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澄 作品数:228 被引量:1,082 H指数:16 供职机构: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在豆纹动脉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1年 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ies,LSAs)主要由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发出,是走行于基底节区及深部核团的重要穿支动脉。当各种原因导致LSAs病变时,可影响相应区域的供血及功能,被称为"小血管,大问题"。由于LSAs走行迂曲、管径纤细,常规的影像技术对其观察不佳,使得对LSAs的评估和诊断存在巨大挑战。目前,DSA被认为是观察LSAs的"金标准",但由于是有创检查且需要使用大量对比剂及患者的高度配合,使得患者依从性较低。因此,亟需一种无创的影像技术能清晰的显示脑内的微血管结构。随着超高场强磁共振技术迅猛发展和序列的不断开发,目前认为MR是无创性观察颅内LSAs的最佳手段。本文旨在归纳总结国内外学者通过MR技术显示基底节区LSAs情况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杜子伟(综述) 赵登玲 缪滢钰(综述) 李澄关键词:基底节区 豆纹动脉 微血管结构 穿支动脉 患者依从性 无创性 CT平扫预测咯血患者非支气管动脉体循环侧支供血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价CT平扫预测咯血患者非支气管动脉体循环侧支供血的价值。方法对56例咯血患者术前行螺旋CT平扫。将邻近病变肺实质的胸膜增厚大于3mm作为咯血患者存在侧支供血的标准。以血管造影结果为参照,与患者胸部CT扫描进行比较,对CT预测不同部位肺部病变存在侧支供血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CT预测侧支供血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72.73%、95.00%及91.11%。其敏感性于上外侧及后外侧病变相对较高,而于前内侧、肺底及下内侧病变相对较低;特异性及准确性于以上各部位均较好。结论CT平扫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咯血患者侧支供血,对选择性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刘振生 王家祥 匡雄伟 薛贞龙 李澄关键词:侧支循环 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评估COPD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17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实质和小气道损伤而导致慢性不可逆的气道阻塞、呼吸阻力增加以及肺功能不全为共同特征的肺疾病。目前肺功能检查、肺核素灌注显像和MR灌注成像评估COPD均不能高分辨力显示肺解剖影像。而双源CT双能量肺实质灌注成像能够显示肺的解剖及灌注功能信息,可对肺气肿的部位与灌注缺损区精确配准,虚拟平扫影像可辨别COPD的类型及肺气肿的数量和大小,这对于COPD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就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技术原理及其在COPD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杨磊 李一鸣 李澄关键词:双能量 灌注成像 浅谈分子影像学 本文对分子影像学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分子影像学的定义、分子影像学的原理、分子影像学的成像技术、分子影像学的发展潜力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李澄关键词:医学影像 影像诊断 分子影像 文献传递 运用3.0T磁共振IDEAL-IQ技术进行肝脏脂肪定量分析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探讨在3.0 T MRI上运用IDEAL-IQ序列进行肝脏脂肪定量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对31例经临床确诊的脂肪肝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扫描及IDEAL-IQ序列检查;同期空腹采静脉血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扫描前后2 d内行上腹部CT扫描测量肝脾CT值并计算比值。比较经IDEAL-IQ直接测得肝脏脂肪分量值、肝脾CT值比值及血清学检查各项指标的一致性。结果健康对照组与脂肪肝组的TG、TC及HDL-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与脂肪肝组的肝脾CT值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与脂肪肝组的脂肪分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的脂肪分量值与血清TG、TC值呈显著正相关(r=0.836、0.852,P<0.05),而与肝脾CT值比值、HDL-C值呈负相关(r=-0.992、-0.735,P<0.05)。结论 IDEAL-IQ成像技术定量评估肝脏的脂肪含量是可行的,并与肝脾CT值比值及临床血清学检测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对脂肪肝的定量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焦志云 李澄 何玲 王礼同 杜芳 颜虹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脂肪肝 运用MRI评估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在肝硬化肝癌组织中分布变化的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SPIO)作为MRI对比剂在肝硬化肝癌组织中分布变化情况,探讨其用于分子靶向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35只,体质量(200±20)g,鼠龄3个月。