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五连

作品数:10 被引量:5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脂肪
  • 2篇胆管
  • 2篇胆管造影
  • 2篇胆管造影术
  • 2篇胆总管
  • 2篇胰胆管
  • 2篇胰胆管造影
  • 2篇胰胆管造影术
  • 2篇胰腺
  • 2篇造影
  • 2篇造影术
  • 2篇脂肪性
  • 2篇脂肪性肝病
  • 2篇随访
  • 2篇随访研究
  • 2篇逆行
  • 2篇青年患者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因子
  • 2篇内镜

机构

  • 7篇南京军区福州...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林五连
  • 8篇王雯
  • 7篇张志坚
  • 7篇林克荣
  • 5篇李达周
  • 5篇刘建强
  • 5篇李海涛
  • 4篇江传燊
  • 3篇张晓兰
  • 1篇张志钢
  • 1篇王蓉
  • 1篇陈志平
  • 1篇何小建
  • 1篇江传燊
  • 1篇张志坚
  • 1篇李海涛
  • 1篇王雯
  • 1篇陈志平
  • 1篇刘建强
  • 1篇柳刚

传媒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肝脏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福建省第十七...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h1/Th2型细胞因子在NAFLD患者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探讨免疫机制在NAF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于2006年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标准,收集2011年4月至9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46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分为三组,分别为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A组)27例、脂肪性肝炎(NASH,B组)13例,NASH相关肝硬化(C组)6例。同时纳入我院自愿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后,记录年龄、性别,用标准方法测量入选对象的身高、体质量、血压等。空腹8~12h抽取静脉血10mL,用于AST、ALT、GGT、HDL、LDL-C、TG、TC、空腹血糖、病毒性肝炎标志物、细胞因子(IL-4和IFN-γ)等项目的检测。结果 NAFLD患者三组IL-4的含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γ含量A、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免疫调节机制在NAFL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仍待进一步论证。
张晓兰张志钢林五连王雯林克荣张志坚
关键词:脂肪肝免疫细胞因子
二次ERCP对初次胆管插管失败患者的价值评估被引量:2
2015年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d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胆胰疾病的一项重要的诊断和微创治疗手段,而胆管插管成功与否是ERCP得以顺利施行的先决条件。当存在着结石嵌顿、小乳头、憩室内乳头或壶腹部肿瘤侵犯等情况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乳头插管困难,甚至插管失败,而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增高。
刘建强李达周张志坚王雯林克荣江传燊李海涛林五连
关键词: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插管失败ERCP价值评估并发症发生率
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6在胰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8年
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6(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interactor 6,TRIP6)又被称为Zyxin相关蛋白1(Zyxin-related protein 1,ZRP-1),
王闪张晓兰林五连王雯
关键词:受体相互作用蛋白甲状腺激素发病机制胰腺癌RECEPTOR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联合低剂量硫酸镁与西甲硅油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PEG)中加入低剂量硫酸镁和西甲硅油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和观察。方法:150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按不同肠道准备方法随机分为三组:A组:PEG;B组:PEG+低剂量硫酸镁;C组:PEG+低剂量硫酸镁+西甲硅油,每组50例。比较不同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耐受性。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肠道准备和全结肠镜检查。肠道清洁度比较,C组、B组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vs 92%vs 72%,χ~2=6.78,χ~2=10.71,均P<0.05)。肠道内气泡产生率比较,C组优于B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χ~2=4.33,均P<0.05)。三种肠道准备方法的不良反应、药物耐受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联合低剂量硫酸镁和西甲硅油用于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有效性较高,安全性和耐受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林五连张晓兰何小建张志坚王雯
关键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硫酸镁西甲硅油肠镜检查肠道准备
内镜切除大肠多发息肉在进退镜中的时机选择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时机内镜切除大肠多发息肉的漏检率,评价进退镜全程切除多发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0例首次肠镜检查确诊为大肠多发息肉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n=101)第2次肠镜检查时只在退镜过程中切除息肉;B组(n=99)第2次肠镜检查时在进镜过程中切除直径〈10mm的息肉,在退镜过程中发现息肉即行切除。对比分析2组第2次肠镜检查的息肉漏检率、息肉新发现率、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息肉漏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A组首次肠镜检查发现息肉443枚,第2次肠镜检查发现并切除其中403枚,新发现并切除息肉11枚,共计切除息肉414枚;B组首次肠镜检查发现息肉437枚,第2次肠镜检查检出并切除其中421枚,新发现并切除息肉28枚,共计切除息肉449枚。息肉漏检率A组明显高于B组[8.8%(40/454)比3.4%(16/465),P〈0.001],息肉新发现率A组明显低于B组[2.4%(11/454)比6.0%(28/465),P=0.024],内镜手术时间A组明显长于B组[(32.2±5.8)min比(25.5±5.0)min,P〈O.001],2组均无一例发生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直径〈10mm的息肉(OR=8。471,95%CI:2.527~28.395)、平坦型息肉(OR=10.865,95%C1-3.360-35.134)和位于左半结肠的息肉(OR=7.631,95%CI:2.361—24.666)容易漏检。结论退镜过程中切除大肠多发息肉存在漏检情况,采取进镜过程中切除直径〈10mm的息肉,而退镜过程中发现息肉即行切除,可减少漏检情况、缩短内镜手术时间,并且不会明显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但仍应警惕直径〈10mm、平坦型、分布于左半结肠这几个易发大肠多发息肉漏检的高危因素。
