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春 作品数:48 被引量:361 H指数:12 供职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微生物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们从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式的改进以及第二课堂建设等方面对微生物学理论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实践证明,教学改革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教学质量。 秦华 李永春 徐秋芳关键词:微生物学 理论课 植茶年限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2020年 为探明植茶年限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以0、20、25、38和48年茶园土壤表层(0~20 cm)、亚表层(20~40 cm)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T-RFLP技术及qPCR方法对土壤细菌(B)、真菌(F)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植茶后土壤理化性质明显改变,随植茶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碱解氮及有效磷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显著高于亚表层土壤。不同植茶年限土壤细菌群落组分存在差异且多样性指数随植茶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不同植茶年限土壤真菌群落组分差异不明显且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总体来看,土壤细菌群落对植茶年限的响应比真菌群落敏感。随植茶年限的增加,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有从F/B较低的"细菌型"向F/B较高的"真菌型"转变的趋势。 姚泽秀 李永春 李永夫 陈志豪关键词:土壤细菌 土壤真菌 土层 群落特征 生物质炭输入影响土壤氮素转化与氧化亚氮排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21年 全球气候变暖的持续性和不确定性显著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大气氧化亚氮(N_(2)O)的持续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土壤是氮素转化的重要场所和氮循环生物化学反应库,也是N_(2)O的重要排放源,土壤N_(2)O排放速率的变化会显著影响大气N_(2)O含量。生物质炭是指生物质在完全或部分缺氧的情况下经热裂解制备而成的芳香类化学物质,具有多孔性、强吸附性、化学稳定性、高pH和较大阳离子交换量等特性。生物质炭施入土壤后,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氮素的转化,并对土壤N_(2)O排放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综述了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生态系统氮素转化与N_(2)O排放的研究进展,分别阐述了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无机氮动态变化、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以及N_(2)O排放的影响,并从生物质炭吸附和减少氮素淋滤、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氨氧化菌的丰度和多样性以及反硝化菌功能基因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影响上述过程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生物质炭在土壤增汇减排以及缓解温室效应方面的进一步理论研究和相关技术推广进行了展望。 屈田华 李永夫 张少博 郦琳琳 李永春 刘娟关键词:生物质炭 土壤氮素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新疆木垒胡杨林区三种林分土壤真菌群落特征 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T-RFLP、荧光定量PCR以及平板分离与鉴定等技术,分析了新疆木垒胡杨林区内胡杨过熟林、胡杨衰亡林及柽柳等植被下土壤真菌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真菌群落结构差异在胡杨过熟林与柽柳之间最为明显,其次是胡杨过熟林与胡杨衰亡林;胡杨衰亡林、胡杨过熟林、柽柳分别具有最高的真菌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3种林分土壤真菌数量在6.07×10~5~1.87×106copies·g^(-1)干土,胡杨过熟林土壤真菌数量显著高于胡杨衰亡林和柽柳。真菌丰富度、均匀度指数与pH呈正相关,优势度指数和真菌数量则与pH呈负相关。土壤pH显著影响了真菌的群落结构,其中胡杨衰亡林主要受pH和碳氮比的影响,而柽柳林受全氮的影响较大。上述结果表明: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及数量在不同林分类型间存在明显差异,pH是影响真菌群落特征的关键因子。 梁雪 李永春 陈相君 李永夫 陈俊辉 徐秋芳关键词:柽柳 土壤真菌 群落特征 一种毛竹林土壤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速率的间接测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土壤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土壤呼吸组分测定领域,公开了一种毛竹林土壤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速率的间接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样地;(2)土壤呼吸速率测定;(3)采集土壤样品和测定土壤样品参数;(4)建立线... 