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利楠

作品数:22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细胞
  • 7篇淋巴
  • 6篇淋巴瘤
  • 6篇化疗
  • 5篇食管
  • 4篇肿瘤
  • 4篇细胞淋巴瘤
  • 4篇疗效
  • 3篇增殖
  • 3篇生活质量
  • 3篇食管鳞癌
  • 3篇晚期
  • 3篇鳞癌
  • 3篇活质量
  • 3篇基因
  • 2篇单抗
  • 2篇一线治疗
  • 2篇预后
  • 2篇原发性
  • 2篇食管癌

机构

  • 20篇郑州大学第一...
  • 5篇新乡医学院第...
  • 4篇郑州大学
  • 1篇新乡市中心医...

作者

  • 22篇朱利楠
  • 10篇樊青霞
  • 9篇陈清江
  • 9篇张旭东
  • 8篇张明智
  • 6篇丁梦杰
  • 6篇董萌
  • 4篇王峰
  • 4篇王留兴
  • 3篇宗红
  • 3篇王冠男
  • 2篇牛松涛
  • 2篇王瑞林
  • 1篇曹素霞
  • 1篇赵培荣
  • 1篇刘剑
  • 1篇张蕾
  • 1篇何炜
  • 1篇方云
  • 1篇孙振昌

传媒

  • 4篇肿瘤基础与临...
  • 3篇中华物理医学...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肿瘤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8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PT-11联合5-Fu/FA方案治疗34例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评价CPT-11联合5-Fu/FA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全组34例,可评价疗效31例,其中3周方案14例,2周方案17例。3周方案:CPT-11 270 mg/m2静滴,d1,FA 200 mg/m2静滴,d1-5,5-Fu 425 mg/m2静滴,d1-5,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6周)评价疗效;2周方案:CPT-11 180mg/m2静滴,d1,FA 200 mg/m2静滴,d1-2,5-Fu 400 mg/m2静推,随后5-Fu 600 mg/m2静滴22 h,d1-2,14 d为1个周期,3个周期(6周)评价疗效。结果CR 1例,PR 11例,SD 14例,PD 5例,总缓解率38.7%,总稳定率45.2%。中位缓解时间7.1个月,中位稳定时间8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迟发性腹泻(Ⅲ/Ⅳ度发生率为32.4%)及中性粒细胞减少(Ⅲ/Ⅳ度发生率为35.3%)。结论CPT-11联合5-Fu/FA两种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有效率高,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或二线化疗方案。
朱利楠樊青霞王留兴吴欣爱王瑞林
关键词:结直肠癌CPT-11临床疗效化疗
热疗联合化疗在晚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9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热疗及化疗联合干预,对照组患者则单纯给予化疗。化疗选用Cape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方案:第1天给予奥沙利铂(130mg/m^2)静滴,第1~14天给予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2次/d),治疗21d为1个周期。研究组于上述化疗第1天即进行热疗,使肿瘤部位温度稳定在43℃,每次治疗持续60min,以后每周热疗2次,治疗21d为1个周期。经连续治疗2个周期后对2组患者肿瘤疗效进行评定;采用卡式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定2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8.9%和36.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8.3个月和5.2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64.4%和45.5%,卡氏评分提高率分别为77.8%和45.5%,上述指标组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常见毒副反应包括胃肠道毒性、骨髓抑制及周围神经异常等,但患者均可耐受,对日常治疗未造成影响。结论内生场热疗联合Cape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具有增效作用,可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延缓疾病进展,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朱利楠樊青霞宗红路太英吴凤莲
关键词:热疗化疗晚期胃癌生活质量
PD-1/PD-Ls在EBV阳性T/NK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2配体(programmeddeath-ligand 2,PD-L2)及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阳性T/NK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Epstein-Barr virus-positive T/natural killer(NK)-cell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EBV(+)-T/NK-LPD]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7例EBV(+)-T/NK-LPD患者的病理石蜡包埋组织,其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为10~82岁,平均年龄29岁,Ⅰ级4例,Ⅱ级7例,Ⅲ级3例,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D-1、PD-L1和PD-L2在人EBV(+)-T/NK-LPD组织中的表达,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Spearman秩相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病理分级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在17例组织标本中,PD-1表达阳性12例,PD-L1表达阳性6例,PD-L2表达阳性5例。PD-1、PD-L2的表达与预后无显著相关性(P>0.05),PD-L1的表达与预后呈正相关(P<0.05)。PD-L1、PD-L2的表达与年龄、性别、LDH水平及Ki-67表达水平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PD-1及PD-L2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141,r=-0.149,均P>0.05),而PD-L1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之间呈负相关(r=-0.563),PD-L1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PD-L1和PD-L2在EBV(+)-T/NK-LPD病理组织中异常表达,虽然PD-1的表达与预后、病理分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但在EBV(+)T/NK-LPD中显著高表达,PD-1/PD-Ls信号通路可能成为EBV(+)-T/NK-LPD免疫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胡俊霞陈清江张旭东李文才王冠男王欣董萌吴少璇马咪静尹美凤杨万秋丁梦杰张明智朱利楠
关键词:EB病毒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D-1PD-L1PD-L2
来那度胺单药及联合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滤泡性淋巴瘤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来那度胺单药及联合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4例FL患者接受R-CHOP方案足程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于2018年1月—2021年1月继续接受维持治疗。按维持治疗方案,分为仅接受来那度胺单药维持治疗(6例)、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6例)、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6例)以及未接受维持治疗(6例)。观察不同的维持治疗方案组FL患者的疗效、生存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0.5个月(范围:6~37个月)。来那度胺单药组、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组、利妥昔单抗组和未接受维持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83.3%、50.0%、50.0%和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8);中位PFS期分别为6.0、8.5、19.0和15.0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0%、62.5%、100.0%和83.3%,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曲线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56,P=0.268)。血液学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为主。3个维持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那度胺单药及联合利妥昔单抗对FL进行维持治疗未能得到明显的生存获益,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分析。