刘建强王雯张志坚林克荣李达周王蓉李海涛陈志平林五连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漏检息肉切除手术时机
不同内镜术式治疗胆总管结石青年患者的长期随访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的常用内镜治疗方法对胆总管结石青年患者治疗后结石复发的影响以及结石近期复发、远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经一次性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术(ERCP)成功取石后随访资料完整的胆总管结石青年(21~45岁)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组、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组、EST(切开〈0.5cm)+EPBD组,进行随访,统计近期(≤3年)及远期(〉3年)结石复发率,并对复发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资料完整的327例患者平均随访76.5个月,54例(16.5%)结石复发,其中近期复发35例(10.7%),远期复发19例(5.8%)。近期胆总管结石复发率EPBD组(11.3%)和EST组(13.2%)均高于EST+EPBD组(8.1%),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远期胆总管结石复发率EPBD组(11.3%)和EST组(6.6%)均显著高于EST+EPBD组(0.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胆囊结石、结石最大径、结石个数、机械碎石与近期结石复发显著相关(P〈0.05),而远期胆总管结石复发则与结石最大径及单纯球囊扩张显著相关(P〈0.05)。结论对于胆总管结石青年患者,单纯EPBD取石固然可保留乳头括约肌功能,但增加了结石的远期复发风险,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EPBD取石可显著降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
刘建强张志坚李达周王雯林克荣李海涛江传燊林五连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随访研究
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 o 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对721例城镇青少年的长期随访,共有134例患有NAFLD,17例患有T2DM,其中12例为NAFLD合并T2DM.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青少年NAFLD患者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样本的NAFLD患病率为18.6%,男性NAFLD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NAFLD患者的脂肪肝家族史比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中心性肥胖率、餐后2 h血糖(2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及T2DM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非NAFLD青少年(P<0.05).NAFLD患者合并T2DM的BMI、腰臀比、脂肪肝严重程度、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 B G)、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 glutamine transferase,γ-G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脂肪肝及糖尿病家族史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未合并T2DM的NAFLD患者(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BMI≥28 kg/m2、中心性肥胖、脂肪肝及糖尿病家族史与城镇青少年NAFLD合并T2DM显著相关.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仅BMI≥28kg/m2、糖尿病家族史是青少年NAFLD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少年NAFLD患者T2DM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非NAFLD青少年,肥胖(BMI≥28 kg/m2)和糖尿病家族史是青少年NAFLD患者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青少年NAFLD患者应有效控制体质量.
刘建强张志坚王雯林克荣柳刚江传燊陈志平李海涛林五连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型糖尿病
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青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长期随访研究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青年胆总管结石的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经ERCP治疗1次性成功取石后随访资料完整的青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共327例,按手术方式分为EPBD组、乳头括约肌切开(EST)组、...
张志坚刘建强李达周王雯林克荣李海涛江传燊林五连
青年患者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后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青年患者行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后发生胰腺炎(PEP)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57例行EPBD取石的青年患者的临床及内镜资料,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青年患者发生PE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57例患者中29例(8.1%)发生PEP,其发生与女性,血清总胆红素、AST、γ-GT水平,胆管结石大小,插管次数,导丝进入胰管次数,球囊扩张直径及球囊扩张时间均有关,而与患者年龄,结石数量,EPBD术前是否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胰管支架置入等无显著相关性.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胆红素<17.1 μmol/L、插管>10次、导丝进入胰管>3次、球囊扩张直径≥15 mm、球囊扩张时间≥3 min与EPBD术后并发PEP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胆红素<17.1 μmol/L、球囊扩张时间≥3min是EPBD术后并发PEP的危险因素.结论 女性、术前黄疸阴性、球囊扩张时间≥3 min是行EPBD术青年患者发生PEP的危险因素.对于术前无黄疸的女性青年患者应尽量避免大球囊长时间扩张。
刘建强李达周张志坚王雯林克荣江传燊李海涛林五连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球囊扩张胰腺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外周血NKT细胞的变化
目的: 通过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外周血NKT细胞的数量及其分泌不同细胞因子的含量,以及它们在NAFLD发生发展中的变化,从而探讨NKT细胞对于NAFLD发病的免疫调节作用。 方法: 所有试验...
林五连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KT细胞细胞因子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