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耀英

作品数:389 被引量:1,890H指数:19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组织移植与免疫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367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1篇医药卫生
  • 36篇生物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94篇细胞
  • 106篇小鼠
  • 94篇淋巴
  • 91篇淋巴细胞
  • 79篇活化
  • 70篇体外
  • 60篇增殖
  • 56篇免疫
  • 52篇T淋巴细胞
  • 45篇T细胞
  • 38篇蛋白
  • 36篇流式细胞
  • 35篇凋亡
  • 34篇体外活化
  • 34篇流式细胞术
  • 32篇外周
  • 30篇外周血
  • 28篇细胞活化
  • 27篇小鼠T淋巴细...
  • 25篇CD69

机构

  • 386篇暨南大学
  • 38篇暨南大学附属...
  • 9篇广州中医药大...
  • 8篇广州中医药大...
  • 8篇中山大学附属...
  • 6篇香港浸会大学
  • 6篇中山大学
  • 5篇蚌埠医学院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广州医学院第...
  • 4篇佛山市第一人...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广东医学院附...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暨南大学第四...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广州市第一人...

作者

  • 388篇曾耀英
  • 81篇肇静娴
  • 75篇何贤辉
  • 74篇黄秀艳
  • 62篇狄静芳
  • 50篇王通
  • 33篇徐丽慧
  • 33篇曾山
  • 29篇季煜华
  • 28篇林羿
  • 28篇宋兵
  • 28篇蔡小嫦
  • 24篇邢飞跃
  • 23篇杨志
  • 23篇曾祥凤
  • 18篇冯铮
  • 17篇姚满林
  • 17篇江逊
  • 17篇孙荭
  • 16篇李林

