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聃

作品数:9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渔业动植物病原库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E研究院-上海高校网格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细胞色素
  • 3篇肝细胞
  • 2篇代谢酶
  • 2篇药物
  • 2篇药物代谢
  • 2篇药物代谢酶
  • 2篇诱导剂
  • 2篇鱼类
  • 2篇水霉
  • 2篇酶促动力学
  • 2篇CYP3A
  • 2篇EROD
  • 2篇草鱼
  • 2篇促动力
  • 1篇蛋白
  • 1篇血浆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乙基

机构

  • 6篇上海水产大学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 1篇上海出入境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9篇李聃
  • 8篇杨先乐
  • 4篇张书俊
  • 3篇张宁
  • 3篇邱军强
  • 3篇林茂
  • 2篇房文红
  • 2篇高鹏
  • 2篇喻文娟
  • 1篇叶金明
  • 1篇杨勇
  • 1篇胡鲲
  • 1篇李怡
  • 1篇王民权
  • 1篇王翔凌
  • 1篇陈昱

传媒

  • 2篇水产学报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海洋渔业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中国水产学会...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草鱼肝细胞系中CYP3A活性检测方法被引量:3
2007年
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是细胞色素P450 3A(CYP3A)依赖的酶类,可通过测定该酶催化代谢产物甲醛的量来反映其活性,从而评价CYP3A活性的高低。以草鱼肝细胞系(GCL)为模型,红霉素为底物,采用Nash比色法检测ERND产物甲醛含量,Lowry比色法测定细胞蛋白含量,建立鱼类细胞中CYP3A活性的简便检测方法。研究表明,底物以0.4 mmol/L作用60 m in后进行检测较为合适。细胞样品中ERND产物甲醛平均回收率为78.80%±4.37%,平均日内精密度为2.80%±1.40%,平均日间精密度为3.91%±1.45%,通过计算探针酶ERND活性可为鱼类细胞CYP3A活性的评价提供简便可靠的方法,从而为鱼类药物代谢酶体外诱导模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聃杨先乐张书俊喻文娟陈昱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3A鱼类细胞甲醛
诺氟沙星在大黄鱼血浆和肌肉中的RP—HPLC检测方法被引量:8
2004年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建立了诺氟沙星在大黄鱼血浆和肌肉组织中含量的测定方法。取血浆和肌肉样品,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甲醇、乙腈、6%高氯酸和10%三氯乙酸,处理后样品10000r·min-1离心、0.45μm滤膜过滤后上HPLC。色谱条件:色谱柱,C18分析柱;流动相,甲醇:磷酸缓冲液:四丁基溴化铵[24.5:73.5:2(v/v/v),磷酸调节pH值2.0]。DAD检测器,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min-1,柱温40℃,自动进样量10μL。结果表明,采用与样品等量的甲醇和6%高氯酸进行前处理,可获得较高的抽提率和检测灵敏度。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0.01μg·mL-1;在0.1~4.8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与重复性良好。血浆和肌肉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4.61%、95.57%±1.97%;平均日内(提取)精密度分别为0.38%±0.42%和0.25%±0.29%,日间精密度分别为0.56%±0.36%和0.85%±1.18%。用该法对肌肉注射给药(剂量10mg·kg-1)96h内大黄鱼血浆中的诺氟沙星血药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测定值与理论值基本一致,并初步揭示诺氟沙星在大黄鱼血浆组织中由给药后第0.5h的9.857±0.076μg·mL-1下降到96h的0.477±0.010μg·mL-1的代谢规律。
杨先乐王民权杨勇叶金明李聃
关键词:大黄鱼诺氟沙星血浆肌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水霉拮抗菌的筛选及其拮抗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9
2008年
为了获得水产动物水霉病病原菌的拮抗微生物,以水霉为靶标,对其拮抗菌进行了筛选,并研究了拮抗作用最强菌株的拮抗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从发生过水霉病害的水体中分离得到了130株细菌,能抑制水霉菌落生长的有三株:LD038、LD057和LD106,其中以LD038的拮抗作用最强,经梅里埃ATB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鉴定为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培养基对LD038的拮抗活性影响显著,LD038在PDA平板上表现出的拮抗活性最强,大小依次为PDA>BHI>GY>CA>Sabouraud。进一步对菌株LD038体外拮抗活性进行了研究。平板抑制实验表明,LD038能抑制水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琼脂扩散法中,LD038菌落周围产生的抑菌圈直径为20mm,而无菌水对照组中水霉菌丝蔓过滤纸纸片并长至平板边缘;D38菌线间孢子的萌发与孢子距菌线的距离有关,距LD038菌线22mm范围内,孢子的萌发完全被抑制。无菌发酵上清液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D038无菌发酵上清液对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都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孢子较菌丝对上清液更为敏感,5倍稀释上清液下的孢子萌发率仅为10%,且萌发后的菌丝生长也同样受到抑制,整个实验过程中菌丝均未形成网状,对照组中萌发形成的菌丝在16h后呈网状。无菌上清原液和2倍稀释上清液中孢子均未萌发。对菌丝而言,仅无菌上清原液能彻底抑制菌丝生长,与对照组相比,2倍和5倍稀释上清液显著延缓了菌丝的生长。当对照组中的菌丝铺满整孔时,2倍和5倍稀释上清液中的菌丝长度分别为0和2.6mm。显微观察表明LD038的无菌发酵上清液导致水霉菌丝形态发生变化,较正常菌丝短而粗大,且出现了黑色原生质聚集。本研究为水霉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张书俊杨先乐李聃李怡高鹏
