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平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鼠不同程度脑损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83
- 2000年
- 目的 建立一个可定量的不同程度脑损伤模型。方法 应用自由落体方法造成大鼠轻、中、重三型脑损伤模型 ,进行含水量、血脑屏障定量测定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损伤越重 ,脑挫裂伤灶越明显 ,血脑屏障破坏越明显 ,脑水肿程度越重 ,脑水肿程度与损伤程度相关。
- 王清华徐如祥李良平蔡颖谦邹玲
- 关键词:脑损伤动物模型
-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再灌注损伤后PKC亚型的表达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亚型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缺氧再灌注损伤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KC亚型表达。结果 PKCβⅠ型表达明显增加,PKCα、βⅡ、ε、δ亚型无明显变化。结论 PKCβⅠ型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李良平徐如祥瞿文军邹玲蔡颖廉
- 关键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再灌注蛋白激酶CPKC病因学
- 大鼠脑损伤后皮质、海马血脑屏障损害的定量研究
- 1999年
- 李良平徐如祥钟世镇
- 关键词:脑损伤皮质海马
- 大鼠脑损伤后血脑屏障变化的定量研究被引量:10
- 1998年
- 检测了156只雌性SD大鼠不同程度脑损伤后脑组织伊文氏兰含量,结果发现,脑损伤越重,血脑屏障破坏发生时间越早,且程度越重。此结果提示,脑损伤后脑组织伊文氏兰含量测定能定量评价血脑屏障损伤程度,为研究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和药理保护性作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李良平徐如祥钟世镇
-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水肿血脑屏障
- 脊髓积水、颅脊四联症的诊断治疗
- 2000年
- 总结1991年至1999年74例脊髓积水/脊髓空洞病历(均经MR诊断并行手术治疗),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并就诊断及手术治疗问题加以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47例,女性27例。年龄11~57岁。病程6个月~20年。
- 戴宜武赵春平王秀刘云廷徐如祥王清华李良平罗成义柯以铨
- 关键词:脊髓压迫症CHIARI畸形
- 重型颅脑损伤神经细胞信息传递机制及临床救治研究
- 徐如祥王清华柯以铨杨俊张世忠罗成义李良平杨志林张旺明
- 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仪、同位素探针技术、粘附式细胞仪、DNA探针技术、DNA末端标记技术等先进方法,首次阐明了神经细胞信息传递机制即神经递质释放→膜受体激活→钙通道开放→早期反应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凋亡是脑继发性损害的主要...
- 关键词:
- 关键词:颅脑损伤神经细胞
- H7在脑损伤后血脑屏障损害中的作用
- 2000年
-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以C(PKC)抑制剂m在脑损伤后血脑屏障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损伤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于大鼠脑损伤后0.5小时腹腔注射PKC抑制 H7(1mg/kg)12小时重复注射 1次,伤后 24 /小时应用分光光度计定量检测伊文氏兰渗出。结果脑损伤后伊文氏兰明显渗出,治疗组渗出明显减少。结论应用PKC抑制剂H7能明显阻止血脑屏障开放,可望在血脑屏障保护作用中提供新的治疗措施。
- 李良平徐如祥王清华杨志林
- 关键词:脑损伤血脑屏障信号转导蛋白激酶C抑制剂H7
- 中脑、中脑-间脑结合部损伤与植物生存被引量:3
- 2001年
- 戴宜武徐如祥赵春平王清华李良平何江弘罗成义杨志林
- 关键词:脑损伤植物生存状态
- PKC在脑损伤后血脑屏障损害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探讨PKC在脑损伤后血脑屏障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损伤组和H7治疗组。治疗组于伤后0.5h腹腔注射PKC阻断剂H7 1mg/kg,12h重复注射一次,荧光显微镜定性观察,分光光度计定量检测伊文氏兰渗出。结果:脑损伤后伊文氏兰明显渗出,治疗组渗出明显减少。结论:应用PKC阻断剂H7能明显阻止血脑屏障开放,表明PKC在脑损伤后血脑屏障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 李良平郭希高徐如祥蔡颖谦
- 关键词:脑损伤血脑屏障蛋白激酶C病理
- 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与复给氧损伤后Ca^(2+)和MAP_2含量变化被引量:3
- 1999年
- 李良平徐如祥邹玲钟世镇
- 关键词:脑微血管MA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