按完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实验组25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予质量浓度0.1mg/mL的二乙基亚硝胺(DENA)溶液自由饮用,对照组饮用灭菌0.9%氯化钠溶液。于给药后20周先进行MRI平扫,再注入SPIO后1、24、48、72、96h分别行MRI增强扫描,每一时段5只。同理,空白对照组每一时段取2只。分析MRI图像,取血液标本进行肝功能测定,取肝脏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和普鲁士蓝染色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大鼠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分别为(130.43±8.83)、(415.00±55.44)U/L]较对照组[分别为(39.57±7.25)、(132.93±39.03)U/L]显著升高(P<0.001)。正常肝组织及肝硬化组织,注入SPIO后1 h,各序列上肝脏组织信号明显下降,24 h肝脏组织信号强度下降百分比(PSIL)达到最大,48、72、96 h后均下降,各时段PS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20周肝癌组织,注入SPIO各时段其信号无明显变化(P>0.05)。普鲁士蓝染色显示,正常肝组织及肝硬化组织蓝染的Kupffer细胞数在24 h达到最多,后逐步减少;部分高分化肝癌组织散在少许蓝染的Kupffer细胞,低分化肝癌组织内无蓝染细胞。不同肝脏组织SPIO增强后MRI各序列信号变化与组织中蓝染的Kupffer细胞数呈线性相关趋势,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正常=0.927,r肝硬化=0.912,P<0.01)。结论通过MRI扫描动态观察SPIO分布变化情况,不仅可用于肝脏恶性病变的检出,而且具有将SPIO作为MRI对比剂用于分子靶向成像的潜能。 黄瑞岁 李澄 顾晗 焦志云 成维艳关键词:肝硬化肝癌 靶向治疗 颅颈动脉三维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5 2016年 颅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MR管壁成像技术可直接显示动脉管壁的形态学特征,是目前评价颈动脉斑块的最佳无创性影像学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三维MR管壁成像技术的发展,其在颅内和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临床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颅颈动脉三维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及其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蔡颖 陈硕 赵锡海 李澄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壁 磁共振成像 针刺健康志愿者合谷和外关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LOD-fMRI)技术观察针刺健康志愿者合谷及外关时大脑皮质功能激活区的分布情况,并初步探讨针刺的神经作用机制。 方法纳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行针刺左侧合谷和外关组块模式的BOLD-fMRI检查,运用SPM8等软件处理后,观察脑功能激活区分布情况,重点观察运动相关脑功能区激活情况。 结果针刺健康志愿者左侧正激活脑区中左额中回、额下回有明显激活区,左岛叶有大量激活区,此外在左小脑、左中央前回、左中央后回、左顶下小叶、左额内侧回、左楔叶、左前扣带回、左屏状核亦见少量激活区分布。右侧正激活脑区主要分布在右额中回和右额内侧回;此外右顶下小叶、右中央前回有部分激活区,右颞中回、右颞上回、右岛叶、右额下回、右中央后回有少量激活区分布。负激活区主要位于两侧边缘叶海马回、海马旁回及扣带回,左颞极颞上回、颞中回及右额中回亦见少量负激活区分布。 结论针刺健康志愿者合谷和外关除引起对侧初级运动区部分激活外,双侧次级运动区可见明显激活,同侧小脑亦可见部分激活,可能是其作为运动功能障碍疾病治疗取穴的神经病理学基础。BOLD-fMRI成像技术可直观显示生理状态下针刺的神经效应,亦可为研究病理状态下针刺的神经效应提供基础及对照。 赵义 王苇 周龙江 李澄 杜芳 李华东 李郑 孙琛关键词:针刺 外关 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继发性神经元损伤的磁共振波谱研究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中枢系统应用广泛,涉及神经病学大部分领域,包括神经发育、变性、脱髓鞘肿瘤以及脑梗死等.尽管如此,对于神经系统最常见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脑出血,由于担心血肿铁离子化合物的顺磁性对局部磁场均匀... 李澄 王苇 何玲 陈健 袁红梅 薛贞龙关键词:磁共振波谱 脑出血 神经元损伤 文献传递 MSCT曲面重建肠管成像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曲面重建(CPR)肠管成像技术在肠道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2例肠道病变患者,十二指肠腺癌3例,空肠脂肪瘤1例,回肠淋巴瘤1例,回肠平滑肌肉瘤1例,回肠腺癌4例,回肠及结肠Crohn病1例,结肠腺癌19例,结肠淋巴瘤1例,直肠腺癌11例。采用10mm层厚层距行全腹部MSCT容积扫描,获得原始数据,用2.5mm层厚、1.25mm间隔重叠50%重建轴面源像(ASI),传输至AW4.0诊断工作站,用reformat软件行局部肠管多平面重建(MPR),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斜面肠管图像,再沿肠管走行划曲线进行CPR成像。结果:CPR肠管成像成功率为100%,图像清晰,均清楚地显示肠道病变。结论:CPR技术可获得良好的肠管图像,CPR肠管成像可直观地显示肠道病变,是对轴位CT图像一种很好的补充。 王礼同 李澄 薛贞龙 汤晓明 颜虹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