关键词:水霉拮抗菌生物防治黏质沙雷氏菌
草鱼肝细胞中诱导剂对EROD作用的剂量效应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在研究GCL细胞中EROD催化底物反应时间的基础上分别以三种数学模型拟合,分析比较了诱导剂TCDD、PCB、PB、BaP、3-MC、BNF对GCL细胞EROD酶活的剂量-效应曲线,结果表明Log-Normal模型能较好的拟合药酶诱导前升后降的钟形效应曲线,所得方程参数值p100和EC100可用于药物代谢酶的诱导研究;Gentox模型拟合度相对较低且其EC50值显著高于半效应浓度;Logistic模型只能拟合曲线诱导上升部分而且EC50和p100与Log-Normal模型相比显著偏高。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诱导剂TCDD对GCL细胞作用时间越长,EC100越大,p100越小,但在作用48h后即达到较大诱导效应,延长时间并无显著加强作用。
林茂杨先乐房文红张宁李聃
关键词:药物代谢酶
施氏鲟水霉病病原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2
2009年
从患水霉病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肌肉中分离获得一株优势水霉菌株XJ001。大麻籽上水霉XJ001培养物的形态观察表明,菌丝透明无间隔,分枝少;新孢子囊以层出方式产生或从旧孢子囊根部长出,游动孢子按水霉属方式释放;在7℃、15℃和25℃条件下不能产生有性器官,但能够产生大量的厚垣孢子。电镜观察发现第二孢孢子表面具有大量弯曲的长毛,其在25%GY培养液中呈现出间接萌发。根据形态及生理学特征将水霉XJ001鉴定为寄生水霉(Saprolegnia parasitica)。水霉XJ001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对NaCl敏感,当PDA培养基中NaCl质量分数为1%和2%时,水霉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7.4%和75.6%;质量分数大于3%时,生长被完全抑制。用水霉XJ001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进行人工感染,结果表明XJ001有较强的致病力,异育银鲫感染严重,体表出现棉花状白毛,感染率为83.3%,感染后的死亡率为100%,可见XJ001是施氏鲟水霉病的病原菌。
张书俊杨先乐李聃高鹏
关键词:施氏鲟致病力
草鱼肝细胞中诱导剂对EROD作用的剂量效应研究
本文在研究GCL细胞中EROD催化底物反应时间的基础上分别以三种数学模型拟合,分析比较了诱导剂TCDD、PCB、PB、BaP、3-MC、BNF对GCL细胞EROD酶活的剂量-效应曲线,结果表明Log-Normal模型能较...
林茂杨先乐房文红张宁李聃邱军强
关键词:EROD诱导剂药物代谢酶草鱼肝细胞
文献传递
大口黑鲈原代肝细胞的培养及其应用于CYP450活性的诱导被引量:7
2008年
体外培养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原代肝细胞,观察其在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同时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h)含量,从而判定肝细胞的增殖和代谢能力,进而应用于CYP450的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培养5d后,肝细胞连接成片,分裂增多;培养至7d,细胞渐至单层;14d后,细胞停止生长,出现老化迹象。培养至第3—4天的细胞上清液中LDH的渗出量呈上升趋势,在第4天时达到峰值,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肝细胞的酶渗出量逐渐减少。ALh的分泌量在第3—5天呈上升的趋势,第4—8天维持在较高水平,在第5天达到最高,此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ALb的分泌量呈下降趋势,故选择培养至第5天的大口黑鲈肝细胞应用于CYP450酶系中的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NDM)的诱导研究。40μM利福平诱导24h后,ANDM活性最高。ANDM的诱导研究为鱼类细胞药物代谢酶体外诱导奠定基础。
喻文娟李聃王翔凌张宁邱军强杨先乐
关键词:大口黑鲈肝细胞原代培养乳酸脱氢酶白蛋白
草鱼肝细胞中细胞色素P450 3A的酶促动力学被引量:1
2008年
用分光光度计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草鱼肝细胞系(GCL)中 CYP3A 探针酶类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和6β-睾酮羟化酶(6β-TOH)的酶促反应。药物利福平(RIF)在浓度为40μM时对 GCL 细胞中 CYP3A 活性具有显著诱导作用,而苯巴比妥(PB)和地塞米松(DEX)无显著诱导作用(P<0.05)。在低浓度底物条件下,对照组和40μMRIF 诱导组 GEL 细胞中 ERND 的酶促动力学方程分别为1/V=234.08×1/[S]+2.6544和1/V=85.632×1/[S]+1.9458,6β-TOH 的酶促动力学方程分别为1/V=529.91×1/[S]+14.615和1/V=56.337×1/[S]+2.1017;酶动力学参数表明,RIF 诱导的 CYP3A 亲和力较强,催化效能较高。当底物浓度进一步增高,EYP3A 活性反而降低,致使动力学曲线偏离经典的米氏动力学曲线,该结果表明 GCL 细胞中 CYP3A 存在特殊的负协同效应,这一现象是对鱼类细胞色素 P450(CYP)酶促动力学的有利补充。
李聃杨先乐张书俊胡鲲林茂邱军强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酶促动力学利福平
鱼类CYP3A活性体外诱导细胞模型的研究
细胞色素P450 3A(CYP3A)是动物肝脏与小肠中含量最多的P450酶类,参与大多数药物的生物转化。鱼类CYP3A活性的诱导往往会导致药物的相互作用,从而可能产生渔药残留或影响渔药疗效,严重威胁水产品安全。然而,关于...
李聃
关键词:鱼类细胞色素CYP3A酶促动力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