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万隆

作品数:35 被引量:505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市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胃癌
  • 8篇肿瘤
  • 6篇细胞
  • 5篇药理
  • 5篇抑素
  • 5篇免疫
  • 5篇肝癌
  • 4篇凋亡
  • 4篇药理作用
  • 4篇生长抑素
  • 4篇胃癌组织
  • 4篇癌组织
  • 3篇血管
  • 3篇药代
  • 3篇药代动力学
  • 3篇组织化学
  • 3篇细胞凋亡
  • 3篇内皮
  • 3篇化疗
  • 3篇VEGF

机构

  • 27篇上海市北医院
  • 16篇上海第二医科...
  • 4篇吉林市中心医...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北华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吉林医学院附...
  • 1篇自贡市第二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5篇林万隆
  • 13篇周汉高
  • 9篇孙培龙
  • 7篇陈强
  • 7篇汪永录
  • 5篇刘须才
  • 4篇潘伯荣
  • 4篇郭伟剑
  • 3篇李定国
  • 2篇陈崇稼
  • 2篇马晓明
  • 2篇郑磊贞
  • 2篇陈伟华
  • 2篇胡静波
  • 2篇曹广东
  • 2篇周政
  • 2篇陈汉
  • 2篇张晓丽
  • 2篇王洪生
  • 1篇成宇帆

传媒

  • 9篇世界肿瘤杂志
  • 4篇肝胆外科杂志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医学综述
  • 2篇新医学
  • 2篇华人消化杂志
  • 2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肝脏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6篇2001
  • 6篇2000
  • 2篇1999
  • 6篇1998
  • 1篇1997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诊治现状
2001年
林万隆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淋巴细胞药物
肝硬变腹水合并SBP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0年
肝硬变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发病率约占肝硬变腹水病人的3%~10%,其特点是起病隐匿,发展变化快,死亡率高。对策在于预防为主、早期诊断、及时得当治疗。因此,作者阅读近期主要文献,对SBP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1 SBP的危险因素 肝硬变腹水患者由于:①脾功能亢进、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陈伟华林万隆周汉高
关键词:肝硬变腹水SBP腹膜炎
术前区域动脉灌注生长抑素和化疗药物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形成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术前区域动脉灌注生长抑素和化疗药物对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结肠癌病人45例,随机分为A、B和C组,每组15例。A组为术前加入善宁的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组,B组为术前不加入善宁的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组,C组不采用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常规手术组。切除标本行MVD、VEGF、Ki67LI、ALI检察。结果A、B、C组MVD分别为12±8、25±17、26±16(P<0.05),VEGF表达分别为39、70、72,Ki67LI分别为8±4、11±6、16±7(P<0.05),ALI分别为4.3±0.5、2.2±0.6、1.5±0.6(P<0.05)。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肿瘤增殖有抑制作用,并促进细胞凋亡,加入善宁可以加强上述作用外,对肿瘤血管形成具有抑制作用。结论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可以提高结肠癌的疗效,生长抑素可以增强其抗肿瘤作用。
孙培龙胡静波林万隆叶启发袁金忠
关键词:生长抑素INTRA-ARTERIAL结肠癌
顺逆结合切除胆囊150例体会
2001年
孙培龙汪永录王洪生刘须才李志华林万隆马小明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顺逆结合法手术方法
肝纤维化的治疗被引量:5
1998年
林万隆周汉高
肝动脉阻断对大鼠肝癌血供与VEGF、MM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观察肝动脉阻断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血液灌流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 1(MMP 1)表达的影响 ,初步探索肝动脉栓塞促进肝癌转移的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肝内移植Walker 2 5 6肿瘤模型 ,以肝动脉结扎 (HAL)的方法阻断肝动脉血供 ,模拟肝动脉栓塞治疗。分为对照组、剖腹对照组、HAL组。Hoechst33342标记法检测瘤组织血液灌流 (标记细胞数代表血供情况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血清VEGF水平 ,原位杂交法检测瘤组织VEGF、MMP 1表达。结果 HAL后 2d瘤组织血供明显下降 (对照组每高倍视野Hoechst33342标记细胞数 383 6± 19 2 ,HAL组 32 9 1± 2 9 3 ,P <0 0 1)。血清VEGF水平明显升高 (对照组 5 4 9± 19 3pg ml,HAL组 92 5± 43 9pg ml,P <0 0 5 )。瘤组织VEGF、MMP 1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剖腹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瘤组织血供与血清VEGF水平、瘤组织VEGF表达负相关。结论 肝动脉阻断使癌组织血供减少 ,转移相关基因VEGF、MMP 1表达升高。血供减少、缺氧加重可能为其诱导VEGF表达的主要机制。
郭伟剑白永瑞林万隆顾文华张文竹成宇帆陈强郑磊贞李杰
关键词:肝动脉阻断肝癌VEGFM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液灌流
不接触隔离技术在预防大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评价不同操作步骤的大肠癌根治手术对大肠癌肝转移的影响。方法 将 1990~ 1995年收治的 8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A组手术采用不接触隔离技术 (Non Touch Isolation Technic)即 :首先隔离受累结肠的肠腔 ,由根部结扎、切断供应受累结肠的淋巴血管蒂 ,最后才将受累肠段和相应的肠系膜整快切除 ;B组则直接分离出肿瘤肠段 ,将此段肠管及相应系膜直接切除 ,不隔离肠腔、不由根部处理淋巴血管蒂。 80例患者中 ,A组 31例 ,B组 49例。结果 两组患者肿瘤大体类型、组织学分类、恶性程度和肿瘤分期上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 3年肝转移 6例 (6 / 31) ;B组 3年肝转移 15例 (15 / 49)。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P<0 .0 5 )。结论 手术操作步骤在大肠癌根治性手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接触隔离技术能明显降低肝转移率 ,值得推广应用。
孙培龙汪永录刘须才林万隆马晓明曹广东
关键词:大肠癌肝转移
奥美拉唑的临床药理与应用被引量:1
1997年
林万隆周汉高潘伯荣
关键词:奥美拉唑药理药代动力学
第四届全国消化系统中晚期恶性肿瘤治疗学术交流年会会议纪要
2009年
本次消化系统中晚期恶性肿瘤学术年会与会专家就靶向治疗、DICK细胞抗肿瘤、胰胃吻合术一一捆绑式胰胃吻合术、进展性恶性肿瘤综合治疗、超声治疗和介入治疗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广泛交流,提出了新思路,介绍了新方法,积极治疗中晚期肿瘤病人所取得的显著疗效,成为本次会议的亮点。
林万隆倪克樑董美玲
关键词:恶性肿瘤学术交流会
胃癌组织中CASPASE-3表达下降
2000年
胃癌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原因尚未明了.近年来细胞凋亡与肿瘤发病的关系愈来愈受到重视.目前发现一组门冬氨酸(Asp)-x 特异的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casp),casp 平时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于胞质中,诱导细胞凋亡的各种信号可能通过不同的信号传导系统,激活 casp,使其裂解维持细胞生存的蛋白,从而导致细胞凋亡.作者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胃癌组织中 casp-3的表达水平,探讨 casp与胃癌发生的关系.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1990/1998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病理教研组,上海市北医院和上海北站医院手术切除的人胃癌手术标本共99例(男67例,女32例),常规100mL/L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
林万隆陈强潘伯荣周政周汉高陈伟华
关键词:胃肿瘤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凋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