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发建

作品数:29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历史地理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6篇史学
  • 5篇史学科学化
  • 4篇中国史
  • 4篇中国史学
  • 4篇国史
  • 3篇新史学
  • 2篇学术
  • 2篇意蕴
  • 2篇战时
  • 2篇中共
  • 2篇史学史
  • 2篇清末
  • 2篇历史记忆
  • 2篇六经
  • 2篇六经皆史
  • 2篇近代史
  • 2篇近代史学
  • 2篇抗战
  • 2篇抗战时期
  • 2篇科学观

机构

  • 23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湖南教育学院

作者

  • 25篇朱发建
  • 2篇张晶萍
  • 1篇李婷婷
  • 1篇张林发

传媒

  • 5篇湖南师范大学...
  • 3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安徽史学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史学月刊
  • 1篇湘潭大学社会...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中学历史教学
  • 1篇学术月刊
  • 1篇史学理论研究
  • 1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邵阳学院学报...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武陵学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史学科学化:中国史学走向近代的新历程被引量:2
2005年
朱发建
关键词:史学科学化文化变迁学术理论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借助北伐记忆重塑政党形象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北伐记忆与言说,重塑了团结合作形象、群众拥护形象和革命领导形象。这些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赞誉,为宣传抗战主张、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振抗战信心、进行抗战动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重塑北伐形象的基本经验在于注重党的建设、坚持思想与实践统一、借鉴历史记忆,此三项经验对于新时期推进党的形象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朱发建叶欣明
关键词:抗战时期政党形象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五四运动”历史记忆的研究
“五四”运动己过百年,“五四”的记忆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因为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的重估,改变了中国文化的格局,同时也因为五四运动是各种力量合力的结果,决定了它的复杂性和解释的多元性,因此,有关五四运动的研究成为一个常研常新的...
朱发建
关键词:五四运动历史记忆学术研究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2016年
近代许多中国史家以"六经皆史料"来诠释中国传统的"六经皆史"论,彻底破除"六经载道"的传统观念,消解儒家"六经"中所含的意识形态权威;不仅将被神化的"六经"还原为古史书,而且进一步将其看作待证而后信的"史料",动摇其"信史"的地位。传统"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过程,既是对"六经"不断"祛魅"的过程,也是传统经学向现代史学转化在史学观念上的体现。
朱发建
关键词:六经皆史意蕴
科学观的歧义与中国近代科学史学的多重意蕴被引量:1
2007年
近代中国史学科学化进程中,因国人对“科学”含义理解上的不同,对史学是否属于“科学”有不同的认识;也因对“科学”含义广、狭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不同的“科学史学”观;由此造成史学“科学化”进程中观念分歧与实践路向上的差异。
朱发建
关键词:科学观科学史学
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研究(1902—1949年)
近代中国“新史学”是与传统史学迥然不同的一种新型态史学,然而,“新史学”之“新”究在何处?与传统史学相比较究竟有何区别?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这都是研究近代史学史必须回答的问题。对中国近代史学“科学...
朱发建
文献传递
史学“科学化”与新世纪中国史学的趋向被引量:2
2006年
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的进程,是中国史学由传统向近代蜕变的过程,其成绩有目共睹,但在史学实践上也出现了不少的“偏弊”现象。如何认识与评价近代以来中国史学“科学化”进程中的利弊得失,当今学术界并未取得共识。由此,也造成2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中的诸多困惑。对近代中国史学“科学化”行程予以回顾与反省,可为21世纪史学发展提供重要的启示。史学“科学化”曾为中国史学走出中世纪开辟先路,至今仍是中国史学发展的重要趋向。21世纪中国史学如何承继“科学化”的传统,摒弃其中的极端因素,构建出沟通“科学”与“人文”的新史学范式,正是当今中国史学亟待努力的方向。
朱发建
关键词:中国史学
论何炳松在通史理论上的创新被引量:2
1997年
朱发建张晶萍
关键词:何炳松通史研究章学诚中国传统史学新史学
梁启超晚年对历史理论的探索及困惑被引量:2
2001年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开创者之一,在“新史学”理论的建构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是他晚年在对历史进化、历史规律、历史创造者等历史理论问题的研究中,勇于探索,敢于怀疑,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往往又陷入前后矛盾、困惑莫解的境地。梁启超的困惑是与中国近代社会吸收西方文化的特点相联系的,而根本原因在于其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局限性。
朱发建
关键词:历史理论历史规律历史创造者史学史
20世纪20—40年代中国“科学人文主义”史学思想述论
2013年
受"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20世纪中国史学走上了"科学化"的行程,但从20世纪20年代起,随着《学衡》派对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弘扬,以及40年代《思想与时代》杂志对新人文主义的传播,在中、西人文主义思潮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史学界力图矫正"科学化"之弊端,从"科学"与"人文"兼重的史学观,到逐渐萌生出"科学人文主义"史学思想,提倡义理与考据并重、科学"实证"与人文"虚会"方法结合、主体与客体交融互渗、知识追求与价值意义兼顾的治史新趋向,使中国史学走上沟通"科学"与"人文"的新史学之路。
朱发建李婷婷
关键词: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史学思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