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乐银

作品数:40 被引量:219H指数:8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重点医学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9篇骨折
  • 14篇入路
  • 14篇关节
  • 13篇疗效
  • 10篇微创
  • 9篇置换术
  • 9篇髋关节
  • 9篇髋关节置换
  • 9篇股骨
  • 9篇关节置换
  • 8篇全髋
  • 8篇全髋关节
  • 8篇全髋关节置换
  • 8篇髋关节置换术
  • 8篇内固定
  • 8篇钢板
  • 7篇全髋关节置换...
  • 6篇远端
  • 6篇桡骨骨折
  • 6篇桡骨远端

机构

  • 25篇扬州大学
  • 14篇南通大学第二...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南通大学
  • 1篇扬州大学医学...
  • 1篇绵阳市骨科医...

作者

  • 40篇朱乐银
  • 26篇乔高山
  • 26篇朱成栋
  • 18篇夏建忠
  • 14篇崔志明
  • 13篇孙郁雨
  • 13篇徐冠华
  • 12篇李卫东
  • 12篇保国锋
  • 12篇王玲玲
  • 9篇崔颖
  • 5篇黄华
  • 4篇钱俊
  • 4篇夏正荣
  • 3篇张金波
  • 2篇黄镇
  • 2篇周许辉
  • 2篇储惊蛰
  • 2篇贾连顺
  • 1篇保国峰