传媒

  • 82篇中国病理生理...
  • 53篇暨南大学学报...
  • 35篇细胞与分子免...
  • 19篇免疫学杂志
  • 14篇现代免疫学
  • 13篇中国免疫学杂...
  • 11篇中华微生物学...
  • 7篇中国药理学通...
  • 6篇生殖与避孕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5篇眼科研究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基础医学与临...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中草药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第二届全国中...
  • 4篇中国免疫学会...
  • 3篇药学学报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14篇2011
  • 14篇2010
  • 28篇2009
  • 48篇2008
  • 37篇2007
  • 58篇2006
  • 45篇2005
  • 32篇2004
  • 20篇2003
  • 20篇2002
  • 19篇2001
  • 12篇2000
  • 8篇1999
  • 6篇1998
3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喜树碱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的变化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喜树碱(CPT)诱导的人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HL-60凋亡过程中线粒体的质量和膜电势的变化。方法:以CPT诱导HL-60细胞凋亡为模型,利用膜联蛋白V(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研究HL-60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用DiOC6(3)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的膜电势(△ψm)。用NAO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的质量。结果:在4×10-6mol/LCPT的诱导下,HL-60细胞(12h)早期的凋亡率为(12.75±4.61)%,对照组为(2.88±2.49)%,二者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CPT组坏死比率为(3.48±1.67)%,对照组为(0.71±1.10)%(P<0.01)。PI染色的结果显示,HL-60细胞(12h)晚期凋亡细胞的百分率,CPT组为(3.52±1.07)%,对照组为(0.46±1.06)%(P<0.01)。同时观察到,G2/M期细胞出现阻滞,G2/M期细胞的百分率,对照组为(22.46±2.19)%,CPT组为(13.45±1.91)%(P<0.01)。在12h时间点,CPT组线粒体的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低线粒体质量的细胞所占百分率,对照组为(4.53±1.26)%,CPT组为(25.74±2.09)%。同时,CPT组线粒体的膜电势显著下降(P<0.01),CPT组线粒体膜电势降低的比率为(17.71±5.23)%,对照组为(1.64±2.00)%。结论:CPT诱导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的质量和膜电势均有所下降,但其去极化作用增强。
贺芳曾耀英王通邢飞跃林羿梁佩燕肇静娴
关键词:喜树碱凋亡线粒体
固有性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因子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The mammal evolved large numbers of antiviral genes during the long-term choice of the virus infections. In recent years, some proper non-cytolytic anti-HIV-1 factors, for examples, the CAF, APOBEC and Trim5α were discovered continuously in different primate species. These findings bring the bright prospect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HIV-1 and its host, and new therapeutic prophylactic strategies to fight HIV-1 infections were developed. Particularly for exciting is, these researches all give a new path for a kind of latently, making use of proper composition to cure HIV-1 infections. Accordingly, this paper will review these researches.
曾耀英钱中清
关键词:HIV-1
双黄连粉针剂对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与增殖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双黄连粉针剂(以下简称SHL)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体外活化和增殖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SHL对小鼠淋巴细胞的毒副作用;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SHL对小鼠T淋巴细胞在多克隆刺激剂(ConA)刺激下体外活化抗原CD69表达的影响;MTT法以及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DA-SE)标记技术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SHL对小鼠T淋巴细胞在ConA诱导下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SHL对小鼠淋巴结来源的淋巴细胞毒副作用非常小;终质量浓度为60、80、100、120mg/L的SHL对ConA刺激下的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抗原CD69表达具有抑制作用(P<0.01);MTT法和CFDA-SE染色法都显示,终质量浓度为60、80、100、120mg/L的SHL对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SHL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体外活化和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杨志曾耀英黄秀艳滕菲李林宋兵姚满林
关键词:双黄连粉针剂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增殖
通痹灵总碱对淋巴细胞增殖及T淋巴细胞转铁蛋白受体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2005年
