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燕
-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浅析彼得·纽马克对翻译的定义
- 2014年
- 彼得·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对翻译的定义是:"翻译意味着填补语言之间的空白"。为探讨解读该定义,以期对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做进一步的理解,文章运用他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两大对翻译研究具有重大影响的翻译理论,分析阐释纽马克提出的"空白"概念以及该定义的理解。
- 徐巧燕
- 关键词:纽马克语义翻译交际翻译
- 语用预设及其可消除性的认知解读
- 2014年
- 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所共享的知识,是交流顺畅的前提条件。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均可导致预设消失。预设若不能激活潜在的图形/背景关系或无法建立该关系,则预设消失。
- 徐巧燕刘伊俐
- 关键词:语用预设理想认知模型
- 解读简·奥斯汀女性话语权威的构建——以《劝导》话语和思想表达方式的分析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劝导》是英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最后一部完整的经典小说,该小说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奥斯汀娴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巧妙的写作技巧,亦表现出作者女性话语权威的构建。以往学者对奥斯汀经典之作如《傲慢与偏见》、《劝导》的研究,多从叙述角度、人物刻画、自由间接体的角度剖析奥斯汀的女性主义意识。本文以《劝导》为例旨在为奥斯汀女性话语权威构建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解读视角,认为从话语和思想表达方式挖掘和解读奥斯汀女性话语权威的构建具有可行性,可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刘伊俐徐巧燕
- 关键词:劝导
- 美国枪击案英语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批评语言学是一种语篇分析方法,它以系统功能语法为分析工具,通过对语篇尤其是"公众语篇"进行批评分析,旨在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华盛顿邮报》对美国康州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的报道为语料,从及物性、情态系统角度对新闻进行批评性分析,发现新闻媒体向大众传达美国政府对控枪紧迫性认识、决心态度表达的同时,也向大众传达了控枪之艰难性,此艰难性为美国政府控枪的无所行动开脱了责任。然而,控枪之难却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社会历史原因、利益集团的控制等。
- 徐巧燕刘伊俐
- 关键词:枪支管制及物性情态分析
- 试论翻译中的文化预设及其翻译策略——基于Nord翻译功能理论
- 2014年
- 文化预设是沉淀于源语及源语读者心中的文化因素,是指导原语读者世界观、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的基本准则。它不仅制约着译者对原作的理解、文本信息的传递和接受,而且宏观上也影响着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Nord提出了翻译功能为主导的文本分析模式,预设性分析就是其中之一。文章基于Nord关于文本功能,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源语和目的语文化不同所产生的问题的论述,结合文化预设的例子,讨论分析Nord提出的文献式翻译和工具式翻译对文化预设翻译的实践指导作用。
- 徐巧燕刘伊俐
- 关键词:文化预设工具型翻译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