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少辉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物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 3篇理学

主题

  • 2篇电学
  • 2篇电学性质
  • 2篇性能分析
  • 2篇半导体
  • 1篇电性质
  • 1篇多晶
  • 1篇多晶薄膜
  • 1篇氧化物
  • 1篇氧化物半导体
  • 1篇射频溅射
  • 1篇金膜
  • 1篇黄铜
  • 1篇溅射
  • 1篇固相
  • 1篇固相反应
  • 1篇固相反应法
  • 1篇光电
  • 1篇光电性
  • 1篇光电性质
  • 1篇合金膜

机构

  • 4篇新疆大学

作者

  • 4篇马忠权
  • 4篇徐少辉
  • 4篇郑毓峰
  • 3篇李冬来
  • 3篇简基康
  • 1篇李东来
  • 1篇简继康

传媒

  • 2篇新疆大学学报...
  • 2篇新疆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硒化共溅射Cu-In合金法制备CuInSe_2多晶薄膜被引量:2
2001年
用共溅射方法和固态源硒化法 ,分别合成了 Cu- In合金膜和 Cu In Se2 (CIS)多晶薄膜 ,并用XRD,SEM和霍尔效应测量技术 ,分别测量了两种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及其电学性质 .分析结果显示 ,Cu- In合金膜仅有单峰 ,晶面间距约 2 .13A,CIS薄膜的几个主峰与 PDF卡中的数据对应得很好 ,并且 (112 )峰有择优取向 .CIS样品的电学参数随着 Cu/ In比例和基片种类的不同而变化 ,面电阻从几个到几十个 Ω/□ ,面载流子浓度达 10 18/ cm2数量级 ,迁移率在 0 .1~ 3.0 cm2 / V.s之间 .并讨论了 Cu/ In比例对两种薄膜性质的影响 ,分析结果显示 ,In占总溅射面积的 3%是 Cu/In比例的转折点 .此时 ,CIS薄膜的结构、PN导电类型都有明显变化 。
徐少辉马忠权李冬来简继康郑毓峰
关键词:电学性质半导体材料
固相反应法合成黄铜矿型CuInSe_2多晶粉末及其蒸发薄膜的光电性能分析
2000年
本语文用室温固相反应法和真空蒸发法分别合成了黄铜矿型CuInSe2多晶粉杯和制备了富Cu的CuxIn1-xSe2薄膜,用XRD,ICP,HALL和UV-VIS波段光透射分别测量了样品的原子结构,化学成分及光电性能,发现在两元固相反应中,In-Se反应很不完全而Cu-Se就不能反应,而三元固相反应的粉末样品中即使有些杂质,但黄铜矿型CuInSe2的衍射峰非常突出,而且所得粉末样品都是富Cu的。
徐少辉马忠权郑毓峰李东来简基康
关键词:固相反应黄铜光电性
共溅射法制备Cu-In合金膜及电学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采用共溅射方法制备了 Cu-In合金膜 ,并讨论了 Cu-In合金膜的结构、电学性能以及溅射时间对 Cu-In合金膜的结构及电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 ,Cu-In合金膜仅有单峰 ,多晶晶面间距不随着膜厚的增加而改变 .用费 -桑理论对 Cu-In合金薄膜的电学性质进行了分析 ,临界厚度的讨论结果表明 ,溅射 3~ 4min是面电阻的转变点 。
马忠权徐少辉郑毓峰简基康李冬来
关键词:电学性质
射频溅射Indium-Tin-Oxide薄膜的结构和光电性质
2000年
用磁控射频溅射方法制备 Indium- Tin- Oxide(ITO)薄膜 ,研究了基片温度对薄膜结构、光、电性质的影响 .基片温度 41 0°时 ,结晶最好 ,相应的电学性质最优 ,并且解释了电学性质随结构变化的微观原因 .样品在可见光谱区的平均透过率超过 80 % ,受基片温度影响不大 ,确定薄膜的光能隙为 3.
简基康郑毓峰马忠权李冬来徐少辉
关键词:射频溅射ITO薄膜氧化物半导体光电性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