传媒

  • 7篇生物骨科材料...
  • 6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骨科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第十七届中国...
  • 1篇第23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中神经根牵拉损伤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中神经根牵拉损伤的发生率和神经根耐受牵拉的阈值。[方法]应用神经根安全拉钩完成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手术共116例,术中应用节段性皮神经刺激体感诱发电位技术进行监测,记录SEP潜伏期和SEP波幅、神经根拉力和牵拉时间。术后10 d、1个月、3个月、1年进行随访,记录JOA评分。[结果]术中共有19例患者出现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此时神经根拉力为(4.1±0.45)N,累积拉力为(42.89±2.96)N*min,明显高于潜伏期和波幅平稳组和好转组,术后FBSS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后两组。[结论]术中神经根的牵拉损伤是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后早期引起腰椎手术失败综合证(fail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的主要原因,单次神经根拉力小于(4.1±0.45)N或累积拉力小于(42.89±2.96)N*min,发生神经根牵拉损伤的几率较小。
崔志明李卫东保国锋徐冠华孙郁雨王玲玲朱乐银
关键词:腰椎椎间融合术内固定神经根牵拉损伤
SuperPATH微创入路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快速康复理论基础及早期疗效
目的:探讨 SuperPATH(supercapsular percutaneously-assisted total hip)微创入路THA(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快...
朱成栋乔高山朱乐银印文彩夏建忠
关键词:微创小切口股骨颈骨折
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配合克氏针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配合克氏针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12月采用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配合克氏针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26例,男16例,女10例;按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OTA)分型:C1型3例,C2型10例,C3型13例。比较术后影像学指标、功能指标,术后8~12周拆除外固定支架并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按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对术后腕关节功能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18个月(平均10.5个月)随访。术后1周、术后8周分别测量掌倾角[(12.02±3.57)°、(11.99±3.59)°]、尺偏角[(20.34±4.31)°、(20.31±4.29)°]、桡骨高度[(12.39±6.81)mm、(12.38±6.79)mm],术后1周、术后8周分别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1周与术后8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6月腕关节功能评定结果:优10例,良11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为80.8%(21/26);并发症发生率为15.4%(4/26)。结论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配合克氏针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可取得满意疗效,且固定牢靠,能有效防止骨折复位丢失和再移位。
朱成栋朱乐银乔高山印文彩夏建忠
关键词: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外固定器
腰椎关节突关节融合器的研究与设计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发设计一种用于腰椎关节突关节融合的融合器及植入的配套工具。方法根据国人腰椎关节突关节的解剖学测量和影像学资料的分析,设计一种用于关节突关节融合的融合器,该融合器由同种骨植入材料制成,其构造由一圆柱体中心嵌入一椭圆体。植入该融合器需要配套工具,包括定位器、工作通道、钻头和植入器。结果腰椎关节突关节融合器结构简单,与关节面接触面积大,植入后不易移位。配套工具既可以满足开放手术需求,也可以满足微创经皮手术的要求,可以将融合器植入关节突关节面合适的位置,手术器械操作简单,植入精度高。结论腰椎关节突关节融合器及其配套工具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新型医疗器械。
崔志明张金波保国锋崔道然李卫东徐冠华孙郁雨王玲玲朱乐银崔颖
关键词:腰椎关节突关节融合器器械
同期与分期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及短期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较同期与分期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安全性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行双侧THA的患者55例(110髋),同期行双侧THA的25例纳入同期组,分期行双侧THA的30例纳入分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功能恢复、肢长差异等。结果 5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3.0年,平均1.8年。两组在总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3,P=0.035;t=-2.39,P=0.041);同期组和分期组各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期组2例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系统症状,分期组1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7,P=0.023;t=4.213,P=0.019);同期组和分期组术后肢长差异分别为(0.16±0.34)cm、(0.47±0.3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P=0.023)。结论严格把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的假体,同期与分期行双侧THA都是可行的,但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肢长差异方面,同期双侧THA更有优势。
乔高山朱乐银朱成栋印文彩夏建忠黄华
关键词:安全性
Super PATH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14例早期随访报告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Super PATH(supercapsular percutaneously-assisted totalhip)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手术方法和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我院行Super PATH入路微创THA 14例(15髋),观察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切口平均长度(7.06±1.05)cm,住院平均时间(5.7±0.6)天,手术平均时间(106.0±14.3)min,术中平均失血量(270.6±63.2)ml。Harris评分,术前:(27.9±4.3)分,术后3天:(63.2±5.1)分,术后3个月:(83.1±5.7)分,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逐渐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随访期限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骨折、DVT、假体脱位、假体松动及双下肢不等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Super PATH入路微创THA早期疗效满意,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能显著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的风险,达到早期快速康复目的。但该技术临床应用时间短,其中远期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
朱成栋乔高山朱乐银印文彩夏建忠黄华夏正荣钱俊
关键词:髋关节
后路椎间融合联合椎间盘电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两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
2011年
目的通过对比性研究,评价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及PLIF联合腰椎间盘电热凝纤维环成形术(IDETA)治疗两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两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均采用PLIF治疗两节段中较重的节段,根据另一节段是否行IDETA分为单纯组和联合组。采用JOA及VA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8.2个月。术前JOA和V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阶段两组间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JOA和VAS评分术后不同阶段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F联合IDETA治疗两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可获得良好的近期临床效果。
崔志明李卫东徐冠华崔颖保国锋孙郁雨朱乐银王玲玲储惊蛰
关键词:腰椎退变性疾病脊柱融合术椎弓根内固定
斜T型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比较植骨联合斜T型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7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资料,其中25例采用植骨联合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内固定组),男10例,女15例;年龄60—78岁,平均(64.8±4.4)岁。22例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外固定组),男6例,女16例;年龄60~82岁,平均(65.9±3.9)岁。测量并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末次随访时测量腕关节背伸、掌屈、旋前、旋后角度,并采用腕关节Gar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定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等。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18个月(平均12.2个月)随访。内固定组、外固定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2±2.2)、(10.3±1.9)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固定组患者掌倾角(11.44°±4.53°)、桡骨高度[(11.46±2.75)mm]明显优于外固定组[(7.61°±3.67°)、(6.89±2.9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腕关节背伸、掌屈、旋前及旋后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Garland—Werley功能评分标准,内固定组和外固定组优良率分别为88.0%(22/25)、59.1%(1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有l例患者拇长伸肌腱断裂,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外固定组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骨折延迟愈合,1例患者术后出现螺钉松动,1例患者发生腕关节僵硬。结论对于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选择植骨联合斜T型钢板内固定能达到理想复位,能有效防止骨折复位丢失和�
朱成栋乔高山朱乐银夏建忠印文彩
关键词:桡骨骨折外固定器骨板
脊髓组织工程中纳米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也为脊髓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纳米材料因具有一些独特的效应,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增殖和功能的增强,使其在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朱乐银崔志明
关键词:纳米材料脊髓损伤细胞支架
儿童枢椎泪滴样骨折一例
2010年
患儿,男,12岁,课间休息时被同学从身后环勒住颈部后立感颈部疼痛,不能活动,6d后症状无缓解,并出现吞咽困难,至我院就诊,查体示枕颈部压痛,颈部活动明显受限,四肢肌张力、肌力及深浅感觉均正常,查颈椎X线片示“颈2椎体前下缘撕脱骨折可能。颈2不稳”(图1),MRI示“颈2椎体前下缘撕脱骨折可能大,颈2椎体轻度滑脱,颈椎前方软组织明显增厚,T2加权信号增高”(图2)。诊断为“枢椎泪滴样骨折”收住入院,予Glisson带牵引2周,
徐冠华崔志明李卫东保国锋孙郁雨王玲玲朱乐银崔颖
关键词:撕脱骨折泪滴枢椎儿童颈部疼痛颈部活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