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贤辉
- 作品数:149 被引量:685H指数:15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孕酮对人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CD69表达的作用被引量:10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孕酮 (Progesterone ,Prog)及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Dex )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CD6 9表达的作用。方法 :以女性健康志愿者 (10名 )为研究对象 ,以蛋白激酶C的刺激剂佛波醇酯 (Phorbolester,PDB)为T淋巴细胞的活化剂 ,采用双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技术 ,检测CD3+的T淋巴细胞表达早期活化表面分子CD6 9的百分率 ,以观察Prog、Dex及Prog加上Dex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的作用。结果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 ,无论单独使用Prog还是Dex均增强低剂量PDB刺激CD6 9的表达。然而 ,与单独使用Prog或Dex的作用相比 ,Prog加上Dex明显减弱低剂量PDB的活化CD6 9的表达。结论 :同时使用Prog与Dex可明显抑制T淋巴细胞的体外活化 。
- 孙荭曾耀英黄柏炎何贤辉曾洁铭徐丽慧
- 关键词:孕酮CD69体外活化自身免疫性疾病
- 负载人恶性黑素瘤相关抗原gp100抗原肽HLA-A^*2402四聚体制备及鉴定
- 2010年
- 目的:构建负载人恶性黑素瘤相关抗原gp100抗原肽的HLA-A*2402四聚体并进行鉴定,为分析gp100抗原肽诱发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创造条件。方法:以羧基端融合生物素化酶BirA底物肽的HLA-A*2402重链胞外域融合蛋白、人β2-微球蛋白、gp100 VYFFLPDHL抗原肽、PE-链亲和素为材料,制备HLA-A*2402/VYF四聚体;非还原SDS-PAGE鉴定四聚体四聚化程度;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分析HLA-A*2402+健康志愿者外周血gp100特异性CD8+T细胞的频率。结果:HLA-A*2402/VYF四聚体形成率为83%,所制备的四聚体具有与HLA-A*2402+供者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结合活性,特异性CD8+T细胞的频率为外周血总CD8+T细胞的0.02%~0.06%。结论:成功制备HLA-A*2402/VYF四聚体并用于检测gp100特异性CD8+T细胞,为研究HLA-A*2402+黑素瘤患者免疫治疗的机制及疗效监测创造了条件。
- 刘毅徐丽慧何贤辉孙建方
- 健康青年人HCMV特异性CD8^+T细胞频率和表型分析
- 2007年
- 目的利用负载pp65495-503抗原肽的HLA-A*0201四聚体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HLA-A2+健康青年供者外周血中HCMV pp65495-503特异性记忆CD8+T细胞的频率和表型。方法以优化的四聚体染色方法对22例中国青年供者全血进行染色,用流式细胞仪对样品进行三色荧光分析。结果健康中国青年人外周血中存在高频率的pp65495-503特异性CD8+T细胞,占CD8+T细胞的百分率为0.14~6.84%(均数2.45%);表型分析显示其CD28+细胞占四聚体阳性和四聚体阴性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为32.5%(±21.7%)和58.58%(±10.4%)(P<0.001);CD57+细胞占四聚体阳性和四聚体阴性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55.8%(±18.4%)和27.4%(±8.3%)(P<0.001)。同时,对三例健康青年人CD8+T细胞上多种表面分子的详细分析显示,pp65495-503特异性记忆CD8+T细胞有不同比率的细胞表达CD62L、CD45RO、CD38和CD27,而且还有一定比例的细胞表达CD45RA,但不表达活化抗原CD69分子。结论青年中国人外周血中存在高频率的HCMV特异性CD8+T细胞,这些细胞的表型存在高度异质性,可能是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记忆和效应细胞群体组成。
- 查庆兵徐丽慧刘芳孙荭贾仟涛李丰耀何贤辉
-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流式细胞术
- 免疫突触形成过程中T细胞受体的重定向运动:涡旋驱动模型
- 2005年
- 目的:建立T细胞受体(TCR)在免疫突触形成过程中作重定向(reorientation)运动的机制模型.方法:基于经典流体力学环境中的双分子反应传能原理,提出了T细胞受体的涡旋驱动模型,利用免疫突触内耦合的受体或配体分子作为涡源驱动T细胞受体分子的募集.结果:模型计算的结果表明,在强度及作用频率同时具备一定范围的涡旋连续驱动下,TCR重定向运动速度可达到实验测定的范围(0.04~0.1 μm/s).结论:本模型证明突触内受体/配体对耦合时通过将其结合自由能转化为细胞内外流体涡旋运动的机械能可能直接提供了TCR重定向运动的驱动力.
