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动脉
  • 12篇冠状
  • 12篇冠状动脉
  • 10篇搭桥术
  • 9篇手术
  • 9篇外科
  • 8篇动脉搭桥术
  • 8篇冠状动脉搭桥
  • 8篇冠状动脉搭桥...
  • 5篇主动脉
  • 5篇外科治疗
  • 5篇围术期
  • 5篇瓣膜
  • 4篇心病
  • 4篇心脏
  • 4篇体外循环
  • 4篇冠心病
  • 4篇肺动脉
  • 3篇肾功能
  • 3篇肾功能不全

机构

  • 18篇广州医学院第...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作者

  • 23篇曹嘉湘
  • 17篇张冬成
  • 14篇林清文
  • 13篇俞晓立
  • 9篇郭琳锐
  • 5篇王刚
  • 5篇于涛
  • 5篇张鑫
  • 5篇彭品贤
  • 4篇梁建辉
  • 3篇王永剑
  • 3篇韩玲
  • 2篇周其文
  • 2篇刘影
  • 1篇吴桂萍
  • 1篇金梅
  • 1篇罗毅
  • 1篇屈正
  • 1篇陈英淳
  • 1篇安春雷

传媒

  • 6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华夏医学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第四届国际心...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6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8
  • 1篇199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早期疗效的探讨
2002年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安全性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自 2 0 0 0年 7月至2 0 0 2年 3月 5 1例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按手术方式分为非体外循环组 (n =2 1)和传统体外循环组 (n=30 )。将两组病人的术前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和疗效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术前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非体外循环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输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显著少于体外循环组 ,并且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P均 <0 .0 5 ) ,其他重要器官的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体外循环组。两组平均随访 9.6个月 ,心绞痛均消失 ,心功能改善 ,活动量明显增加。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安全可行的 ,并发症少 。
张冬成郭琳锐曹嘉湘王刚林清文俞晓立张鑫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非体外循环体外循环疗效
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2005年
目的总结10例急性Stand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外科治疗急性StandfordA型主动脉夹层10例,行Bentall手术9例,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瓣成形1例。结果治愈9例,死亡1例。治愈患者术后随访,心功能良好。结论急性StanfordA主动脉夹层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娴熟的外科吻合技术和合适的体外循环方法是保证手术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及时、正确的术前诊断与治疗亦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俞晓立曹嘉湘郭琳锐王刚张冬成林清文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人工血管置换
18例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2004年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1998年3月~2002年12月,同期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疾病18例,其中二尖瓣病变10例,主动脉病变6例,联合瓣膜病变2例,手术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二尖瓣置换(MVR)8例,成形(MVP)3例,其中1例因成形失败而改为换瓣,主动脉瓣置换6例,双瓣置换2例,换瓣加三尖瓣De Vaga成形8例。结果 手术中死亡1例,术后发生低心排需要IABP支持4例,出现肾功能衰竭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术后生存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者,尽管手术死亡率偏高,但若能彻底纠正瓣膜的功能,将缺血心肌完全再血管化,以及完善的围术期处理,此类疾病的治疗仍可取得良好效果。
林清文曹嘉湘郭琳锐王刚张冬成俞晓立
关键词:冠脉搭桥术心脏瓣膜手术围术期处理
双向气道正压通气与不同流速模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在心脏术后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通过与两种不同流速模式(恒速和减速)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比较,评价双相气道正压通气(DuoPAP)在心脏术后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心内直视手术者40例,术后分别采用恒速、减速SIMV和DuoPAP模式通气,比较血流动力学、血气、呼吸力学参数及呼吸肌做功指标的变化。结果DuoPAP和减速SIMV的气道压峰值(Ppeak)、气道阻力(Raw)和吸气功(WI)较恒速型SIMV明显降低(p<0·01);前两种通气模式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通气模式的其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的SIMV模式比较,DuoPAP模式对血流动力学、血气参数无明显影响,且与恒速型SIMV比较,可明显降低吸气时的Ppeak、Raw和WI,应用于心脏术后是安全、有效的。
于涛刘影张冬成林清文方丹青梁建辉曹嘉湘
关键词: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外科手术机械通气
腔镜下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报道我院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应用微创伤腔镜下获取大隐静脉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结果。方法自2000年8月至2002年4月,52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按获取大隐静脉的方法不同分为腔镜组(n=21)和传统组(n=31)。将两组病人的术前资料、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人的术前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别。腔镜组获取静脉的时间明显长于传统组,但切口长度明显短于传统组,且能获得相似长度的静脉,静脉桥的数量无明显差别。腔镜组病人术后早期腿的疼痛和水肿明显少于传统组,伤口感染、局部皮肤坏死和皮炎等并发症的总例数亦少于传统组。结论腔镜下获取大隐静脉具有创伤小、术后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和美观等优点。
张冬成郭琳锐曹嘉湘林清文张鑫俞哓立
关键词:大隐静脉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血管外科学见习教学的探索被引量:2
2008年
探讨和改进心血管外科学见习教学方法,总结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在心血管外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经验,如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强调见习过程中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等。通过见习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心血管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于涛刘影曹嘉湘张冬成林清文俞晓立
关键词:见习教学心血管外科学
瓣膜手术的常见死亡原因及改进措施
目的总结本院六年来瓣膜替换术140例的临床资料,前期三年着重找出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并逐条制定措施加以改进;后期三年着重总结改进措施的效果。方法将2000年至2002年三年瓣膜替换术25例,死亡 4例逐一进行死亡原因分析...
曹嘉湘林清文张冬成俞晓立于涛
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评价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总结该类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03年1月-2006年12月连续施行合并巨大左心室(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70 mm)的心脏瓣膜替换手术19例,其中二尖瓣替换术4例,主动脉瓣替换术6例,双瓣膜替换术(DVR)9例,其中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者11例,三尖瓣成形术12例。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者13例(68.42%),经内科治疗后均治愈,全组无早期(术后3个月内)死亡,与术前相比较,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时测定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均显著缩小(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LVFS)在术后1周时明显下降(P<0.05),3个月时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6个月时明显优于术前(P<0.05)。结论:更为完善系统的术前准备,完善的术中、术后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
于涛曹嘉湘张冬成林清文俞晓立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替换术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害的外科治疗(附12例报告)
2004年
目的 总结12例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PIE)所致瓣膜损害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2例PIE患者中主动脉瓣受损者6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同时受损者2例,三尖瓣受损者2例,主动脉瓣受损合并室间隔缺损2例。12例俱于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病灶清除术+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术。结果 术后死亡1例,随访10例,随访时间3~32月,平均23.1月,心功能情况良好。结论 及时手术治疗是挽救PIE瓣膜损害的有效方法,只要手术方法正确,抗生素应用合理,则手术疗效满意。
林清文曹嘉湘郭琳锐张冬成俞晓立
关键词: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
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冠心病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5例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冠心病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1996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术前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冠心病的病人 15例。 9例在体外循环下行CABG ,6例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CABG (OPCABG)。  结果 :9例在体外循环下手术的病人 ,术后早期肾功能指标均较术前差 ;6例行OPCABG的病人 ,术后早期肾功能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围术期腹膜透析 4例 ,血液透析 2例 ,其中 1例行术中血液透析 ,肾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 ;全组无术中死亡 ,1例术后第 3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结论 :术前肾功能不全的病人 ,经过适当的术式选择及积极的术中及围术期处理 ,大多可以安全渡过肾功能衰竭关 ,接受CABG ,达到改善症状延长生命的目的。
彭品贤王永剑梁建辉曹嘉湘张冬成俞晓立
关键词:肾小球滤过率心脏外科手术慢性肾功能不全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