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嗣廉

作品数:48 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儿童
  • 9篇豆状核
  • 9篇豆状核变性
  • 9篇肝豆状核
  • 9篇肝豆状核变性
  • 6篇生长激素
  • 6篇小儿
  • 6篇激素
  • 4篇预后
  • 4篇生长激素缺乏
  • 4篇生长激素缺乏...
  • 4篇随访
  • 4篇缺乏症
  • 4篇综合征
  • 4篇淋巴
  • 4篇基因
  • 4篇激素缺乏
  • 4篇甲状腺
  • 3篇远期
  • 3篇远期预后

机构

  • 41篇青岛医学院
  • 4篇青岛大学
  • 3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青岛市第三人...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日照市人民医...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荣成市人民医...
  • 1篇即墨市人民医...
  • 1篇日照市中医医...

作者

  • 48篇杜嗣廉
  • 20篇林荣军
  • 15篇李堂
  • 13篇乔青
  • 5篇连玉英
  • 5篇王修海
  • 3篇苏爱
  • 3篇张锋
  • 3篇杨立廷
  • 3篇王培林
  • 2篇张秋业
  • 2篇陈志红
  • 2篇李堂
  • 2篇王淑美
  • 2篇王为达
  • 2篇张美玲
  • 2篇马淑芹
  • 2篇石秀兰
  • 1篇梁红岩
  • 1篇王培荣