- 刘顺会韩博平曾耀英何贤辉
- 关键词:免疫突触T细胞受体涡旋
- 一种分离、培养扩增小鼠NK细胞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建立小鼠NK细胞的分离及培养扩增的方法。方法:用两步黏附分离法和磁珠活化的细胞分选(MACS)法,从小鼠脾脏的单个核细胞(MNC)中分离NK细胞,计数所得细胞的总数,并用FITC抗小鼠CD3和PE抗小鼠NK1.1单克隆荧光抗体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NK细胞的纯度。以YAC -1为靶细胞,用MTT比色法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将两步黏附分离法分离的2×107个脾MNC培养5、10、15、20d,计数细胞的总数并检测CD3-NK1.1+细胞百分率,分别为0.5×107、1.4×107、2.6×107、3.0×107和18.36%、43.44%、55.68%、60.03%。效靶细胞25∶1时,NK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54.38%、66.54%、79.38%和83.86%,明显高于脾MNC(41.93%)(P<0.01)。MACS法纯化前后细胞的总数和CD3-NK1.1+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1.0×108、1.5×106和2.54%、93.60%;但纯化后的细胞在体外培养20d时,只扩增到1.9×106个。结论:用两步黏附分离法分离的小鼠NK细胞,培养2~3wk可获得大量的NK细胞,纯度可达55%~60%;在效靶细胞为25∶1时,NK细胞对YAC1细胞的杀伤率约为80%。
- 杨志刚曾耀英何贤辉王通江逊唐德燊
- 关键词:NK细胞IL-2
-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在人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及修复重建人软骨示踪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检测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ceprotein,EGFP)基因在原代培养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的转染效率及瞬时表达,建立原代培养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的示踪方法,为用组织工程法修复重建人软骨寻求示踪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在大肠杆菌中扩增pEGFP-N1质粒,通过Amaxa细胞核转染仪将pEGFP-N1质粒转入原代培养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应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转染过程及瞬时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转染效率。结果: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在基因转染24h后得到了明显表达,48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转化率为35.37%,且未影响软骨细胞的贴壁过程。结论:经pEGFP-N1质粒转染的原代培养的人软骨细胞仍能在体外存活,pEGFP-N1是转染原代培养的人软骨细胞较为理想的瞬时表达载体,也是组织工程化软骨形成过程的良好示踪剂。
- 江逊曾耀英何贤辉徐丽慧狄静芳冯铮肇静娴史剑波
-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软骨细胞荧光抗体技术
- 中国恒河猴Mamu-B*1703/EGFP在K562和B16细胞中的表达及分布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分析恒河猴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Ⅰ类分子重链的亚细胞分布,建立适于体外研究恒河猴MHCⅠ类分子表达和抗原呈递功能的细胞系。方法将含Mamu-B*1703重链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分别转染K562和B16细胞,细胞收集后以W6/32单克隆抗体或抗Mamu-B*1703抗血清及PE标记二抗染色,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分析Mamu-B*1703复合体在细胞内和细胞表面的表达。结果在K562和B16细胞的细胞质内均可观察到与Mamu-B*1703重链基因融合表达的绿色荧光蛋白激发后的绿色荧光,即2种细胞均可表达外源Mamu-B*1703重链分子;但通过藻红蛋白标记的抗MHCⅠ类分子复合体抗体染色显示,Mamu-B*1703复合体仅表达于K562细胞表面,而不表达于B16细胞表面。结论Mamu-B*1703重链可与人K562细胞而不能与小鼠B16细胞内的βm轻链结合组装成复合体,表达于细胞表面,提示研究恒河猴的MHCⅠ分子表达应利用人类的细胞株。