背景:近年来,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在RA治疗学方面中医药具有独特的优势。目的:研究通痹灵的有效部位总生物碱对细胞增殖及T淋巴细胞转铁蛋白受体(CD71)的影响,探讨通痹灵调节细胞免疫的作用机制。设计:以细胞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探索性研究。单位:一所中医药大学医院六内科,一所大学生命科学院组织移植与免疫中心。材料:本实验于2002-07/2003-08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完成。实验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10只。方法:分离大鼠腹股沟淋巴结淋巴细胞进行培养,刀豆蛋白刺激72h,MTT法检测通痹灵总碱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佛波醇酯或刀豆蛋白刺激48h,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CD71的表达率。主要观察指标:通痹灵总碱对淋巴细胞增殖及T细胞活化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通痹灵总碱可明显抑制刀豆蛋白刺激下的淋巴细胞增殖;佛波醇酯和刀豆蛋白激活的T淋巴细胞CD71+表达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刀豆蛋白刺激下不同浓度的通痹灵总碱(50,100,200mg/L)CD3+CD71+表达率犤(62.03±1.51)%,25.28(±1.57)%,20.29±1.72)%犦明显低于BPS阳性对照组犤(62.03(±1.28)%犦(P<0.05);
陈光星李晓娟全世明陈纪藩曾耀英王培训
多聚次黄苷酸-胞苷酸诱发性小鼠流产模型CD200^+CK7^+滋养层细胞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在多聚次黄苷酸-胞苷酸[poly(I∶C)]诱发性流产小鼠模型中研究CD200+CK7+细胞与胚胎吸收的关系。方法:采用Balb/c×C57BL/6和Balb/c×Balb/c小鼠,在孕早期注射poly(I∶C)以建立诱发性流产模型,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胎盘CD200+CK7+/CK7+细胞百分率和CD200+CK7+细胞的绝对数,采用免疫组化法对CD200+细胞在母-胎界面的分布情况进行定位检测。结果:在每例检测104个细胞的情况下,poly(I∶C)处理组上述细胞百分率和绝对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alb/c×C57BL/6小鼠:6·3%±6·2%vs36·1%±9·3%,P<0·01;140±111vs1941±809,P<0·01。Balb/c×Balb/c小鼠:8·5%±4·8%vs26·1%±8·0%,P<0·01;701±499vs1886±1112,P<0·05)。与此相应,poly(I∶C)处理组孕13·5d的胚胎吸收率也显著增高(Balb/c×C57BL/6小鼠:从9·1%升至37·0%,P<0·01;Balb/c×Balb/c小鼠:从5·8%升至29·0%,P<0·01)。免疫组化法检测发现,这些CD200+细胞主要分布在胎盘和子宫交界处的胎盘组织中。结论:在母-胎界面CK7+细胞群中CD200分子适当水平的表达,对于维持小鼠妊娠免疫耐受过程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林羿曾耀英狄静芳曾山肇静娴王通曾祥凤冯铮
关键词:流产滋养层
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大鼠对其脑死亡后肝脏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脑死亡供体器官移植后易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移植前改善脑死亡供体器官质量是获得移植物长期存活和功能的关键^[1]。本研究旨在观察补阳还五汤(BYHWT)预处理大鼠对其脑死亡后肝脏炎症细胞因子、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和反应性氧族(ROS)的变化,探讨其对肝脏的保护机制。
刘嘉雯陈洁曾慧兰曾耀英苏泽轩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脑死亡预处理肝脏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慢性排斥反应
活细胞染料CFDA,SE在淋巴细胞增殖研究中的应用
活细胞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succinimidyl ester(CFDA,SE)自从1994年被引介给广大免疫学工作者以来[1],利用CFSE荧光强度的系列减...
肇静娴曾耀英何贤辉王南狄静芳曾山
文献传递
NK细胞在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研究自然杀伤(NK)细胞在异基因骨髓移植中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移植排斥、骨髓植入及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以近交系小鼠C57/6j(H-2b)为供鼠、BALB/c(H-2d)为受鼠,在移植物中增加供者的外周T细胞和/或NK细胞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受鼠的CD34+细胞计数和H-2Kb+细胞表达水平,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并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比较不同移植组的存活率、GVHD、植入水平及造血重建等。结果增加NK细胞组的小鼠存活率显著大于不增加NK细胞组,小鼠出现GVHD的数量少、程度轻,外周血白细胞及骨髓CD34+细胞恢复快、H-2Kb+细胞表达水平高。结论NK细胞抑制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中的GVHD和移植排斥,促进骨髓植入及造血重建。
杨志刚曾耀英何贤辉王通王青
关键词:杀伤细胞异基因骨髓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
妊娠期调节性T细胞介导保护性效应需要同种抗原的刺激被引量:7
2006年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和小鼠妊娠期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参与介导母胎免疫耐受。然而,目前对于妊娠期间调控Treg变化的因素还不清楚,对同基因交配(BALB/c×BALB/c)和异基因交配(BALB/c×C57)小鼠以及妊娠妇女CD4+CD25+Treg进行了分析,以探讨雌、孕激素和胎儿同种异基因抗原对Treg的影响。发现异基因孕鼠外周淋巴器官CD4+CD25+T细胞于早孕、中孕期明显高于非孕对照,而在同基因孕鼠只有少数个例升高;这些CD4+CD25+T细胞均表达Foxp3蛋白,在体外具有无反应性和免疫抑制能力;而且异基因孕鼠淋巴细胞对父方同种抗原的应答强度明显弱于同基因孕鼠。对去势的雌鼠给予雌二醇或孕酮,使其在血清中浓度接近中孕水平,未发现外周血CD4+CD25+Treg的明显变化。妊娠妇女CD4+CD25highTreg在早孕、中孕期显著升高,临近分娩期降至非孕水平,而此时CD4+CD25lowT细胞反而增加。以上结果表明,异基因抗原的存在对于妊娠期CD4+CD25+Treg介导对胎儿的免疫保护效应具有重要作用,而CD4+CD25+Treg的消失可能与分娩的发动有一定关系。
肇静娴曾耀英刘毅
关键词:CD4+CD25+调节性T细胞FOXP3孕酮
染料木黄酮抑制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染料木黄酮(Gen)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二硝基氟苯(DNFB)诱发的小鼠ACD模型,观测不同剂量Gen对小鼠耳廓肿胀程度、鼠耳皮肤组织病理变化、体重及胸腺指数、脾指数的影响。结果:各剂量Gen组均能明显抑制DNFB诱发的小鼠耳廓肿胀,抑制炎症细胞浸润,降低胸腺指数,且不影响小鼠体重增长。低剂量Gen组增加脾指数,高剂量Gen组降低脾指数。结论:Gen对DNFB诱发的小鼠ACD有明显抑制作用。
丛林曾耀英蔡小嫦易敏施军
关键词:染料木黄酮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共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