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立利

作品数:24 被引量:108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5篇颅内
  • 13篇血管
  • 11篇动脉瘤
  • 9篇栓塞
  • 7篇颅内动脉
  • 7篇颅内动脉瘤
  • 6篇手术
  • 6篇畸形
  • 5篇弹簧圈
  • 5篇动脉
  • 4篇动静脉
  • 4篇动静脉畸形
  • 4篇血管造影
  • 4篇造影
  • 4篇数字减影
  • 4篇蛛网膜
  • 4篇蛛网膜下
  • 4篇蛛网膜下腔
  • 4篇蛛网膜下腔出...
  • 4篇网膜

机构

  • 23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文立利
  • 17篇王汉东
  • 16篇张鑫
  • 15篇张庆荣
  • 14篇吴琪
  • 10篇张翔圣
  • 9篇杭春华
  • 7篇陈姝娟
  • 7篇邓金龙
  • 6篇吴伟
  • 6篇茅磊
  • 4篇马驰原
  • 4篇薛锦
  • 3篇纪祥军
  • 3篇史继新
  • 3篇樊友武
  • 2篇唐勇
  • 2篇励宁
  • 2篇潘云曦
  • 2篇王友伟

传媒

  • 4篇医学研究生学...
  • 3篇中国脑血管病...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 1篇江苏省第十八...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颅多普勒对动脉瘤夹闭术后迟发性脑缺血的早期预测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对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迟发性脑缺血的预测,并分析迟发性脑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因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接受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经颅多普勒对迟发性脑缺血的预测情况。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迟发性脑缺血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160 cm/s对迟发性脑缺血的预测准确率最高,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42.4%。改良Fisher分级(OR=3.27,P=0.02)和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160 cm/s(OR=10.24,P=0.04)与迟发性脑缺血有显著统计学相关性。结论经颅多普勒可用于动脉瘤夹闭术后的早期动态监测。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160 cm/s和改良Fisher分级都是迟发性脑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
文立利佟志勇张劲松梁传声王运杰
关键词:迟发性脑缺血经颅多普勒蛛网膜下腔出血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大脑前远端动脉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大脑前远端动脉瘤临床少见,治疗困难。文中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大脑前远端动脉瘤的临床效果与随访结果。方法收集2014年11月至2017年3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5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大脑前远端动脉瘤患者资料,共15个大脑前远端动脉瘤。其中破裂动脉瘤4个,未破裂动脉瘤11个;8个动脉瘤位于A2段,7个位于A3段。运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并保留载瘤动脉。所有患者随访6~33个月。影像学检查或临床随访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操作相关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的脑血管痉挛死亡。9例患者影像学随访,结果显示9个动脉瘤完全闭塞。存活患者临床预后满意,14例存活患者最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均为5分,随访中患者未发生破裂出血与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大脑前远端动脉瘤安全、有效,短期复发率低。
吴琪张鑫张庆荣文立利张翔圣薛锦陈姝娟邓金龙王汉东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大脑前动脉血管内治疗
脑室外引流在重症破裂动脉瘤患者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后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重症破裂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是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文中通过探讨重症破裂动脉瘤患者急性期支架辅助栓塞后脑室外引流(EVD)的安全性,为重症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所有血管内治疗后行EVD的重症破裂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置入支架分为支架辅助组(n=14)和单纯栓塞组(n=13),比较2组术前一般资料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支架辅助组与单纯栓塞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出院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室外引流距介入手术结束时间、术前合并脑室积血及脑积水以及EVD后合并穿刺道出血率、引流管留置时间、围手术期合并其他部位出血以及不良预后发生率在支架辅助组和单纯栓塞组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破裂动脉瘤患者急性期支架辅助栓塞后行EVD治疗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策略。
凌海平张鑫张庆荣吴琪文立利陈姝娟邓金龙王汉东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外引流术
支架辅助技术在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应用普遍,但远期效果尚未明确。文中总结该技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CT及CT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完成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和动脉瘤介入治疗。19例患者中2例诊断为双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其中1例闭塞出血侧动脉瘤及载瘤动脉,2枚支架辅助栓塞对侧夹层动脉瘤;另1例两侧均采取双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4例患者采用单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动脉瘤。其余13例患者中,2例患者采取双Lvis支架辅助栓塞,11例患者采取双Enterprise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结果 19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3例在术后半个月内死亡,其中2例明确为再出血、1例死因不明。1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Ⅴ级,术后有较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其余15例患者恢复顺利,未出现明显神经功能障碍。所有存活病例均临床随访6~36个月,未见明显新发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在术后6个月~3年内行脑血管造影随访,复发2例,其中1例接受再次治疗后复查良好,1例继续随访,复发部位稳定。1例支架内狭窄、2例椎动脉闭塞。结论支架辅助栓塞是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双支架辅助在预防动脉瘤复发中有更好的疗效。