葛晶晶钱思宇侯户婷雷亚欣文晴张越孔晓爽汪文华朱利楠陈清江张明智张旭东
关键词:滤泡性淋巴瘤来那度胺利妥昔单抗
NK/T细胞淋巴瘤基因组中EBV DNA整合检测及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明确NK/T细胞淋巴瘤(NK/T cell lymphoma,NKTCL)基因组中是否存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DNA整合,初步分析NKTCL细胞系基因组中EBV DNA整合信息。方法:利用PCR法扩增EBV DNA和原位杂交法检测EBER表达,验证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物样本库提供的5例EBV(+)及4例EBV(-)NK/T样本EBV感染情况。测序全基因组DNA样本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全基因组序列比对捕获EBV整合序列;使用Blast比对样本EBV fasta文件与EBV fasta库。采用CREST软件提取softclip reads,过滤paired reads并对过滤后的reads进行染色体分布的统计。使用IGV比对染色体部分区域reads分布情况,采用PCR法扩增EBV DNA高频整合区域并行sanger测序。结果:5例EBV(+)NK/T样本中均检测出EBV DNA和EBER表达,4例EBV(-)NK/T样本则未能检出。样本的测序深度、覆盖深度、覆盖率和比对率均满足后续研究要求。比对结果显示捕获的序列为病毒序列。EBV(+)NKTCL细胞系SNK、YTS和EBV(+)鼻腔NTKCL组织的reads数目最多,且在2号染色体上呈非随机性富集。chr2:30234084-30234483 400 bp区域存在EBV DNA整合,并导致chr2p23.1位点的插入缺失。结论:EBV(+)NKTCL细胞在chr2p23.1位点存在EBV DNA的高频整合,提示可能影响相关基因表达。
王欣张旭东陈清江王冠男胡俊霞吴少璇马咪静尹美凤杨万秋董萌丁梦杰张明智朱利楠
关键词:NK/T细胞淋巴瘤EBV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
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思考被引量:10
2014年
恶性肿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2008年我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结果示,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以年均3%~5%的速度递增[1]。恶性肿瘤的防治仍是医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医学相关知识的发展,医学社会问题频发、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生的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临床肿瘤学专业面对的是特殊患者群体,治疗方法复杂多变,需要肿瘤医生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
朱利楠宗红王峰王留兴樊青霞
关键词:临床肿瘤学教学心理治疗人文素质医患沟通
miR-27a通过靶向KRAS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增殖和侵袭
食管癌/(EC/)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高通量检测发现多种微小RNA /(miRNA/)在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进程。miR-27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尚...
朱利楠
关键词:MIRNA食管鳞状细胞癌KRASERK通路增殖
文献传递
含培美曲塞联合方案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疗效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含培美曲塞(PEM)联合方案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6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资料,其中7例已接受一线方案化疗后复发,9例为初治患者。化疗方案为PEM 600 mg/m 2静脉滴注,第1天;联合伊达比星(IDA)和地塞米松(DXM),或福莫司汀(FTM)和DXM,或替莫唑胺(TMZ)和DXM。结果:7例复发难治患者均完成至少2个周期的化疗,部分缓解(PR)3例,稳定(SD)3例,病情进展(PD)1例(该例死亡)。9例初治患者均完成至少4个周期的化疗,完全缓解1例,PR4例,SD3例,PD1例。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无因严重不良反应导致停药者,患者耐受性好。结论:含PEM联合方案对于PCNSL具有较好安全性和临床治疗活性。
尹美凤张旭东马咪静王欣胡俊霞吴少璇杨万秋王进隆薛伍君朱利楠牛松涛丁梦杰董萌吴晶晶张明智陈清江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培美曲塞大剂量化疗
真实世界中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HLX-01治疗惰性B细胞淋巴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3年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HLX-01在真实世界中治疗惰性B细胞淋巴瘤(iB-NH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09例初治iB-NHL病例的资料,其中利妥昔单抗治疗39例(R组),HLX-01治疗70例(H组)。从一线治疗开始随访,截止日期为2021年10月31日。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持续缓解时间(DOR)、治疗持续时间(DOT)、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R、H组常规治疗4~6个周期后,ORR分别为84.6%、80.0%,DCR分别为97.4%、9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OR、DOT、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曲线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是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转氨酶升高、呕吐、低蛋白血症、细菌感染和乏力为最常见非血液学毒性,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X-01治疗iB-NHL与利妥昔单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一致。
董萌张明智张旭东朱利楠冯晓燕丁梦杰武晓龙陈清江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有效性安全性
GDPT和CHOP方案一线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总结GDPT方案与CHOP方案一线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IT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6例AITL患者,其中22例接受GDPT方案化疗2~8个周期,14例接受CHOP方案化疗3~8个周期。结果:GDPT组完全缓解(CR)或未确认完全缓解(CRu)5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4例,疾病进展(PD)2例;CHOP分别为2、5、2、5例,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28,P=0.12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对症支持治疗后逐渐恢复。GDPT组随访10~51个月,2例死于感染,3例死于肿瘤进展。CHOP组随访3~43个月,1例死于感染,1例死于心力衰竭合并感染,2例死于肿瘤进展。两组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曲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90、0.323,P=0.765、0.570)。结论:GDPT方案一线治疗AITL较CHOP方案未有明显的生存获益,有待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方式。
钱思宇杨万秋侯户婷吴少璇王泽元尹美凤陈清江丁梦杰董萌朱利楠张明智张旭东
关键词:CHOP方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