- 欧阳东云徐丽慧高琦郭贺何贤辉
- 关键词:中国恒河猴转染
- IDO基因修饰的软骨细胞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为检测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基因修饰的原代培养软骨细胞对T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将pEGFP-N1-IDO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至C57小鼠原代培养的软骨细胞,体外检测IDO修饰的软骨细胞培养液中色氨酸水平的变化;使用CFSE标记技术,检测IDO修饰的软骨细胞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pEGFP-N1-IDO成功被导入原代培养的小鼠软骨细胞,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均检测到EGFP的表达;体外实验表明,原代培养的软骨细胞上清可检测到一定量的色氨酸水平,而转染IDO 24 h后的软骨细胞上清中未检测到色氨酸,提示IDO转染的软骨细胞表达了具有活性IDO;使用CFSE标记技术,检测IDO修饰的软骨细胞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发现IDO基因转染组96 h后总体增殖指数为1.122±0.017,单纯淋巴细胞阴性对照组为1.026±0.016,阳性单纯软骨细胞组为1.201±0.026,较阳性对照组,IDO基因组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得到明显抑制。IDO基因修饰的软骨细胞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
- 段小红江逊何贤辉郑德育王晓燕史剑波许庚崔鹏程
- 关键词:软骨细胞吲哚胺2,3-双加氧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 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成熟过程中T淋巴细胞sjTRECs水平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实时定量PCR检测正常小鼠成熟过程中胸腺及脾脏T淋巴细胞的信号结合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DNA环(sjTRECs)含量,从而推测T淋巴细胞中的初始T细胞的数目,评价小鼠成熟过程中的胸腺功能.为胸腺发育和功能研究及胸腺研究模型的建立提供研究依据和方法.方法:实时定量PCR(SYBRGreen法)检测T淋巴细胞中sjTRECs含量.结果:1~6wk的小鼠胸腺中的初始T细胞含量持续增加,9wk时已经开始下降,12wk时持续下降.而小鼠的外周中初始T细胞的含量则随着周龄增加而增加(1~12wk).结论:在小鼠的成熟过程中,从9wk开始胸腺的生成功能减弱,而胸腺的输出功能持续增加;成功建立和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T淋巴细胞中sjTRECs含量,是准确评价小鼠胸腺功能的方法.
- 张华华曾耀英肇静娴江逊何贤辉林羿
- 关键词:实时定量PCRT细胞
- 正常成人外周血全血培养激活T细胞表达活化抗原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研究正常成人外周血T细胞体外活化表达活化抗原CD 69、CD 2 5及HLA -DR的规律与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对此的影响 .方法 :健康志愿者 ( 10名 )外周血以佛波醇酯 (PDB) +离子霉素 (Ion)或植物血凝素 (PHA)刺激不同时间后 ,经双荧光染色后获取有核细胞 ,以流式细胞仪测定CD 3+T细胞活化抗原CD 69、CD 2 5及LHA -DR的表达 .结果 :无论PDB +Ion还是PHA均可刺激CD 3+T细胞表达CD2 5,2 4h后的表达率分别达 57 5%和 39 8% .以PDB +Ion刺激 4h ,T细胞CD 69表达已达 90 %以上 ,而此时CD 2 5尚未表达 ,HLA -DR则在 72h后表达明显上调 .PKC抑制剂H 7能完全抑制PDB +Ion引起的CD 69及CD 2 5上调 ,但仅部分抑制HLA -DR的表达 .结论 :正常成人外周血CD 3+T细胞经多克隆活化剂刺激后CD 69表达最快、最高 ,CD 2 5次之 ,HLA -DR较慢较低 ;三者的表达均可被PKC抑制剂H 7所抑制 ,表明PKC在
- 何贤辉徐丽慧曾耀英孙荭姚伟湛蔡小嫦
- 关键词:T淋巴细胞活化抗原人外周血体外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