张庆荣张鑫吴琪文立利张翔圣薛锦陈姝娟邓金龙王汉东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椎动脉夹层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
尺寸比及子囊形成对颅内镜像动脉瘤破裂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颅内镜像动脉瘤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其对动脉瘤破裂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颅内镜像动脉瘤46例92枚动脉瘤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资料,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收集动脉瘤15个形态学参数和5个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破裂动脉瘤与未破裂动脉瘤各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确定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预测动脉瘤破裂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和阈值。结果破裂组动脉瘤形状不规则、子囊形成发生率多于未破裂组,最大径、高度、宽度、最大深度、瓶颈因子(bottle neck factor,BNF)、纵横比(aspect ratio,AR)、尺寸比(size ratio,SR)、高宽比(height/width,H/W)、深宽比(Hmax/width,Hmax/W)大于未破裂组,平均壁面剪切力、标准化壁面剪切力小于未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位于分叉部、瘤颈宽度、载瘤动脉直径(diameter of parent vessel,DV)、流入角、最大壁面剪切力、平均震荡剪切指数、载瘤动脉壁面剪切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R和子囊形成是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危险因素。ROC分析结果显示,最大径、高度、最大深度和SR具有较高的AUC值分别为0.841、0.820、0.847和0.873。结论破裂的颅内镜像动脉瘤更多见于不规则形态与子囊形成的动脉瘤,并具有较大的最大径、高度、宽度、最大深度、AR、SR、H/W、Hmax/W与较小的平均壁面剪切力、标准化壁面剪切力,其中SR及子囊形成是颅内镜像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
唐晓宇文立利吴琪张鑫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形态学血流动力学
扩大翼点-经颞叶-经天幕入路与传统颞下入路的解剖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扩大翼点-经颞叶-经天幕入路与传统颞下入路在岩斜区脑膜瘤手术中的解剖学参数及适用特点.方法:在5例(10侧)成人湿性头颅标本上分别模拟两种入路的手术操作,在颅底选定4个点组成中、后颅窝底相邻三角形,两种入路的骨...
唐勇王汉东樊友武马驰原文立利纪祥军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经颅多普勒预测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经颅多普勒(TCD)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的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预测标准,提高对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预测准确率,并分析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更好的预测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
文立利
关键词: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经颅多普勒颅内动脉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文献传递
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行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共发生并发症44例(27.7%)。经统计学分析:性别、垂体腺瘤卒中、鞍旁侵袭、基础内分泌、手术全切除5种因素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相关,其中手术全切除、性别、基础内分泌被纳入回归方程。结论手术全切除、性别、基础内分泌是影响本组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其中手术全切除与否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较大,应予以重视。
周渊王汉东马驰原文立利王友伟励宁丛子翔
关键词:垂体肿瘤手术入路显微外科手术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大脑前A1段动脉瘤分析
2018年
目的大脑前A1段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比较困难。文中旨在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大脑前A1段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8例大脑前A1段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完成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即刻造影观察动脉瘤栓塞情况并进行影像学随访,随访6~30个月,平均(13±9)个月,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术后即刻造影显示8个动脉瘤均完全栓塞,载瘤动脉均保留。7例患者均未发生破裂出血与新发神经功能障碍,GOS评分均为5分,预后良好。术后5例患者分别于术后完成DSA随访,动脉瘤均不显影。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大脑前A1段动脉瘤技术上可行,是大脑前A1段动脉瘤治疗方式的一种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吴琪张鑫张庆荣文立利张翔圣薛锦陈姝娟邓金龙王汉东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
大脑中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及预后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3月至2015年5月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大脑中动脉瘤患者170例共173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包括120个(69.4%)破裂动脉瘤和53个(30.6%)未破裂动脉瘤。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 (1)170例经过术前评估可以行血管内栓塞的患者均成功完成介入手术,无一例患者死亡。(2)18例(10.6%)患者出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其中未破裂动脉瘤组4例(7.5%,4/53),破裂动脉瘤组14例(11.7%,14/120),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101例患者进行了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为3~48个月,未出现新发神经系统症状以及动脉瘤再破裂出血。未破裂动脉瘤组1例复发,破裂动脉瘤组4例复发。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瘤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技术。
文立利张鑫张庆荣吴琪张翔圣杭春华史继新王汉东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大脑中动脉弹簧圈血管内栓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