内含1×106个RFP‐BMSC的溶液0.5 mL ;对照(CON)组(n=15)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mL,0.5h后再次注射生理盐水0.5mL。造模成功后14、28、42d采用冰冻切片荧光示踪法观察M SC组小鼠RFP‐BM SC归巢情况,并在28 d后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BM SC位置和骨桥蛋白(OPN)及骨钙素(OCN)的表达;14、42 d后分别采用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3组组织切片骨痂形成情况,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生物力学检查,评价3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骨折后28 d MSC组有大量RFP‐BMSC迁移至骨折处聚集,且高度表达OPN与OCN。14 d后病理组织切片染色结果显示,CON组与AMD3100组以软骨成分为主,而 MSC组多已开始形成骨性骨痂;42 d后CON组与AMD3100组处于骨痂塑形期,皮质骨质量差,MSC组骨痂已基本塑形完成。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显示, MSC组最大负荷、最大桡度、弹性桡度及刚度显著高于另两组(P<0.05),接近正常骨组织(P>0.05)。结论 BMSC归巢能促进骨折愈合,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CXCR4通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鑫苟文隆徐小龙李丙岩王程汪爱媛王玉刘舒云许文静卢强彭江卢世璧
关键词:归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折愈合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低浓度唑来膦酸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影响的体外实验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低浓度(10-6 mol/L)唑来膦酸(zoledronate acid,ZA)对体外大鼠破骨细胞及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分别培养大鼠来源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将两种细胞各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及低浓度(10-6 mol/L)ZA组。应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图像分析计算骨吸收陷窝面积,检测破骨细胞形态及骨吸收情况。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了解成骨细胞的形态及增殖情况。结果培养1周后破骨细胞具有典型的形态特征,并在骨片上形成了吸收陷窝;ZA组与对照组相比,破骨细胞数量及生成吸收陷窝的数目和面积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细胞有典型的梭形、ALP染色阳性特征,培养至第7天ZA组成骨细胞光吸收值(3.37±0.11)高于对照组(2.87±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10-6 mol/L)的ZA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和活性,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选择恰当给药方式和剂量能够在抑制破骨的同时促进成骨。
徐小龙苟文龙王程袁雪凌王玉彭江卢世璧郭全义汪爱媛许文静孟昊业刘舒云
关键词:唑来膦酸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组织工程技术治疗股骨头骨坏死的探索性研究
研究背景:股骨头骨坏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病理机制不清的骨科常见难治性疾病,对于股骨头骨坏死的治疗仍存在很多的争议,目前除晚期骨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外,对早中期骨坏死尚无统一、有效的治愈方法。所以根据早期及中期股骨头骨坏死的...
徐小龙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唑来膦酸成骨细胞股骨头坏死
文献传递
局部应用唑来膦酸预防股骨头坏死塌陷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建立大鼠股骨头骨坏死动物模型,观察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载体,局部应用唑来膦酸(zoledronate acid,ZOL)防止大鼠股骨头骨坏死塌陷的效果。[方法]选用PLGA作为局部应用ZOL的载体,制备含有30μg的ZOL的PLGA棒。取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建立创伤性股骨头骨坏死模型。股骨头钻孔,分别植入含有ZOL的PLGA棒(PLGA-ZOL组),以不含ZOL的PLGA棒(PLGA组)和空置(单纯打孔组)为对照组。6周后将大鼠处死取材,进行X线检查计量股骨头高度比,进行MicroCT扫描,分别计算比较各组的骨矿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F)、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plate thickness,Tb.Th)和骨小梁间隙(trabecular spacing,Tb.Sp)。扫描后进行HE和Masson三色染色了解各组间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与打孔组和PLGA组相比,PLGA-ZOL组中BMD(535.95±15.08,P<0.05),BVF(0.77±0.04,P<0.05)和Tb.Th(0.64±0.05,P<0.05)显著增加,而Tb.sp(0.37±0.06,P<0.05)显著降低,而打孔组和PLGA组并无统计学差异。而且PLGA-ZOL组股骨头有更好的形态,骨小梁保留更完整,新生骨更多。[结论]使用ZOL能够抑制局部骨吸收活动,促进局部骨生成,预防股骨头塌陷。
徐小龙苟文龙王程袁雪凌王玉彭江卢世璧郭全义汪爱媛许文静孟昊业刘舒云
关键词:股骨头骨坏死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唑来膦酸
人股骨头坏死标本不同区域骨小梁的显微结构特征及病理学表现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对股骨头坏死标本不同区域的骨小梁进行量化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1-2013年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病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股骨头标本10个以及病人病历和临床影像学资料(男性6例,女性4例)。对标本进行显微CT断层扫描,根据图像结果将标本分为健康区、硬化区和坏死区,分别进行骨计量学分析。分析指标有骨矿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矿容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骨表面积与骨骼体积比(bone surface to bone volume ratio,BS/BV);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F)、结构模型指数(structure model index,SMI)、骨小梁数目(trabecular plate number,Tb.N)、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plate thickness,Tb.Th)、骨小梁间隙(trabecular spacing,Tb.Sp)。扫描后将标本作病理学处理。结果晚期股骨头坏死区和硬化区的骨小梁空间结构明显改变。与健康区相比,硬化区骨小梁明显增厚,BVF显著增加,两组间BMD、Tb.Th、BMC、BS/B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b.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区相比,坏死区的BMD、BMC、BVF、Tb.N明显减少,Tb.Sp较硬化区显著增宽,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b.Th、BS/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股骨头坏死标本坏死区的骨小梁连续性破坏,结构散乱;硬化区的骨小梁结构增厚,数目增多,间隙变窄;正常区域骨小梁结构完整,厚度分布均匀。
王程苟文隆徐小龙袁雪凌彭江卢世璧
关键词:骨坏死股骨头
人股骨头骨坏死骨微观结构及成、破骨细胞活性的区域性分布特征
目的:对人股骨头骨坏死标本不同区域的骨微观结构以及成、破骨细胞活性进行分析比较.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至2013年非创伤性股骨头骨坏死病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股骨头标本10例(Ficat ⅣV期),其中男性6例,女性4...
王程徐小龙袁雪凌苟文隆彭江卢世璧
关键词:骨坏死股骨头MICRO-CT纳米压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