传媒

  • 9篇青岛医学院学...
  • 8篇实用儿科临床...
  • 4篇中国实用儿科...
  • 4篇国外医学(儿...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级医刊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交通医学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 3篇2000
  • 8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6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5篇1992
  • 5篇1991
  • 4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87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1例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生长激素释放激素激发试验结果分析被引量:1
1992年
对31例生长激素(GH)缺乏症患儿进行了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激发试验,发现14例(45.2%)在注射GHRH后15~60分钟GH峰值显著升高(>10ng/ml),峰值范围14.93~42.27ng/ml,平均24.58ng/ml,表明此类患儿系因下丘脑缺乏GHRH所致。身高在均数-3SD以下和具有典型GH缺乏症面容和体态者,GHRH缺乏组均明显少于垂体性GH缺乏组(P均<0.01),提示对一些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身材矮小患儿应疑及下丘脑性GHRH缺乏。
杜嗣廉李堂杨立廷林荣军马淑芹乔青
关键词:生长激素缺乏侏儒症
甲型血友病携带者的 PCR- RFLP检测被引量:1
1999年
①目的 探讨甲型血友病携带者的基因诊断方法。②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 C R)结合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 R F L P)分析技术,对5 个甲型血友病家系的 29 名成员进行了 FⅧ基因外显子 18 和内含子 22 两个多态位点的扩增片段限制酶切长度多态性连锁分析。并对其中的1 个家系进行了产前基因诊断。③结果 5 个家系中有 5 名女性被确定为携带者,1 个家系的男性胎儿被确定为病人。④结论  P C R R F L P方法可对多数甲型血友病进行基因诊断。
王修海王培林杜嗣廉苏爱王兰徐健
关键词:血友病基因诊断甲型血友病PCR-RFLP
肝豆状核变性肝、脾和脑CT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1991年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氏病)是一种较常见的遗传性代谢缺陷病,目前尚未见较多病例肝、脾和脑CT对照观察。现将我们对29例患者肝、脾和脑CT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并评价其临床意义。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29例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6~23岁。各例均符合下列标准:①具有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1例为症状前期患者。
杜嗣廉李堂林荣军乔青梁红岩杨波李希林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CT儿童
青霉素预防新生儿结膜炎效果观察被引量:1
1993年
由于性传播疾病日益增加,为预防新生儿性病性眼炎发生,本市各大医院均采用青霉素液预防滴眼,为了解青霉素预防效果,开展此项调查。 对象及方法 一、对象 自1991年1月~1992年4月我院产科出生943例活产儿,其中男480例,女463例。按其出生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1991年1月~1991年5月出生388例为对照组(不用任何药),1991年5月~1992年4月出生555例为用药组,给青霉素液滴眼(2.5万u/ml),一日二次用药。
乔青连玉英杜嗣廉林荣军
关键词:新生儿结膜炎青霉素
锌盐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再评价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探讨锌盐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远期疗效、用法及长期大剂量锌制剂的不良反应。方法 :96例患儿接受大剂量硫酸锌 (10 0 30 0mg ,一日 3次 ) ,病情严重的 5 2例治疗开始时联合使用低剂量青霉胺 (6 10mg/kg .d) ,症状改善后停作 (平均用药 18个月 ) ,仅用锌维持治疗。随访 5 18年 (平均 9年 10个月 ) ,观察锌的疗效 ,并对锌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 :88例(91.7% )有效 ,其中 6 9例治愈或基本治愈 ;6例死亡 (其中 2例自行中断治疗 ,1例死于严重感染 ) ;2例病情无变化。 12例(12 5 % )有消化道反应 ;8例锌维持治疗期间血清铁减低 ,调整饮食结构后自行恢复 ;49例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检测 ,35例甲状腺功能检测均在正常范围。 1/9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峰值 <10 μg/L ,2 0例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 (SCE)与对照组无差异。尿锌排泄量均有增加 ,35例有一次或多次血清锌增高。结论 :锌盐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有良好效果 ,可作为治疗本病的一线药物 ;锌的用量应较大 ;除少数病例有消化道反应外 ,未发现长期大剂量锌有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许家和郑培迎牟宗玲王照红杜嗣廉张峰苏爱王修海纪静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青霉胺和硫酸锌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SCE的影响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探讨青霉胺和硫酸锌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程度。②方法采用染色体分析技术,分别对对照组、青霉胺组(0.01μg/L)、硫酸锌组(0.02μg/L)和青霉胺+硫酸锌组(青霉胺0.01μg/L,硫酸锌0.02μg/L)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进行了观察。③结果对照组、青霉胺组、硫酸锌组和青霉胺+硫酸锌组的SCE计数平均值分别为5.43±0.53,8.15±1.36,5.66±0.59和6.71±0.74,除对照组与硫酸锌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t=1.264,P>0.05)外,其他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t=4.054~8.120,P<0.001)。④结论硫酸锌对染色体稳定性无影响,青霉胺对DNA损伤有一定的作用。
张锋苏爱杜嗣廉王修海
关键词:青霉胺硫酸锌SCE肝豆状核变性
单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测定诊断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价值被引量:2
1999年
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的诊断目前尚无单一的方法,通过病史、身高与生长速度测量、骨龄测量和兴奋试验生长激素峰值测定等进行综合判定,是GHD临床诊断的常规方法〔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是生长激素(GH)依赖性胰岛素样多肽,IGFI无明...
于宏伟杨军张少静李堂杜嗣廉
关键词: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IGF-I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50例治疗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对 5 0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下病儿进行治疗、随访及分析 ,其中男 2 1例 ,女 2 9例 ,开始治疗年龄 3个月~ 7岁。平均 4 6 7岁。结果表明 ,甲低病儿经甲状腺片替代治疗 2w左右症状均减轻 ;随访时间 ,2 4例 (80 % )平均 32 5个月身高达正常水平 ,2 7例 (5 4 % )平均 5 3 9个月骨龄达正常水平 ,智能发育正常和显著进步 36例 ,另 10例略有进步。 3个月以下开始治疗智能均能达正常水平。体格和智能发育与治疗前的血清甲状腺素水平无关。甲状腺未发育者预后差。结论 通过治疗结果分析提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甲低病儿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
宫晶史明旭冷韬杜嗣廉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素儿童
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治疗和远期预后被引量:1
1999年
分析肾小管性酸中毒患儿的治疗及远期预后。方法对17例患儿进行3~14a随访。结果死亡3例;自然痊愈1例;2例间断治疗者,现有轻微肾钙化、体格矮小、步履困难;11例仍在接受治疗,5例随访4~6a身高达正常水平,除轻度骨骼畸形外无其他发现,6例随访5~8a身高仍未正常,见不同程度骨骼畸形。结论本病早期诊断、正规治疗、终生服药可取得较好疗效。
魏云霞朱惠娟周冬杜嗣廉林荣军
关键词:肾小管性酸中毒远期预后儿童
Amp-FLP连锁分析对DMD基因诊断的价值
1999年
①目的 探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 p-FLP)连锁分析对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MD)基因诊断中的价值。②方法 运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对10 个DMD家系成员的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内9个基因区进行了Am p-FLP连锁分析。③结果 10 个DMD家系中的9 个先证者,6 例为外显子缺失,1 例为内含子缺失,2 例为非缺失型。④结论 Am p-FLP连锁分析是对DMD进行基因诊断的实用方法。
王修海张锋王培林杜嗣廉王兰
关键词:肌营养不良基因诊断聚合酶链反应AMP-FLP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