李永夫 李永春 蔡延江 宋余泽 陆鑫华 姜培坤 周国模文献传递 氮沉降和施生物质炭对毛竹林土壤N_(2)O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021年 本研究于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浙江省杭州市典型毛竹林布置野外控制实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毛竹林土壤N_2(O)通量,分析生物质炭(10 t·hm^(-2))、氮沉降(60 kg N·hm^(-2)·a^(-1))、生物质炭+氮沉降混合处理对土壤N_2(O)通量的影响,并探讨了土壤N_2(O)通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氮沉降处理使毛竹林土壤N_2(O)年累积排放量增加了14.6%,而施用生物质炭及其与氮沉降混合处理则分别降低了20.8%和10.6%。相关分析表明,在所有处理下,毛竹林土壤N_2(O)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硝态氮含量、脲酶和蛋白酶活性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与土壤铵态氮含量均呈显著相关。在氮沉降背景下,施用生物质炭对毛竹林土壤N_2(O)通量仍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 黄凯平 李永夫 宋成芳 屈田华 刘波 罗海燕 李永春 蔡延江关键词:毛竹林 氧化亚氮 生物质炭 氮沉降 雷竹林土壤染料降解真菌筛选与脱色效果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应用平板分离培养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序列分析的方法,筛选鉴定集约栽培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林土壤中染料降解真菌菌株,并通过摇瓶发酵研究其染料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分离频次最高的真菌种类为木霉菌属Trichoderma,对5株接种到苯胺蓝平板上能形成明显水解圈的真菌分离物,测试它们对偶氮和三苯甲烷类染料的降解能力。综合脱色效果较好的菌株为P7-2-3和P12-2-4,ITS序列比对和形态学观察表明菌株分别是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和木霉菌Trichoderma sp.,接种不超过500.0 mg·L^(-1)质量浓度结晶紫染料液体发酵脱色均可获得较高的脱色率;但染料质量浓度为300.0 mg·L^(-1)和400.0 mg·L^(-1)时分别对2菌株的脱色能力产生明显抑制,降解染料质量与菌丝生物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陈梦扬 姚泽秀 李永春 吴涵韬 徐秋芳 魏健 秦华关键词:土壤学 土壤真菌 染料降解 雷竹林 脱色效果 毛竹入侵阔叶林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7 2016年 为揭示天目山毛竹入侵原始阔叶林后土壤真菌群落特征的变化,采用T-RFLP以及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及原始阔叶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在毛竹纯林和阔叶林之间最为明显,其次为竹阔混交林和阔叶林;竹阔混交林土壤具有最高的真菌Shannon指数、均匀度指数及最低的Simpson指数.硝态氮含量和p H显著影响了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异,毛竹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受p H和铵态氮影响较大,而阔叶林主要受硝态氮影响.阔叶林土壤真菌数量显著高于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真菌数量分别与土壤p H和硝态氮呈现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表明真菌在阔叶林土壤中介导了异养硝化作用,毛竹入侵可能对此过程产生了显著影响. 李永春 梁雪 李永夫 王祈 陈俊辉 徐秋芳关键词:土壤真菌 群落特征 阔叶林 一种毛竹林土壤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速率的间接测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土壤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土壤呼吸组分测定领域,公开了一种毛竹林土壤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速率的间接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样地;(2)土壤呼吸速率测定;(3)采集土壤样品和测定土壤样品参数;(4)建立线... 李永夫 李永春 蔡延江 宋余泽 陆鑫华 姜培坤 周国模文献传递 根际微生态视角下药用植物连作障碍机制和缓解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22年 “植物-土壤-微生物”系统中各种量效关系在连作过程中发生变化,导致根际微生态系统抵御病原微生物的能力降低,已成为制约药用植物品质和产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从根际微生态的角度综述了药用植物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及缓解对策,概述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连作后,药用植物根系及其分泌物与微生物数量、群落结构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发生改变,导致原有根际微生态系统失衡并有利于土传病害的发生。采用植物育种、微生物群落组装等缓解措施协调植物-土壤-微生物组的互作关系,以达到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平衡和植物健康的目的,最终提升药用植物的产量与品质。本文建议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研究应该重视以植物-病原体关系为主导的根际微生态综合作用过程与机制,为未来药用植物的连作障碍治理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瞿瑜婷 张前前 俞叶飞 沙衣哈力·对先阿力 蔡琳琳 张苏炯 李永夫 李永春关键词:药用植物 连作障碍 根际微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